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標 1、朗讀課文,疏通文句,培養學生自讀文言文的能力。 2、領會諸葛亮提出的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三項建議的意義。 3、認識并學習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4、了解本文議論中融以敘事、抒情的寫法。 重難點 積累文言詞句,領會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熟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誦。2、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3、通順譯全文,掌握重點字詞的意義。4、理解課文內容,梳理文章結構。5、歸結文章的寫法及中心思想。6、樹立正確的榮辱觀和責任感。 過程與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展示 學法指導 概述 《出師表》是?..
一、自主學習 (一)基礎達標 1.本文的體裁是,它是古代一種文體,用于,文中的“先帝”是指&n...
一、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選自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科書語文九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第24課《出師表》,該篇課文是自讀課文,該單元的課文大部分選自歷史著作的傳統名篇,學習這些文章不但可以增長歷史知識,還可以受到古人的智慧、勇氣、節操方面的感染和激勵。文章總結了“親賢臣,遠小人”才能使蜀漢興盛的?..
教學目標: 1、掌握重點文言詞語的意思 2、學習本文從容不迫、條分縷析的寫法。 3、了解諸葛亮忠心輔佐兩朝的赤忱,了解他的政治主張,特別是對后主劉禪的勸勉。 教學重點:目的1、2 教學難點:目的2、3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基礎復習 1、請在括號里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 ...
《出師表》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引導學生通過反復誦讀,讀準字音、了解內容大意。 2.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提取關鍵語句,理清文章思路。 3.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懇切的言辭所表達的真摯厚重的感情,體會“表”這種文體的抒情色彩。 過程與方法: 1.講解背景和疏通文意結?..
一、諸葛亮,字孔明,三國蜀漢政治家、軍事家。公元181年:誕生于瑯邪陽都(今山東沂南縣)。19歲:與友人徐庶師從司馬徽。27歲:在司馬徽、徐庶的推薦下,劉備三顧茅廬,“隆中對”。旋即出山輔助劉備。28歲:參與赤壁之戰獲勝。43歲:劉備白帝城托孤諸葛亮。45歲:諸葛亮率軍南征,穩定南部四郡。47歲:?..
《出師表》教案 【教學設想】 一、充分利用網絡教室資源優勢,將介紹背景和疏通文義結合起來,突破重點詞句,然后通過反復誦讀使學生領會內容大意。 二、利用網絡課程資源,在讀、講、議、寫的過程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藝術特色。 【學情分析】 九年級學生經過七、?..
學習目標 1、領會諸葛亮提出的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小三項建議的進步性和借鑒意義。(重點) 2、認識并學習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3、了解本文議論中融以敘事、抒情的寫法。(難點) 學習過程; 一預習展示 1什么叫“表”?這種文體有什么特點? ...
出師表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一、了解諸葛亮統一中國的愿望和親賢臣、遠奸佞,嚴明賞罰,廣開言路等進步主張,批判地繼承他“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二、學習本文以議論為主兼用抒情和記敘的寫法以及語言質樸、感情真摯的特點。 三、了解“表”的有關知識,掌握形容詞的活用和“以”?..
八仙筒鎮中學九年級語文導學方案 第周第課時總編第課時 課題 《出師表》 課...
教學建議一、主旨概述建興五年(公元227年),諸葛亮率軍北駐漢中,準備征伐曹魏。因后主劉禪昏弱,諸葛亮在出師北伐前深懷內顧之憂,臨行前上此表文,給后主以告誡和勸勉,希望后主認識到必須親賢遠小,才能修明政治,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同時也表達了諸葛亮報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摯感情和對后主的一片忠心及“?..
教 學 目 標 學習目標: 1.朗讀課文,疏通文句,培養學生自讀文言文的能力。 2.學習本文融情于議論、敘述,以情動人的寫法。 3、了解奏表的特點,了解諸葛亮的治國主張。 備注 重 點 難 點 教學重點: 掌握本文寓情于理、寓情于事,...
第二十四課出師表 【教學依據】 本文情詞懇切,以議論為主,兼用記敘和敘事,表達流暢而自然,言辭中肯而聲情并茂。開頭分析蜀國面臨的形勢,陳述自己的治國主張;中間回顧往事,追憶諸葛亮自己以身許國的經過,抒發忠于蜀國、忠于劉備父子的感情;結尾時理清君臣職分,表達竭誠圖報的心情...
