教師:上虞豐惠中學劉建松 班級:2016級高一(8)班 時間:2016年9月14日 整體框架:《錯誤》詩中的中國元素切入,進行針對性的深入解讀,這一塊是文本內(nèi)容的教學,是寫什么。然后理解這些元素的排列順序,側重于形式的教學,是怎么寫。最后歸結于主旨的探討--等是美麗的錯誤。 課前播放《江南》林俊杰(...
《錯誤》教案 知識目標:1.掌握該詩古典意象 2.把握否定句、倒裝句及該詩結構 能力目標:賞析這首詩精煉優(yōu)美的語言,體會思婦心境的變化。 情感目標:開發(fā)學生對《錯誤》的不同情感體驗,互助合作進行多元解讀。 教學重點:掌...
河北省晉州市第一中學孫翠淼 一、導入新課 錯誤應盡量少犯甚或不犯,這是誰都知道的道理,而有的錯誤會很美麗,這你一定吃驚。臺灣著名詩人鄭愁予就用美麗的詩句記下了一個關乎美麗錯誤的故事。先讓我們走近這位著名詩人。 板書題目和作者。 二、簡介作者。 鄭愁予,臺灣作家。愁予是筆名,出?..
4中外短詩五首 從容說課 這些小詩都具有較朦朧的特征,在理解上具有較多的不確定性和可能性。因此,本課的教學采用開放的形式,不作逐首詩的講析,而側重于學生的獨立的、個性化的閱讀與鑒賞。在前面已經(jīng)有了四首新詩的鑒賞學習的基礎,本課由學生獨立完成既體現(xiàn)學生自?..
錯誤 鄭愁予 我打江南走過 那等在季節(jié)里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作者簡介】 鄭愁予...
師:讀詩,知人論世永遠是一個好方法。進入《錯誤》之前,我們先來熟悉一下詩人,誰來說說鄭愁予?生1:我只知道他是一個臺灣詩人,印象中好象和余光中有點相似。師:說得不錯。鄭愁予確實和余光中有點相似:他們都有深厚的古典詩詞功底,在風格上含蓄蘊藉,而且都洇漫著淺淺的鄉(xiāng)愁。從鄭愁予的得名由來就可窺見...
課時計劃(備課時間05年9月11日第3周)第1課時(總第7課時) 課題 教學目的 重點 難點 教法和手段 錯誤 理解詩中的意象,體會詩人表達的感情。 認識詩人詩歌的藝術特色 詩人所表達的感情。 詩歌的藝術特色 認識詩人詩歌的藝術特色 誦讀法 賞析法 一、 導人新課 婉約是唐宋時的一種詩詞風...
教學目標 1、掌握用比喻手法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 2、把握詩歌意象,體會詩歌凄美幽怨的意境,品味抒情主人公感情; 3、背誦全詩。 重點難點 1、 比喻; 2、 意境。 教學方法 誦讀鑒賞法、情景入境法 教學時數(shù) 1 教學準備 朗讀磁帶;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
教學目標: 1、理解詩中的意象,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感情。 2、認識詩人的詩歌的藝術特色。 教學時數(shù):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婉約是唐宋時的一種詩歌風格,與之相應的是豪放派。這兩種風格不僅列于唐宋這兩個詩詞頂峰的朝代,并且至今仍被人們發(fā)揮得淋漓盡致。《錯誤》正是現(xiàn)代婉約詩之?..
教學目的:1、體會詩歌優(yōu)美深婉的意境。 2、掌握用比喻修辭手法刻畫人物形象的寫作特色。 3、把握思婦詞和游子謠等傳統(tǒng)題材。 教學重、難點: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來感悟詩歌意境。 教學步驟: 一、導語 思婦閨怨是中國傳統(tǒng)詩詞中歷詠不衰的一個主題,而吟詠得最多的又往往是須眉男士,他們或以已?..
錯誤 鄭愁予 備課人:騫春江日期: 教學目標:初步培養(yǎng)學生理解意向,感悟意境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文學鑒賞水平。 重點及難點:對傳統(tǒng)意象所反映的凄美幽怨意境的理解。 授?..
