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耆縣第一中學陳鑫 學習目標: 1、掌握“相”“為”“應”“見”的意義和用法。 2、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點。 自學指導一: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四人一小組合作,找出出現“相”、“見”、“應”、“為”的句子,解釋句中字的意義和用法并歸納這些字的意義和用法。(6分?..
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單元詩經、楚辭、漢魏六朝詩歌--含英咀華 教材篇目《氓》《采薇》《離騷》《孔雀東南飛》《涉江采芙蓉》《短歌行》《歸園田居》導學案 單元目標 1.積累識記本單元重要實詞、虛詞。 2.掌握單元文本重要句子的翻譯。 3.掌握常見的名句填空。 重點難點&n...
【學習目標】 1、通讀全文,概括文意; 2、疏通文意(序-12段),掌握重點詞語。 3、背誦9-12自然段。 【學習重點】 通讀全文。 【學習難點】 掌握重點詞語。 【學法指導】 先自讀,不翻閱資料,試試聯系上下文理解重點詞語。 【知識鏈接】 1.背景 《孔雀東南飛》是我國...
總體設計 教材概述 《孔雀東南飛(并序)》是保存下來的我國古代最早的一首長篇敘事詩,也是古樂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與北朝的《木蘭詩》并稱“樂府雙璧”。選自南朝陳徐陵編的《玉臺新詠》卷一,原題為“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
《孔雀東南飛》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1.了解漢樂府的有關常識。 2.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偏意副詞、古今異義詞。 3、熟悉漢樂府的文學常識與《孔雀東南飛》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鑒賞劉蘭...
【教學目標】 1、識記文學嘗試,了解漢樂府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2、分析歸納本課的重點實詞、古今異義、詞義偏指等現象; 3、在熟讀詩歌的基礎上,清晰掌握詩歌中人物關系,并能夠準確概括主要人物性格; 4、結合給出的相關傳統文化知識,能夠深入分析詩歌所反映的社會現象,并得出深刻的結論。 【?..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掌握樂府詩歌的基本特點,把握重點字詞,學會詩歌發的分析與鑒賞 過程與方法:實踐合作與探究的學習方法,深入分析本詩內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對劉蘭芝與焦仲卿忠貞的愛情給予肯定,對封建社會家長專制的婚姻制度給予否定。聯系現實,在肯定這份忠貞愛情的同時也要明確生命?..
教學目的:1.把握這首詩故事情節的發展過程,通過人物對話分析理解男女主人公的真摯感情。 2.從詩歌的寫作時代和作品反映的時代把握作品的深刻思想內容,理解作品的浪漫主義色彩。 &nbs...
教學設想: 本節課意在通過對詩中人物劉蘭芝的分析,總結評價劉蘭芝的形象。教師指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讓學生學會抓住人物的言行以及心理活動描寫,分析歸納出人物形象的精神品質。以此為例,養成文學鑒賞的基本能力,進一步探索中國古典文學中塑造的婦女形象,逐步構建對古文學中中國婦女的群像,從而理解中?..
【教學目標】 一、認知目標 1.了解漢樂府的有關常識。 2.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偏意副詞、古今異義詞。 技能目標 1.鑒賞劉蘭芝、焦仲卿兩個人物形象。 2.了解敘事詩中通過對話揭示任務形象的藝術性。 三、情感目標 品味詩中的民族氣息和抒情意味,體會作...
教學目標: 1、掌握文言知識(偏義復詞、古今異義、通假字、一詞多義等),疏通大意 2、欣賞矛盾沖突和曲折情節,欣賞人物對話和人物形象。 3、理解鋪陳、排比、起興手法及其藝術性。 教學設想: 1、讓學生利用《創新設計》?..
陜西省佛坪縣中學王寶杰 一.教學設想: 《孔雀東南飛》,是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第二單元第六課。這個單元學習從先秦到南北朝時期的詩歌。這一時期產生了思想內涵和藝術成就上都堪稱后世詩歌典范的偉大作品。《孔雀東南飛》是我國...