1.“使內外異法”中,“內”指________________,“外”指__________;文中與“內”“外”意思相同的兩個詞分別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段話作者分析了當時蜀漢所處的形勢,既指出了不利的客觀條件,又指出了有利的主觀條件,并提出__________的建議。作者認為如果不這樣做的后果是___...
教學目標: 1、了解表的特點。 2、通過誦讀,領會文章大意。 3、掌握常見的文言字詞。 4、領會諸葛亮提出的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小三項建議的進步性和借鑒意義。 5、認識并學習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6、了解本文議論中融以敘事、?..
設計者:宋世芬工作單位:竹山縣試驗中學 課題名稱 出師表 學科 語文 總課時數 3課時 單元章節名稱 第四單元學會讀書 執教者 宋世芬 教學分析 教材分析 《出師表》是蘇教版九年級語文下冊第四章第五課,本單元的主題是學會讀書.本文是學生在初中所接觸的最后一篇文言文...
學習目標 1、領會諸葛亮提出的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小三項建議的意義。 2、認識并學習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3、了解本文議論中融以敘事、抒情的寫法。 一、預習導學 ...
適用年級:九年紀(上)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A了解作者、創作背景以及表這種文體。 B指導朗讀背誦,積累文言常識 2能力目標: A理解“寓情于議”和“寓情于敘”的寫作方法 B理解字句,培養學生文言文的閱讀能力 3情感目標: ...
《出師表》教學案 一、學習目標 1.背誦全文,培養學生文言文的閱讀能力。 2.領會諸葛亮對蜀漢的忠誠和他作為政治家在治國方面的方針以及作為長輩對下一件的期望與教育的拳拳之心。 3.了解“表”的一般知識,學習本文融議論、敘述、抒情于一體的寫作方法。 二、學習過程 ...
教學目的 一、了解諸葛亮統一中國的愿望和親賢臣、遠奸佞,嚴明賞罰,廣開言路等進步主張,批判地繼承他“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二、學習本文以議論為主兼用抒情和記敘的寫法以及語言質樸、感情真摯的特點。 三、了解“表”的有關知識,掌握形容詞的活用和“以”的用法。 教學設想 一、介紹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體會諸葛亮的耿耿忠心及表文中流露出的感情。 2.掃除文字障礙,熟練掌握表中的內容。 3.了解《三國演義》中的有關情節。 教學設想: 1.安排三課時。 2.第一課時主要掃除文字障礙,聽錄音及了解有關情節,體會諸葛亮在文中流露出的感情,分析6、1、2(?..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準確理解重點文言字、詞、句的含義,培養文言語感。 (2)積累名句,背誦精彩句、段。 (3)理解文章內容,評價人物形象,提高語言運用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自主復習,積累文言詞語及名句,培養文言語感。 (2)通過拓展遷移,提高賞?..
唐方林 24、出師表 教學目標: 1、了解表的特點。 2、通過誦讀,領會文章大意。 3、掌握常見的文言字詞。 4、領會諸葛亮提出的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小三項建議的進步性和借鑒意義。 5、認識并學習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
出師表林曉鈴 [教學目的] 知識目標:了解奏表的特點,了解諸葛亮的“親賢臣,遠小人”等名言。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積累文言知識。 情感目標:認識并學習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1、陳述衷?..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掌握本篇的詞語。 2.學習本文議論中融以敘事、抒情的寫法。 能力目標 1.領會諸葛亮提出的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小三項建議的進步性和借鑒意義。 情感目標 1.認識并學習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本文詞語較多,學?..
出師表講學稿 課型:新授課時:3主備:張宇審核:姜楠劉占山 學習目標:1.掌握本篇的詞語。 2.學習本文議論中融以敘事、抒情的寫法。 3.領會諸葛亮提出的廣開言路、嚴...
青春之語文功夫還在“情景”外--《出師表》教學實錄及反思 關鍵詞:|出師表|情景教學|文言文教學| 《出師表》是一篇著名的文言課內自讀課文,部分文字比較生僻,但文章辭情懇切,感人肺腑。從教材背后的習題揣摩編者用意后,我決定“淡化”字詞處理,重背誦,重“入情”感悟。由此我確定?..
