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信送給加西亞》,小小的一本書,卻蘊藏了無限能量。以下是小編帶來的把信送給加西亞心得體會,希望對你有幫助。
把信送給加西亞心得體會(一)
《把信帶給加西亞》這篇短文的作者是EebertHubbard,最早發表于1899年。這篇百年前的文章,幾乎被世界上所有的語言翻譯出來,印制了億萬份。紐約中央火車站曾將該文印刷了150萬份分發出去。日俄戰爭期間,每一名俄國士兵都帶著這篇文章,日軍從俄軍俘虜那里發現了它,如獲至寶,在日本天皇的命令下,日本的每一名軍人、公務員、老百姓都擁有這篇文章。現在,它已經成為了任何管理學或者成功學不可或缺的經典,被一代代人所廣為傳誦。
實際上,這種把信帶給加西亞的精神在我國一直深遠流傳,上溯到《孟子·公孫丑上》中提到的“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概,到陸游的“位卑未敢忘憂國”,再到林則徐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福禍趨避之”的高度的民族責任感,一脈相承的是我們這個古老民族引以為豪的優良傳統和責任意識。傳統的“五四”精神,更體現出在時代前進的洪流中積極地前行,審視自我、完善自我、勇于奉獻的一種崇高的責任感。
在當今社會,這樣的責任感更多地體現在敬業之中。敬業,是一種高尚的品德。它表達的是這樣一種涵義: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懷著一份熱愛、珍惜和敬重,不惜為之付出和奉獻,從而獲得一種榮譽感和成就感。可以說如果社會各個行業的人們都具有敬業精神,我們的社會就會更加文明進步,更加充滿生機和活力。但是,有的人,讓他把信帶給加西亞,他會說出一萬個不可能,并且舉出種種理由支持他的觀點,卻從來也不會費心去考慮如何完成他應該完成的目標。敬業精神,不單單是完成日常的工作,朝酒晚五點卯報到,而是和兢兢業業、精益求精、踏實肯干的工作態度聯系在一起的,是和誠實守信、質量效率、企業形象聯系在一起的。在普通而平凡的崗位上,渾渾噩噩、混天度日是一種態度,扎實勤勉、日清日高又是一種態度。海爾總裁張瑞敏說:把普通的工作作好就是不普通,把平凡的事情作好就是不平凡。這樣的道理似乎人人都會說,但卻極少有人能做到。
也許,大家已經急切想知道《把信帶給加西亞》的內容,下面就是這篇傳世之作。
在一切有關古巴的事物中,有一個人最讓我忘不了。
當美西戰爭爆發后,美國必須立即跟西班牙的反抗軍首領加西亞取得聯系。加西亞在古巴叢林的山里――沒有人知道確切的地點,所以無法帶信給他。美國總統必須盡快地獲得他的合作。
怎么辦呢?有人對總統說:“有個名叫羅文的人,有辦法找到加西亞,也只有他才找得到。”他們把羅文找來,交給他一封寫給加西亞的信。關于那個名叫羅文的人,如何拿了信,把它裝進一個油紙袋里封好,吊在胸口,3個星期之后,徒步走過一個危機四伏的國家,把那封信交給加西亞――這些細節都不是我想說明的。我要強調的重點是:美國總統把一封寫給加西亞的信交給羅文;而羅文接過信之后,并沒有問:“他在什么地方?”
