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理解詩中的意象,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感情。
2、引導學生從古典詩詞中汲取營養以提高文學修養和創作水準。
3、了解現代詩歌與傳統詩歌的繼承和發展關系,學會對比鑒賞詩歌的一些寫作技法。
4、掌握用比喻修辭手法刻畫人物形象的寫作特色。
教學設想:
在欣賞《錯誤》后,結合蔣維翰《春女怨》、溫庭筠《夢江南》、柳永《八聲甘州》、呂本中《采桑子》、馬致遠《天凈沙 秋思》的學習來體味古代游子與思婦的幽思愁緒,把握思婦詞和游子謠等傳統題材,賞析鄭愁予詩歌的古典美。
課時安排:1課時。
重點與難點:
1.把握思婦詞和游子謠等傳統題材;
2.賞析鄭愁予詩歌的古典美;
3、理解詩中的意象,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感情。
教 法:邊讀邊鑒賞。
教學步驟:
一、導入(簡介作者)。
鄭愁予,原名鄭文韜,是臺灣“現代派”詩社重要成員。著有《夢土上》、《衣缽》等。鄭愁予的詩歌,貫穿著兩種互補的氣質神韻。一種是豪放豁達的“仁俠”精神,一種是曲折動人、哀婉纏綿的婉約情,這兩種氣質顯示了作者深厚的古典文學修養。由于他的詩大多以旅人(游子)為抒情主人公,因此他被稱為是“浪子詩人”。其名作《錯誤》在臺灣被譽為“現代抒情詩的絕唱”,他的《錯誤》繼承了中國閨怨詩含蓄不露,不違溫柔敦厚的風格,明快而不直露,含蓄而不晦澀,委婉地抒寫了離愁別緒。表達了一段纏綿悱惻的情懷。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詩。
二、朗誦欣賞詩歌。
要求學生分析詩歌所抒寫的時間、地點和人物。
三、整體感知詩意。
本詩寫了兩個人,“我”和“你”,“你”在閨中苦苦地等候心目中的“白馬王子”,“我”是一個過客,打江南經過,“我”的馬蹄聲讓“你”產生了“我”就是“你”的“白馬王子”的錯覺,但可惜的是一瞬間的“驚喜”換來了難以用語言來表達的“失望”。
四、分析詩的“前奏”。
1、師范讀,生討論前奏中比喻運用之妙。
2、問:詩歌中的“打”和“向晚”如何解釋?根據詩歌中的語句,判定“我”、“你”分別是怎樣的形象?
明確:打,介詞,從。向晚,指傍晚;向,接近。我”是一位游子,有“我打江南走過”句為證。“她”是一位閨中思婦,有許多詩句為證,關鍵字是“等”。“等”字涵蓋第二節的內容。
3、問:第一節第二句內蘊豐富,請用散文的語言把它傳達出來。
明確:時光流轉,春秋代序,那美麗、純潔如蓮花的思婦的容貌,也在癡情地等待中衰老啦!“開落”寫蓮花,又寫少婦的容顏和心境,暗示著時光的漫長。
4、小結:一個柔弱的女子,在閨中,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春去秋來,獨守空房。“花無百日紅”,加上“相思催人老”,無盡的相思折磨著她,使得她的容顏憔悴了。詩的前奏短句和長句交錯,短句暗示過客之匆匆,長句暗示思婦等待之悠悠,詩人用“蓮花的開落”來喻指女子紅顏的消退。
[板書:蓮花開落--相思無盡,紅顏消退。]
五、學習詩的第一部分:
1、學生齊讀。
2、問:從本部分看來,描寫的應是春季的江南,春天到了,江南大地“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陽光明媚,百花盛開,草長鶯飛,但這獨處深閨中的女子卻不能感覺到那溫柔的春風,那婀娜的柳絮。作者描寫她的心態時,連用了四個比喻,請找出來,并說說它反映了這個女子什么樣的心緒?