唐華 設計說明 1、 指導思想 本設計依據新課標的要求,立足于培養學生識記理解古漢語知識和鑒賞古典文學作品的能力,在自主、合?..
一,導入新課 大家聽完王的故事,我們了解到了梁祝這兩位有情人最后只能化為蝶才能雙雙飛,造成這一悲劇的原因是什么?對就是封建制度,封建家長制是扼殺青年男女愛情自由、婚姻自由的一把利刃,婚姻完全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更可恨的是婚后公婆或者丈夫稍有不滿,就可以憑一紙修書將女子趕回家。 這樣的悲劇在古?..
一、教學目的: 1、學習敘事詩通過塑造人物形象來表現主題思想。 2、分析人物形象,掌握敘事詩通過人物塑造表達主題的特點。 3、評析人物,了解封建家長制和封建禮摧毀青年男女的愛情的罪惡。 二、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運用人物對話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 2、培養學生結合?..
編制:張西杰 【學習目標】 1.扎實掌握基礎知識,培養運用人物對話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 2.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總結起興、鋪陳的藝術手法及其表達效果。 3.深刻認識封建禮教摧殘男女青年幸福生活的罪惡,培養珍愛生活,敢于和一切腐朽勢力作斗爭的情操。 【使用說明與學法指導】 1.必?..
【學習目標】 1學習敘事詩通過塑造人物形象來表現主題思想。 2了解封建家長制度和封建禮教摧殘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惡。 3了解偏義復詞、古今異義字的特點,掌握“相”“見”等一詞多義。 4熟悉漢樂府的文學常識與《孔雀東南飛》在中...
一、 文學常識 1.《孔雀東南飛》:原名《古詩為焦仲卿妻作》。沈歸愚稱為“古今第一長詩”。它代表了漢樂府民歌發展的最高成就,是我國文學史上最早的一首長篇敘事詩,也是我國古代最優秀的民間敘事詩,它和北朝民歌《木蘭詩》被合稱“樂府雙璧”。這首詩最早見于南朝陳徐陵所編的《玉臺新詠》。詩前小序,為徐陵...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了解詩中的偏義復詞、古今異義詞及重要的虛詞、實詞。 2、理解鋪陳、排比、起興的手法及其表達效果。 二、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結合語境欣賞詩歌語言表達效果的能力。 2、培養學生運用人物對話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 三、情意目標 ...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長篇敘事詩的特點 2.過程與方法:①閱讀學案中有關文學常識,了解漢樂府的特點 ②聽朗讀完成課堂練習 3.情感態?..
一、教學目的: 1、學習敘事詩通過塑造人物形象來表現主題思想。 2、了解封建家長制度和封建禮教摧殘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惡。 3、了解偏義復詞、古今字的特點,掌握“相”、“自”、“見”在不同語境里的用法。 二、教學重點: 1:理清脈絡,掌握全?..
教學目標: 1、掌握重點實虛詞 2、培養學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3、樹立正確的親情觀和愛情觀 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掌握重點實虛詞,培養學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南宋年間,著名愛國詩人陸游因在科場上秉筆直言,抒發?..
16.《孔雀東南飛》 一、教學目的 1.把握這首詩故事情節的發展過程,通過人物對話分析理解男女主人公的真摯感情。 2.從詩歌的寫作時代和作品反映的時代把握作品的深刻思想內容,理解作品的浪漫主義色彩。 3.熟悉漢樂府的文學常識與《孔雀東南飛》在?..
重點、難點: 一、了解《孔雀東南飛》寫作的時代背景。 故事發生在“漢末建安中”。當時的背景是:漢武帝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的那套倫理綱常,逐漸占據了統治地位,并發展到了相當完備嚴密的程度。在婚姻制度方面就規定有“七出”...
《孔雀東南飛》教案 重點、難點: 一、了解《孔雀東南飛》寫作的時代背景。 故事發生在“漢末建安中”。當時的背景是:漢武帝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的那套倫理綱常,逐漸占據了統治地位,并發展到了相當完備嚴密的程...