像他這種人,我們應該為他塑造不朽的雕像,放在每一所大學里。年輕人所需要的不只是學習書本上的知識,也不只是聆聽他人種種的指導,而要加強一種敬業精神,對上級的托付,立即采取行動,全心全意地完成任務――“把信帶給加西亞”。
加西亞將軍已不在人間,但現在還有其他的加西亞。凡是需要眾多人手的企業經營者,有時候都會因一般人無法或不愿專心去做一件事而大吃一驚。懶懶散散、漠不關心、馬馬虎虎的做事態度,似乎已經變成常態;除非苦口婆心、威逼利誘地叫屬下幫忙,或者,除非奇跡出現,上帝派一名助手給他,沒有人能把事情辦成。
不信的話,我們來做個試驗:你此刻坐在辦公室里――周圍有6名職員。把其中一名叫來,對他說:“請幫我查一查百科全書,把某某的生平做成一篇摘錄。”那個職員會靜靜地說:“好的,先生。”然后就去執行嗎?我敢說他絕不會,反而會滿臉狐疑地提出一個或數個問題:他是誰呀?他過世了嗎?哪套百科全書?百科全書放在哪兒?是我的工作嗎?為什么不叫查理去做呢?急不急?你為什么要查他?我敢以十比一的賭注跟你打賭,在你回答了他所提出的問題,解釋了怎么樣去查那個資料,以及你為什么要查的理由之后,那個職員會走開,去找另外一個職員幫助他查某某的資料,然后,會再回來對你說,根本查不到這個人。真的,如果你是聰明人,你就不會對你的“助理”解釋,某某編在什么類,而不是什么類,你會滿面笑容地說:“算啦。”然后自己去查。這種被動的行為,這種道德的愚行,這種心靈的脆弱,這種姑息的作風,有可能把這個社會帶到危險境界。
如果人們都不能為了自己而自動自發,你又怎能期待他們為別人采取行動呢?你登廣告征求一名速記員,應征者中,十之八九不會拼也不會寫,他們甚至不認為這些是必要條件。這種人能把信帶給加西亞嗎?在一家大公司里,總經理對我說:“你看那職員。”“我看到了,他怎樣?”“他是個不錯的會計,不過如果我派他進城里去辦個小差事,他可能把任務完成,但也可能就在途中走進一家酒吧,而當他到了鬧市區,可能根本忘了他的差事。”這種人你能派他送信給加西亞嗎?
近來我們聽到,許多人為“那些為了廉價工資工作而又無出頭之日的工人”以及“那些為求溫飽而工作的無家可歸人士”表示同情,同時把那些雇主罵得體無完膚。但從沒有人提到,有些老板一直到年老,都無法使有些不求上進的懶蟲做點正經的工作,也沒有人提到,有些老板長久而耐心地想感動那些當他一轉身就投機取巧的員工。在每個商店和工廠,都有一個持續的整頓過程。公司負責人經常送走那些顯然無法對公司有所貢獻的員工,同時也吸引新的進來。不論業務怎么忙碌,這種整頓一直在進行著。只有當公司不景氣,就業機會不多,整頓才會出現較佳的成績――那些不能勝任,沒有才能的人,都被擯棄在就業的大門之外,只有最能干的人,才會被留下來。為了自己的利益,使得每個老板只保留那些最佳的職員――那些能把信帶給加西亞的人。
我欽佩的是那些不論老板是否在辦公室都會努力工作的人,我也敬佩那些能夠把信交給加西亞的人。靜靜地把信拿去,不會提出任何愚笨問題,也不會隨手把信丟進水溝里,而是不顧一切地把信送到。這種人永遠不會被解雇,也永遠不必為了要求加薪而罷工。文明,就是焦心地尋找這種人才的一段長遠過程。這種人不論要求任何事物都會獲得。他在每個城市、村莊、鄉鎮,以及每個辦公室、商店、工廠,都會受到歡迎。
世界上亟需這種人才,這種能夠把信帶給加西亞的人。
把信送給加西亞心得體會(二)
金秋十月,我的職業生涯有所變化,答案很簡單,為的是更好地讓自己發展。作為一個職業經理人,我們總是在變動工作時,幾乎類似的回答人事經理的提問:“你為何要離開原單位?”“為的是更好地讓自己發展”。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更好地發展自己呢?如何才能做一個稱職的職業經理人呢?我終于有機會靜下心來讀這本億萬人都稱道的勵志書--《致加西亞的一封信》。讀完,我深深地感
覺到敬業、忠誠、勤奮下,信任、自信、執行力更可貴。
《致加西亞的一封信》講述的是在美西戰爭中一名軍人羅文,在突然接到一個艱巨的任務--把信送給西班牙反抗軍首領加西亞將軍時,沒有絲毫猶豫,也沒有詢問任何問題,憑著智慧和勇敢,以滿腔的熱情去克服困難,最后勝利完成
