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華苓 1、引導學生整體感知文章的內容、主題。 2、體會議論和描寫的作用,理解重點語句的含義; 3、教育學生熱愛和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重點與難點: 【重點】1、理解文章中心,體會重點語句的含義。 2、把握引文與正文,正文四個部分的聯系,全面深刻地理解文意。 【難點】理解含...
八年年級語文學科導學案 課題:課題:親愛的爸爸媽媽(第1課時) 【學習目標】 課標要求: 1、領會文章“世間永遠不能再有戰爭和屠殺了”的主題,體會人們對戰爭的控訴和對幸福和平生活的向往。 2、揣摩理解文中重點語句的含義。 目?..
知識與技能 了解作家及作品所反映的時代特征。 過程與方法 1.快速自讀和把握文章要點,并且抓住自己感觸最深的片段聲情并茂地誦讀。 2.精讀細節,品味關鍵的詞句,深入理解文章的內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銘記歷史,正視現實。呼喚和平,培養熱愛和平的情感和社會責任感。 重點...
豫章中學 王玨瑋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肅穆、荒謬、健忘”等詞語,理解其詞義并用詞造句。 2.了解作家及作品所反映的時代特征。 3.把握文章內容,理解作品戰爭的主題。 能力目標 1.整體感知文意,把握文章四個部分的內在聯系,理清文章敘事脈絡。 2.把握引文與正文的聯系,?..
導入部分(5分鐘) 同學們,大家好!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溫馨的小家,家里面有疼我們的媽媽,愛我們的爸爸,我們用愛來經營,用情來澆灌,讓這個家變得溫暖而又幸福!從小到大在你們的成長足跡中留下了爸爸媽媽多少的關愛啊,面對這份深情厚誼,我們又該如何回報呢?就讓我們通過今天的班會盡情的表達,盡情的流露...
1新聞兩則 【教學目標】 1.了解新聞的相關知識,了解這兩則新聞的有關歷史背景。 2.培養速讀課文,迅速篩選主要信息的能力。 3.把握課文中的人物、事件,認識中國革命勝利來之不易,從中獲得有益啟示。 【教學重難點】 1.把握新聞的結構,了解導語的特點?..
【課型】新授課 【教材分析】 本文主要講述了作者1988年10月21日在南斯拉夫克拉耶伐次參加悼念活動的經過。課文的重點是控訴法西斯的罪行。課文的特點是通過再現被殘殺者有血有肉的生命活動,反襯出法西斯的殘酷。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掌握生字詞,把握文章內容,正確領會“世間永?..
一、學習內容 1、識記本文生難字詞,感知課文內容,了解歷史,領會文章主題。 2、體味語言深層含義,提高理解能力。 3、嘗試對戰爭問題有自己的正確看法。 二、課前自學 1、給加粗的字注音。 荒謬()&n...
《媽媽,我不讓你死》教案 《媽媽,我不讓你死》教案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感受主人公洛迪熱愛母親的深厚情感以及與困難頑強斗爭的男子漢信念。 2、學習運用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環境描寫來刻畫人物的方法。 3、熏陶培養?..
班級 八(3) 課時安排 1課時 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識記重點詞語,把握全文的情感脈絡; 2、理清文本思路,體會環境描寫的作用。 2、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整體感知文章的內容、主題,體會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點,并體會文中語言的深層含義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領?..
班級 執教者 課型 單一型:新授課□復習課□ 練習課□講評課□ 學科 章節 實驗型:實驗課□綜實課□ 選修課□ 課題 親愛的爸爸媽媽 課時 執教時間 教學目標 教學重難點 理解文章中心,體會重點語句的含義。 教學方法 本文是對法西斯的控訴詞...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理解、積累“荒謬、呵護、殺戮、反駁”等詞語。 (2)整體感知文章,把握文章四個部分之間的內在聯系,理清文章的敘事脈絡。 2.過程與方法 反復朗讀,理解文章中疑難句子。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作者反對戰爭、呼吁和平的強烈愿望?..