教學目標:讓學生體會品味詩歌的意境,把握詩歌的情感。 教學重點:理解詩歌優(yōu)美深婉的意境。 教學難點:如何理解“美麗”的錯誤。 教具:多媒體 課時:1課時 教學步驟: 1、導入語 昨天一位同學犯了一個錯誤,被班主任批評了一通,但是一位臺灣詩人的《錯誤》卻被很多...
一、概述 課名是《錯誤》,是人教版中學語文教材高一第一冊。 本篇課文所需課時為1課時。 《錯誤》既繼承了古典詩歌的傳統(tǒng),又在詩中注入了現(xiàn)代人對愛情的理解。此詩題為《錯誤》,語言清新,富于音樂美。引導學生投身感情體驗,應該講求科學的方式方...
教學目標: 1引導和訓練對詩歌的多元解讀 2在對詩歌的意象分析和古典詩詞的引申閱讀中,體會此詩的古典美 3背誦此詩 教學重點: 在多元解讀的引導過程中,尋找詩歌與中國古典詩歌的淵源關系,體會詩歌的古典美 課時:1 預習作業(yè):反復?..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理解詩中的意象,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感情。 2、引導學生從古典詩詞中?..
時間: 課型:綜合型 教學目標:通過學習本詩,了解詩人明麗典雅、流轉婉約的詩歌特點,領會異鄉(xiāng)思婦的纏綿婉轉的情緒。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重點:理解題目為什么叫作“錯誤”;領會其思戀家鄉(xiāng)的纏綿婉轉的情緒。 教學過程: 一、導入:緊接上節(jié)課?..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育目標 1...
張廣雄 教學時數(shù)一課時 一、導語鄭愁予,當代臺灣詩人,有“浪子詩人”的稱號。生活中常常會有夫妻分離,分離的夫妻會日夜思念對方,這種思念是痛苦的,古代有很多詩人寫了大最的詩來表達這種分離的痛苦,這種詩我們稱之為“閨怨詩”,這些詩都以等待中的女子為主人公。我們要學習...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了解作家,作品。朗誦并背誦本詩。 2.理解生動,鮮明的意象。 二.能力目標: ...
鄭愁予的《錯誤》教學案例 整體感知: 鄭愁予是臺灣當代著名詩人。他的名作《錯誤》被譽為“當代抒情詩的絕唱”。這首詩寫的是江南一個小鎮(zhèn)上一個美麗而憂傷的故事,一個遺憾的過程。教師的任務是指導學生興趣盎然地鑒賞這首美麗的詩歌并針對其中鮮明的意象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要讓學生懂得好的詩...
一、(課件展示1)導入:李清照在它的詞作《一剪梅》中說過:“此情無計可消除,才可眉頭,卻上心頭”,寫出了她對丈夫的思念之情,使人領略到她的萬千愁情,給予人們無止境的遐想。蔣維翰在《春女怨》一詩中寫道:“白玉堂前一樹梅,今朝忽見數(shù)花開;兒家門戶重重閉,春色如何進得來?”詩中用了花樹、庭院等冷景,通?..
dsy 教學目標:通過《錯誤》來進一步品味詩歌的趣味。 教學設計: 一、閱讀溫庭筠《望江南》: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1、 這首詩寫什么? 寫思婦樓頭,望人不歸。用思婦的形象和動態(tài),寫她盼望與遠人團聚的心理...
管帥中學教學案 第2章(課)1節(jié)2課時備課時間2003年9月9日 課題 《錯誤》《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課型 新授課 教材分析(教材重點、難點、雙基分析) 1、 分析這首詩的意象及其象征意義。 2、 感受詩歌語言表現(xiàn)出來的節(jié)奏。 3、 通過...