明確:它的心如江南的這座小城一樣,封閉、寂寞,又像傍晚的街道一樣落寞、孤單;也像三月不揭的春帷般幽閉;更像緊掩的窗扉,把自己封閉了起來。雖然作者未言一“愁”字,但我們完全可以感覺到劉方平《春怨》中“紗窗日落漸黃昏,金屋無人見淚痕”句的內涵。 從語言運用上來講,第二、四個比喻的原句應是“你的心恰若向晚的青石街道”“你的心是小小的緊掩的窗扉”,如今把“向晚”和“緊掩”倒裝,化板為活,去俗生新,加強了語言的變化,婉曲的表現了思婦的懷人心理,描摹出思婦幽閉的內心世界,形象地刻畫出一個寂寞女子哀怨的形象:怨婦的心封閉、沉悶、沒有生氣,在這個“城中”東風不來,柳絮不飛、街上寂無人跡,她將失望的心扉緊掩。
[板書:寂寞的城 街道向晚封閉、沉悶 春帷不揭 落寞、孤單 窗扉緊掩 ]
3、問:這個女子的心情是封閉、沉悶、落寞的。春帷不揭說明什么?
明確:說明她的院子里沒有人來,沒有一點動靜。
4、問:她甚至封閉到了連窗簾也不拉開的地步,那么,她在干什么?
明確:在等待。苦苦地守侯她心目中的“白馬王子”出現。
[板書:等待 ]
六、學習詩的第二部分
1、過渡:閨中女子苦苦地等待她的心上人出現,那么,她等到了嗎?她的心情又是如何變化的?
2、學生齊讀。
3、在百無聊賴中,街道上分明地傳來了越來越近的“達達”的馬蹄聲,一絲希望在她心中升騰。大家設想一下,這個女子會做出什么動作來?她在那瞬間的心情又是如何的?
明確:她會快步走到窗前,迫不及待地揭開窗簾向外張望,滿心希望馬兒送來的是“她”的“白馬王子”,心中充滿了驚喜。
[板書:(蹄聲) 驚喜]
4、問:事實又是如何?這女子的心理又是如何變化的?
明確:殘酷的事實,馬上的“我”只是“打江南走過”的一名“過客”,根本不是“她”期盼已久的“白馬王子”。“她”只好千萬個不愿意地放下了窗簾,悄然轉過頭去,雙眼已經模糊;馬上過客看到的,依然是一道凝滯的無情的簾子。這時,女子的心里充滿了失望。
[板書:(過客) 失望 ]
5、問:請大家再深入思考一下,產生了這次錯誤之后,這女子的心理又會如何變化?
明確:她會在心里嗟嘆“應念我,終日凝眸。從今又添,一段新愁”。然后,她又會在“期待”到“驚喜”再到“失望”之間不斷地反復。為什么呢?
明確:我們想象一下,這位過客走了之后,如果窗外又一次響起馬蹄聲,她會怎樣?顯然,她還是會重復剛才的動作,即使“過盡千帆皆不是”,但當第一千零一片帆過來之時,她還是會舉目遠眺,隨帆移動自己的目光,無怨無悔。情至深處,“腸斷白蘋洲”啊。
七、總結
1、問:本詩題為“錯誤”,這為什么是一個錯誤?(學生討論,教師分析訂正)
明確: (1)女子誤以為“我”是她的心上人歸來了; (2) “我”的出現打攪了深院中的女子。
2、問:為何又說這個錯誤是美麗的呢?
明確:達達的馬蹄聲給了女子希望,雖然最后以失望告終,但這過程是美麗的,因為女子的生活起了褳漪,有了情節,打破了原本的死寂。
[板書:(美麗) (錯誤)]
八、作業安排:背誦全詩及完成課后練習。
九、擴展
關于這首抒情短詩的內容有兩種理解,一是錯誤因女子而起,一是錯誤因男子而起。你是怎么理解的?根據你的理解有情感的朗誦本詩。
提示:答案不求統一,但朗誦時指導學生:理解不同,朗讀的重音處理也就不同。
整體板書設計
蓮花開落----相思無盡,紅顏消退
寂寞的城
街道向晚 封閉、沉悶
春帷不揭 落寞、孤單
窗扉緊掩
(蹄聲) (過客)
等待 驚喜 失望
(美麗) (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