課時安排:一課時 設計:審核:主審: 一、教學目標: 1、領會文章“世間永遠不能再有戰爭和屠殺了”的主題。 &...
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目標: 體會文中重點語句的用意。 2.過程和方法目標: 學習如何欣賞句子、詞語的方法。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體會“要和平,不要戰爭”的主題;記住歷史教訓,珍惜...
一、 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目標: 體會文中重點語句的用意。 2.過程和方法目標: 學習如何欣賞句子、詞語的方法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體會“要和平,不要戰爭”的主題;記住歷史教訓,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 教學重難點 ...
目的要求: 1、通過探究文中看似矛盾實則統一的語句的含義,理解文章的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培養學生認真讀書的習慣和探究學習方法。 3、引導學生熱愛和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4、理解作者反對戰爭、呼吁和平的強烈愿望。 重點: 通過探究文中看似矛盾實則統一的語句的含義,理...
課標解讀 在再現歷史的畫面和重溫歷史的過程中,激發學生對法西斯強盜的滅絕人性的恨和對南斯拉夫人民的英勇、對生活熱愛的由衷敬佩,真正領悟和平與幸福的重要。 教學目標 1、繼續進行朗讀訓練,做到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揣摩文中重點語句的含義。...
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目標 ⑴積累“肅穆、荒謬、健忘”等詞語,理解其詞義并用詞造句。 ⑵了解作家及作品所反映的時代特征。 ⑶把握文章內容,理解作品戰爭的主題。 2、過程和方法目標 ⑴整體感知文意,把握文章四個部分的內在聯系,理...
一、課前準備 1、熟讀課文,疏通字詞。 2、查找有關納粹暴行的資料。 二、導入新課 課題《親愛的爸爸媽媽》所包含的動人感情。 三、出示目標 1、領會文章的主題。 2、體會議論和描寫的作用,理解重點語句的含義。 3、熱愛和平,珍惜今天?..
[教學目標] 1、繼續進行朗讀訓練,做到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揣摩文中重點語句的含義。 3、體會人們對戰爭的控訴和對和平幸福的向往。 [教學重點] 在整體把握中重點研讀文中意味深長的句子。 [教學過程] ...
親愛的爸爸媽媽 [教學設計]對立探究 創意說明:這篇文章是一篇對法西斯的控訴詞,細讀文章不難發現,文中充滿了一組組看似矛盾對立實則統一的事物:歷史與現實、美麗與沉重、懺悔與狡辯、引文與正文、人性的呼喚與罪惡的槍聲,閱讀時如能抓住這些矛盾并對之進行分析探究,你會走進一片別樣...
1、教學目標 ①知識與能力目標 把握敘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領會文章的主題。借助閱讀文本和有關資料,篩選、歸納、整合信息,進行閱讀反思和閱讀批判,培養閱讀創新的能力,感受作品情真意切的語言。 ②過程與方法目標  ...
教學目標: 1、 現代詩歌的獨特魅力與詩人發現美的外部條件 2、 理解詩歌內涵,領會真摯情感,體會詩歌以情動人的特點。 3、 領會詩歌“詩緣情而綺靡”的意義,學習詩歌的抒情藝術。 4、 體會詩歌語言特點,訓練語感,提高語言的感悟能力。 教學方式: 1、 自?..
詩歌整體內容賞析示例: 這是一首非常有特色的寫母親的詩歌。以農村生活為題材的詩歌很容易從農村的的生活細節寫起,江非的《媽媽》則從現代文明的視角寫媽媽。 這首詩采用“媽媽,你見過……嗎?”對話的語氣展開,在媽媽與我之間設計幾個提問的排比句式,他明明知道媽媽沒有見過地鐵、電車、瑪麗蓮夢露的...