出師表復習教案 四川省資陽市樂至縣通旅鎮初級中學胡思德 復習目標: 1、了解本文作者及寫作背景。 2、領會諸葛亮提出的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小三項建議的意義。認識并學習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3、掌握文言實詞、虛詞意義。 4、...
四川省資陽市樂至縣通旅鎮初級中學 胡思德 復習目標: 1、了解本文作者及寫作背景。 2、領會諸葛亮提出的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小三項建議的意義。 認識并學習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3、掌握文言實詞、虛詞意義 。 4、背誦理解重點語句。 5?..
學段:初中&nb...
教學目的 1.朗讀課文,疏通文句,培養學生自讀文言文的能力。 2.學習本文融情于議論、敘述,以情動人的寫法方法。 3、了解奏表的特點,了解諸葛亮的治國主張。 4、掌握形容詞的活用和“以”的用法。 教學重點 1.背誦全文,力求當堂成誦。 ...
出師表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解題、背景、作者、表 2.指導閱讀、分段 3.分析理解?..
23、出師表 諸葛亮 學習重點:1、了解議論、記敘、抒情相結合的方法 2、背誦課文 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語: 陸游有詩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文天祥在正氣歌中也曾寫道:“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都是對《出師表》的高度贊揚。...
23.出師表 諸葛亮 教學目的 1.朗讀背誦文言課文。 2.積累一些文言實詞和虛詞。學會翻譯文言文。 3.理解作者的政治主張和政治愿望。 4.理解并學習本文議論、敘事和抒情相結合的寫法。 重點難點 1.重點 1)朗讀背誦文言課文。 (2)積累一些文言實同和虛詞,學會翻?..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文言文的閱讀能力,積累文言知識。 2、了解“表”的一般知識以及“以”的用法。 3、學習本文融議論、敘述、抒情于一體的寫作方法。 過程與方法目標:反復誦讀課文,讀通文字,了解內容,體會感情, 情感態度價值觀:領會諸?..
WEIDABANG 學習目標: 一 理解本文的要領──親賢遠佞,以求修明政治,光復漢室。 二 理解本文的寫作特點──議論、敘事中顯出真摯的感情。 臣亮言:先帝創業未半,而(卻)中道(中途,半路)崩殂(cú古代帝王死叫崩或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
上海鞍山初級中學 鄭淑芬 教學目標: 一、 倡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二、 在占有材料的基礎上,探究諸葛亮的人物形象,培養學生的感悟能力、評價能力,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 三、 幫助學生樹立大語文的思想。 教學重點:目標二 ...
教學目標: 一 理解本文的要領──親賢遠佞,以求修明政治,光復漢室。 二 理解本文的寫作特點──議論、敘事中顯出真摯的感情。 教學難點: 一 學生對三國時代真正歷史常識掌握不多,了解“演義”故事多于歷史事實。 二 本文內容厚實,感情深摯,學生因時代距離,不容易理解...
教學目標 1、領會諸葛亮提出的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小三項建議的進步性和借鑒意義。 2、認識并學習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3、了解本文議論中融以敘事、抒情的寫法。 課時安排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對聯導入新課 1.“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錢漢江 教學目標 一、關于親賢遠佞等建議 二、體會諸葛亮在“表”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議論為主兼用敘事、抒情 四、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A.以中國古代智謀之士的故事引出……在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明史...
昆山市一中朱湘前 [教學目的] 1、了解奏表的特點。 ...
北京市海淀寄讀學校語文組:馬新平 教學要點: 一、領會諸葛亮提出的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小三項建議的進步性和借鑒意義。 二、認識并學習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莫暉 教學設想 《出師表》是一篇上書言事的應...
莫暉 教學設想 本文...
廣州市華美英語實驗學校陳光榮 [廣州市天河區華美學園(510520)hmcgr@163.net] 教學目的 1了解奏表的特點。 2了解諸葛亮的“親賢臣,遠小人”等名言。 3掌握本篇的詞語。 教學設想 諸葛亮的《出師表?..
課堂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的 1.背誦全文,培養學生文言文的閱讀能力。 2.領會諸葛亮對蜀漢的忠誠和他作為政治家在治國方面的方針以及作為長輩對下一件的期望與教育的拳拳之心。 3.學習本文融議?..
廣東省中山市三角中學趙懷兵zsyw@21cn.com 教學目標: 1.解題、背景、作者、表 2.指導閱讀、分段 3.分析理解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