江西省遂川中學語文組 馮小兵 教學目的:1、引導學生理解詩中的意象,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感情。2、掌握用比喻修辭手法刻畫人物形象的寫作特色。 教學設想:教時:1課時。重點與難點:同1、2點。教法:邊讀邊鑒賞。 教學過程:一、導入。先看兩首詞: 1、溫庭筠:《望江南》(梳洗罷)(唐詞) 梳?..
一、(課件展示1)導入: 李清照在它的詞作《一剪梅》中說過:“此情無計可消除,才可眉頭,卻上心頭”,寫出了她對丈夫的思念之情,使人領略到她的萬千愁情,給予人們無止境的遐想。蔣維翰在《春女怨》一詩中寫道:“白玉堂前一樹梅,今朝忽見數(shù)花開;兒家門戶重重閉,春色如何進得來?”詩中用了花樹、庭院?..
江蘇省華羅庚中學徐兵強 1、導入?(閨怨詩) 打起黃鸝兒,莫叫枝上啼。夜夜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李清照在它的詞作《一剪梅》中說過:“此情無計可消除,才可眉頭,卻上心頭”,寫出了她對丈夫的思念之情,使人領略到她的萬千愁情,給予人們無止境的遐想。而當代臺灣詩人鄭愁予的詩《錯誤》,則描寫...
教學目標: 1、 了解中國當代詩不同的風格特征。 2、 理解詩中新穎豐富的意象和深刻細膩的感情。 3、 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對于詩歌底理解和鑒賞能力。 教學難點: 1、 意象的意義和象征作用。 2、 把握詩歌的思想感情和表現(xiàn)手法。 第一課時 錯誤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從...
冰山來客 教學目的: 引導學生從古典詩詞中汲取營養(yǎng)以提高文學修養(yǎng)和創(chuàng)作水準。 2.培養(yǎng)學生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來感悟詩歌意象,體味詩歌意境。 教學重點: 1.把握思婦詞和游子謠等傳統(tǒng)題材; 2.賞析鄭愁予詩歌的古典美; 一、導入: 李清照有一首詞《一剪梅》:“此情無計可消除,才可...
施永忠 自讀導言 語言是一位了不起的魔術大師。它形成不同的組合,就能傳達出不同的信息,形成不同的氛圍,營設不同的環(huán)境。《錯誤》把我們帶入清新加婉約、思婦盼歸人的氛圍中,調(diào)子是輕倩柔美的;《致橡樹》讓人感覺的是對愛的誠摯、堅貞、和熾熱追求,更表達了對愛的理解和信念,調(diào)子是抒情流暢?..
汕頭市潮南區(qū)礪青中學鄭光程 一、導入: 李清照在它的詞作《一剪梅》中說過:“此情無計可消除,才可眉頭,卻上心頭”,寫出了她對丈夫的思念之情,使人領略到她的萬千愁情,給予人們無止境的遐想。蔣維翰在《春女怨》一詩中寫道:“白玉堂前一樹梅,今朝忽見數(shù)花開;兒家門戶重...
吐魯番鐵中劉松義 教學目標: 了解現(xiàn)代詩歌與傳統(tǒng)詩歌的繼承和發(fā)展關系,學會對比鑒賞詩歌的一些寫作技法。 教學設想:對比教學。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出示四首唐代閨怨詩和宮怨詩,總結其特點 ...
張廣祥 第一單元中國現(xiàn)當代詩歌和外國詩歌 1.沁...
張磊 教學目標 1學習引用名言作論據(jù)以證明觀點。 2理清本文的論述層次。 3學習用辯證的觀點看待錯誤,明確對待錯誤應采取的正確態(tài)度。 教學要求 1本文根據(jù)議論的需要引?..
廣州市華美英語實驗學校陳光榮 [廣州市天河區(qū)華美學園(510520)hmcgr@163.net] [教學目標] 1.學習引用名言作論據(jù)的特點 2.理清議論文的思路,認識段落中的層次及組合關系 [教學設計] 一、預習提?..
課堂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學習引用名言作論據(jù)以證明觀點。 2.理清本文的論述層次。 3.學習用辯證的觀點看待錯誤,明確對待錯誤應采取的正確態(tài)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