教學目標 1、弄清要和平,不要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各國人民的共同呼聲是這篇文章的主題。 2、認識到至今還有人不愿正視歷史,仍為侵略辯護,這潛伏著的新的危險。 教學重點:目標1 教學難點:目標2 教學方法:自主-討論-探究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
親愛的爸爸媽媽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整體感知文章的內容、主題; 2、體會議論和描寫的作用,理解重點語句的含義; 3、教育學生熱愛和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學過程: 一、導入:有誰知道“六一兒童節”的由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2年6月,...
一、教學目標 1、正確理解正文之前的引文的作用和表達的內容。 2、速度課文,能抓住關鍵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提高閱讀速度和質量,體會本文“要和平,不要戰爭”的中心思想。 3、反復誦讀文中表現作者濃烈感情的句子和段落,體會議論和描寫的作用,理解重點語句的含義,體會作者鮮?..
一、單元目標: 1、知識和能力:把握敘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提高默讀的速度和質量,對文章中的人物或者場景能有自己的感悟和想法。 2、過程和方法:運用記敘文六要素的知識,反復練習,學會在閱讀過程中迅速抓住課文中的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發生的原因、經過和結果,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運用默讀的方法加快閱...
●教學目標 1、領會“世間永遠不能再有戰爭和屠殺了”這個主題; 2、學習揣摩文中重點語句的含義; 3、學習本文是如何精心選材的; 4、聯系現實,樹立自強意識,防止悲劇重演。 ●教學重難點 重點:本文是如何精心選材的 難點:體會文中重點語句的含義 ●教...
孫俊蘭 () 東營市廣饒縣稻莊鎮中心小學:孫俊蘭 設計過程: 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歷史上,臺灣曾被西班牙、荷蘭等占領過。抗日戰爭勝利后,臺灣重歸中國。由于解放戰爭臺灣與祖國大陸處于分離狀態。50多年來,臺灣的政治經濟文化等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
賴麗燕 教學目標: 1、 領會文章“世間永遠不能再有戰爭和屠殺了”的主題。 2、 體會重點語句的含義。 3、 珍視的幸福生活,提高警惕,防止悲劇重演。 教學重點: 理解文章中心,體會重點語句的含義。 教學內容: 文?..
李芳婷 訓練重點: 理解文章中心,體會重點語句的含義。 教學方法: 本文是對法西斯的控訴詞,抓住一組組矛盾統一的事物進行分析探究。(歷史--現實,美麗--沉重,懺悔--狡辯,引文--正文,人性的呼喚--罪惡的槍聲) 課時安排:一課時 步?..
李驚 ⒈ 知識與能力目標 把握敘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對作品中感人的形象、情節和語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評價。領會文章的主題。借助閱讀文本和有關資料,篩選、歸納、整合信息,進行閱讀反思和閱讀批判,培養閱讀創新的能力,感受作品情真意切的語言。 ⒉ 過程與方法目標 搜...
作者:不詳 語言運用 1. 根據課文內容填空(每空填2字)。 孩子們對未來的( ),對生命的( ),對死亡的( ),對親人的( ),父母失子的( )和( ), 塞爾維亞人對暴力的( )和對自由的( )一世世代代“人”的聲音,在 詩和音樂的韻律中,響徹( ),響遍山谷。 ...
一、課前準備 1、熟讀課文,疏通字詞。 2、查找有關納粹暴行的資料。 二、導入新課 課題《親愛的爸爸媽媽》...
潘文久 長春市樹勛小學 2003年3月 設計理念: 新課程倡導“以人為本”的理念,是在呼喚教育本質屬性的回歸。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時刻關注學生,著眼于學生的發展。設計《媽媽的愛》教學時,我以這一理念為指導,依據《語文課程標準》,從學生對媽媽的愛的體驗出發,...
蘇小娜 課文(一)學習朗讀課文 本單元是在一年級朗讀訓練的基礎上,繼續學習朗讀課文,訓練重點有兩個: 1、訓練學習能讀出長句子中的停頓 2、訓練學生能讀出自然段音的停頓 教材特點: 本課是一首兒詩,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