了任務。這個簡短的故事是要告訴我們怎樣去追求卓越的執行力。
故事中強調“軍人以服從為天職”。上級命令的結果是下級的堅決服從,背后卻是上級的絕對信任,上級的信任來自于對下級品質的肯定也是對他能力的間接認可,是他平時的品行為他取得了這次機會,羅文憑著堅強的意志,歷盡艱險,不負眾望的完成的了任務,這正他的執行力表現之處。結合我們企業管理與職場人生,我認為只要擺正心態,每個人都可以是自己的百科全書。
《把信送給加西亞》,小小的一本書,卻蘊藏了無限能量。當羅文接到這個危險又充滿未知性的任務時,他沒有問任何問題,憑著軍人的信念,堅持,永不放棄的精神,完滿地完成了這個看似不可能的任務。但是他所經歷的困難,挫折真的不是這幾頁紙可以說得清楚的。我們不由得問自己,如果換作是自己,當我們接到這樣的任務時,我們是否可以像羅文一樣什么也不問,無所顧及且無所畏懼地去完成嗎?在公司職場也一樣,當公司高級管理層通過分析論證最終做出決策時,我們執行工作的人,是否無所顧及且無所畏懼地去完成了?如果沒有百分百執行力,如果沒有良好的心態去看待問題并解決問題,其實這樣的我們,是完全沒有執行力,也是完全沒有得到工作的樂趣的。如果一直這樣重復下去,那么,我想我們的一生每一天都只會是前一天的重復,而沒有任何的進步,自己也不會得到任何的成長。由此可見,我們應該自己要有主動令事情發生的能力。人不能永遠去等待,不能一直等待別人來為自己安排些什么。每個人的人生都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不是靠別人為自己安排的。
仔細讀了《致加西亞的一封信》,我想,從現在開始,我應該去打破從前的那些思維方式。應該學著多多觀察,自己發現有什么是可以做到的,有什么是自己可以去改變的,積極主動地去工作,去生活。并且學會工作并不是為老板工作,而是應該為自己工作。而工作的最終目標并不止是賺錢糊口這樣簡單,而是實現我們的自我價值的最終體現。人生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每一步,都是一個成長。現在的我,雖然職場經歷豐富,雖然行業經驗可貴,但同時我應該很清晰地看到自己身上還有很多不足,很多堅冰需要去打破,我想,有了堅定的信念,有了不找憑借借口的決心,有了明確的目標,我就會活得有價值,有意義。
許多人為了廉價工資工作而又無出頭之日,許多人為求溫飽而工作的無家可歸的人士表示同情,許多人把那些他們的雇主罵得體無完膚,但從沒有人提到,有些老板一直到年老,都無法使那些不求上進的懶蟲做點正經的工作,也沒有人提到,有些老板長久而耐心地想感動那些當他一轉身就投機取巧的員工。我欽佩的是那些不論老板是否在辦公室都會努力工作的人。就如羅文一樣,地把信拿去不會提出任何愚笨問題,也不會隨手把信丟進水溝里,而是不顧一切地把信送到。這種人永遠不會被解雇,也永遠不必為了要求加薪而罷工。文明,就是為了焦心地尋找這種人才的一段長遠過程。這種人不論要求任何事務都會獲得。他在每個城市、村莊、鄉鎮,以及每個辦公室、商店、工廠,都會受到歡迎。世界上極需要這種人才,這種能夠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
特別當我看完《致加西亞的一封那封信》后感觸深刻。我認為這本書不只是告訴人們"敬業、忠誠、勤奮”的重要,我以為,書中也提到了"敬業、忠誠、勤奮”下,“信任、自信、執行力”更可貴這個道理。我很欣賞書中的一段話:"我相信陽光、空氣、菠菜、蘋果醬、酸乳、嬰兒、羽綢和雪紡綢”。請始終記住,英語里最偉大的單詞就是"自信"。這是真的震撼人心的,這么簡單且又震撼人的語句,把整本書的思想已經表達的淋漓盡致。的確如此,如果我們連一些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任何一樣東西都不相信,怎么能相信你所在的公司,你所從事的工作呢?我因此以為信任不論是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是不可缺少的,同樣,你沒有了信任就等于你沒有了自信,這都已充分的證明了自信,信任與奮斗。"