就這樣被擊中--我教《孔雀東南飛》 學生高之涵曾對我說過,初中時就期待《孔雀東南飛》,但高中時教師講解過,卻覺索然無味。 她的話時時警誡我,千萬別成為扼殺學生熱愛語文的殺手。 然而《孔雀東南飛》卻是一堵堅實的墻,時時橫亙在我的面前。雖然肢解了許多遍,卻依然沒有發現其“美...
陜西省佛坪縣中學王寶杰 [教學目標]: (1)了解我國第一首長篇敘事詩的藝術成就,理解鋪陳、排比、起興的手法及其表達效果。 (2)培養學生結合語境欣賞詩歌語言表達效果的能力和運用人物對話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3)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封建家長制及封建禮教摧殘...
導標顯示屏幕 1.充分理解詩中主要人物劉蘭芝和焦仲卿兩大藝術形象及其典型意義; 2.注意把握本詩以人物語言個性化這一突出的藝術成就; 3.學習體會本詩的民歌氣息和抒情意味; 4.背誦重點段落。 導學點撥窗口 【作家作品】 ...
【學習目標】 1學習敘事詩通過塑造人物形象來表現主題思想。 2了解封建家長制度和封建禮教摧殘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惡。 3了解偏義復詞、古今異義字的特點,掌握“謝”“相”“見”“迎”的一詞多義。 4熟悉漢樂府的文學常識與《孔雀東南飛》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教學目的:1、討論詩歌的人物形象和主題思想 2、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教學重點:討論詩歌的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總結詩歌的文章主題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通讀了《孔雀東南飛》,并且參看注解弄清了具體詩句的含義,了解了故事梗概,編寫了結構提綱。...
[教學目標] (一)認識漢樂府民歌主要繼承了《詩經》的現實主義傳統;兩漢及魏晉南北朝是古代詩歌發展史上的重要階段。認識本詩在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二)學習本詩通過人物對話及在尖銳的矛盾沖突和曲折盾沖突和曲折的情節發展中塑造人物的特點。 ...
孔雀東南飛(并序)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我國第一首長篇敘事詩的藝術成就 2.理解鋪陣、排比、起興的手法及其表達效果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2.培養學生欣賞詩歌語言表達效果的能力 德育目標 ...
在講授完人教版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教課書第二冊二單元第七課《孔雀東南飛》后,不少同學便問我“劉蘭芝德、才、貌三全齊美,婆婆為什么還要一意休她”“劉焦兩家合葬可能嗎”等問題。為此,我收集了學生的問題,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在完成教科書上的探究問題的基礎上,特意設計了一堂探究活動課。旨在設法將研究性學...
孔雀東南飛(并序) 一、 教學目標 1、 把握這首詩故事情節的發展過程,通過人物對話分析?..
教學目標: 1、掌握文言知識(偏義復詞、古今異義、通假字、一詞多義等),疏通大意 2、欣賞矛盾沖突和曲折情節,欣賞人物對話和人物形象。 3、理解鋪陳、排比、起興手法及其藝術性。 教學設想: 1、讓學生利用《金榜一號》和古漢語詞典充分預習,在文中標注重要文言知識,能?..
教學目標: (1)了解長篇敘事詩的特點 (2)加深理解賦、比、興和浪漫主義手法在抒情上的藝術效果 (3)學會通過賞析個性化的人物語言去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一、背景 在東漢時,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的倫理綱常,逐漸占據了統治地...
教學目的 1、學習文學常識,了解漢樂府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2、分析歸納,掌握幾個常用古今字、偏義復詞,以及“相”、“迎”(“謝”“見”)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 3、分析人物形象,掌握敘事詩通過人物塑造表達主題的特點。 4、評析人物,了解封建家長制和封建禮摧毀青年男女的愛情的罪惡。 ...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初步讀懂全詩,理清脈絡,掌握故事情節。 教學難點幾個文言詞語的理解和掌握。 教學過程 導語 (由復習《詩經》和《離騷》開始)我們學習過了《詩經》三首和《離騷》的節選,在這兩課的學習中,我們了解到我國古典詩歌的起源和發展...