同時,在這本書里還寫到了大量的一個人對工作的心態問題,例如積極性,要敬業,要忠于職守。看完這本書我感觸及深,深有同感。是的,現在的社會有許多大學生,對社會沒有責任心,經常的不厭其煩的更換工作,實際上這也是對自己不負責任的舉動。我認為每個公司都有一套自己的管理體制,每個職位也都有一套自己的工作流程。每個公司的管理制度與工作流程都是經過時間的累積與經驗得來的,真的很不容易,而這些不珍惜自己工作的人,一而再,再而三的更換著每個公司給他們制訂的工作流程,總是受不了這些他們所謂的束縛,而換來換去卻發現自己受不了所有自己所謂的"束縛",而他們這樣頻繁的更換工作的同時,其實就是在不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不尊重別人也就降低了自己的人格,就象書里寫到"即使你的處境再不如人意,也不應該厭惡自己的工作,因為世上再找不出比這更壞的事情。如果環境迫使你不得不做一些令人乏味的工作,你就想設法使著乏味的工作充滿樂趣。用這種積極的態度,投入工作,那么無論你從事什么工作,都很容易取得良好的效果。"是的,我們不應該抱怨,當你總是在抱怨著自己的出身,抱怨社會,抱怨自己遭受貧困。卻賜予他人富足和安逸生活的不公正的上蒼時,你應該知道其實你所抱怨的這些,他們的根本原因在于你自身的心態。而這些心態是有辦法改變的。
特別當我看完《致加西亞的一封那封信》后,我覺得“敬業”這個詞開始變得不陌生,甚至很熟悉。但真的能做到不是很部容易的事情。現在已經是21世紀了,在這個社會中,好象漸漸的大家對敬業很模糊了,取而代之的而是文憑,學歷。于是,不論是在學校的,還是已經上班的,大家都在為了自己的前途拼命的學,學習書本上的知識,考取名牌大學,向更高的學歷前進,最后變成一個才華橫溢的大學生。畢業后,就輕而一舉的找到了一份自己滿意的工作,而這份滿意的工作只是因為他們擁有此職位應有的學歷與能力,但是他們卻未必有一份敬業的心。我以為,如果只有才華,沒有責任心,缺乏敬業精神,那充其量為"有才華的窮人"。如果你是這樣的人,即便你有才華,但是也不會受到上司的鑒賞。反之,假如你是某公司的一般職員,并沒有什么才華,但是你工作認真,不懶惰,把領導安排下來的事情都作到盡善盡美,并且善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我認為這樣的人就是敬業的人,這樣一種職業的責任感和對事業高度的忠誠一旦養成,會讓你成為一個值得信賴的人,一個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所以,這種人才會永遠被老板所看中,永遠不會失業。
《致加西亞的一封那封信》,這是一本十分富有靈感的書,他匯集了敬業,忠誠,信任,自信等品質的書,它讓我們再次覺悟我們對這個社會的責任,這是一本鼓勵我們奮斗前進的書,它讓讀過的人永遠在心中牢記:敬業、忠誠、信任、自信。它更是一本很好的勵志書籍,勵志我們一個人無論處于什么崗位,職責是最重要的東西,這也是有所作為的最需要的準備。因此,我們要做一個勤奮敬業忠誠自信的人。對待工作,要永遠保持勤奮的工作態度;對待企業,要將敬業變成習慣;對待上級,要予以忠誠;對待自己,要有自信。
首先,對待工作要勤奮。工作時虛擲光陰會傷害雇主,但傷害自己更深。如果你永遠保持勤奮的工作態度,你就會得到他人的稱許和贊揚,就會贏得老板的器重,同時也會獲得更多的升遷和獎勵的機會。其次,對待企業要敬業。敬業表面上看起來有益于公司和老板,但最終的受益者卻是自己。當我們將敬業變成一種習慣時,就能從中學到更多的知識,積累更多的經驗,能從全身心投入工作的過程中找到快樂。再次,對待上級要忠誠。如果你是老板,你對自己今天所做的工作完全滿意嗎?別人對你的看法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你對自己的看法。回顧一天的工作,捫心自問一下,我是否付出了全部精力和智慧?忠誠并不是從一而終,而是一種職業的責任感。不是對某個公司或者某個人的忠誠,而是一種職業的忠誠,是承擔某一責任或者從事某一職業所表現出來的敬業精神。忠誠是一種美德,一個對公司忠誠的人,實際上不是純粹忠于一個企業,而是忠于人類的幸福。還有,對待自己要自信。這個世界為那些具有真正的使命感和自信心的人大開綠燈。無論出現什么困難,無論前途看起來是多么的暗淡,他們總是相信能夠把心目中的理想圖景變成現實。我始終堅信一個人最大的敵人就是其自身,一些人一方面展望美好的人生目標,另一方面卻不斷抱怨自身的處境,將所有原因全部歸咎于他人,人只有真正懂得思想的巨大作用,環境就不會成為失敗的借口了。