沂水四中2008-2009學年度第二學期 2008級語文◆必修二◆《孔雀東南飛》《詩三首》復習學案 編寫:校審:高一語文組使用時間:2009年3月30日第8周 &n...
繁昌縣職教中心蔣宗旗 一、教學目標 1.學習敘事詩通過塑造人物形象來表現主題思想。 2.了解封建家長制度和封建禮教摧殘青年男?..
一、導入 封建家長制是扼殺青年男女愛情自由、婚姻自由的一把利刃,婚姻完全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更可恨的是婚后公婆或者丈夫稍有不滿,就可以憑一紙修書將女子趕回家。 這樣的悲劇在古代不足為奇。早在梁祝之前即有一個感人肺腑的愛情悲劇--《孔雀東南飛》以得美麗的孔雀被活活拆散,美夢只有在死?..
一、教學目的 1、知識:認識漢樂府民歌主要繼承了《詩經》的現實主義傳統;兩漢及魏晉南北朝是古代詩歌發展史上的重要階段。認識本詩在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 2、能力:1)“樂府”知識的了解2)掌握偏義復詞3)了解偏義復詞、古今字的特點,掌...
《孔雀東南飛》 教學目標: 1.把握這首詩故事情節的發展過程,通過人物對話分析理解男女主人公的真摯感情。 2.從詩歌的寫作時代和作品反映的時代把握作品的深刻思想內容,理解作品的浪漫主義色彩。 3.熟悉漢樂府的文學常識與《孔雀東南飛》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4.掌握文中出現頻率?..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能力:了解《玉臺新詠》的文學價值,認識本詩的思想內容及其藝術價值。 2、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了解封建禮教和封建家長制對青年男女的婚姻自由的迫害的罪惡。 3、 過程與方法:朗讀法、問題探討法。 教學重、難點: 本詩的思想內容。 教學過程: 一、整體把握 《...
導語:我們曾為十里長亭話別的崔鶯鶯、張生的愛情贊美;我們曾為白娘子為許仙的執著而感嘆;我們曾為十八里相送的梁山伯與祝英臺而嘆惋;我們更為杜十娘為背叛自己的人而怒沉百寶而震撼。在我國古代文學歷史的長河中,有多少悲悲切切、凄凄慘慘、恩恩怨怨;又有多少凄美、壯烈、搖撼人心的愛情故事,別,有情有景,愛...
【教學目標】 1、了解“漢樂府”。 2、扣緊賦、興手法分析《孔雀東南飛》人物形象。的一些表現手法:敘事與抒情的密切結合,鋪陳排比的描寫手法,托物起興的開頭,浪漫主義的神話結尾。 3、理解仲卿、蘭芝婚姻悲劇發生的原因以及現實意義。 4、了解偏義復詞、古?..
孔雀東南飛 潼關中學朱彩虹 [教學過程] 1、漢代樂府與南北朝樂府 樂府詩:中?..
教學目標: 1.學習有關《孔雀東南飛》的文學常識,重點掌握其與《詩經》《楚辭》的關系。 2.疏通課文,在疏通過程中,掌握文中的一些基本用法。 教學難點: 1.掌握文中的一詞多義,繼續鞏固“比、興”手法在文中的應用。 課時數:4-5課時 教學方法:1.在學習新?..
教學目的 一、學習敘事詩通過塑造人物形象來表現主題思想。 二、了解封建家長制度和封建禮教摧殘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惡。 三、了解偏義復詞、古今字的特點,掌握“相”、“迎”在不同語境里的用法。 教學設想 一、本文...
一、教材分析 高中語文第三冊第一單元節選了唐以前古詩的三種詩歌樣式,分別是:《詩經》的四言詩、騷體詩、漢樂府五言詩,目的在于讓學生了解我國古代詩歌源遠流長的發展歷程優秀的成果。《孔雀東南飛》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篇杰出的敘事詩,代表了漢樂府的最高成就。通過本詩的學習可以加深學生對魏晉五言詩在詩體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