終上所述,敬業、忠誠、勤奮是一種難能可貴的美德,固然值得推崇;而我要補充的是,如果在敬業、忠誠、勤奮下,更多一點信任、自信、執行力,那將是更難能可貴的美德。
信任、自信、執行力在一個企業的發展中是相當重要的。假如一個優秀的營銷管理者,一定不能以超然的領導者自居,相反,他應是一個高度關注執行過程、切實指導執行方法的的“指導者”。并且,從因果關系上來說:“指導力”決定執行力,指導力比“執行力”更重要。“指導力”就是管理者的“執行力”。管理學著作中把管理者的職能概括為八個字: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仔細分解一下,管理者職能的實現從來都不是孤立在一個“經理辦公室”里實現的,一直貫穿在執行的始終。所謂執行力,簡單地說,就是保質保量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和任務的能力。企業管理專家指出,一家企業的成功,30%靠的是戰略,30%靠的是運氣,另40%靠的是執行力。可見,執行力是何等重要,僅有戰略和運氣是不行的,必須有強的執行力。執行,應該沒有任何借口!提高執行力,就是要樹立一種嚴謹些、再嚴謹些,細致些、再細致些的工作作風,改變心浮氣躁、淺嘗轍止的毛病,以精益求精的精神,不折不扣地執行好各項重大戰略決策和工作部署,把大事做好,把小事做細,把細節做精!
那么接下來就是如何提高執行力的問題了。我以為要在敬業、忠誠、勤奮的基礎上,管理者與執行工作者要相互信任,彼此自信。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就是這個道理,要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共同為完成一個遠景目標各自充滿自信地去工作。然后才是執行力的三個核心:人員、戰略和運營。人員就是用正確的人做合適的事,戰略就是做正確的事,運營就是把事做正確。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知道執行力在一個企業的發展中的相當重要性,那么重點談談提高執行力的方法。我想分兩個層面來談,第一個層面是提高各層領導執行力的方法,第二個層面是提高高層領導執行力的方法。關于第一個層面提高各層領導執行力的方法我以為:一是管好自己的工作。根據職責范圍,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職責工作,所以我們首先是要管好自己的工作。二是管好下屬。要掌握和了解下屬的日程安排;檢查下屬的工作日志和工作報表;布置工作時要有工作清單,一式二份,自己一份,下屬一份;建立報告和反饋制度,隨時掌握工作的進展狀況;定時檢查,不僅發現下屬在執行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要和解決問題,而且可以指導工作鼓勵士氣,另外還可以經常布置工作;要及時對下屬工作進行評估;要制定勞動紀律和工作規范來控制下屬的工作行為;在必要時,可以越級指揮或上報;最后,要善于召開工作會議,總結工作狀況,布置以后的工作,聽取下屬意見、想法和要求等。三是管好事情,不同的事情,要用不同的管理工具。保證任何事情的完成,都有一個通用管理規程。
提高執行力的方法第二個層面是提高高層領導執行力的方法。要打造執行力,關鍵要有一個執行型的領導。只有當公司高層領導人心思和靈魂與公司融為一體時,公司才會具有執行力。執行要從最高領導做起,以身作責,有效地發揮每個人的作用,培養有效的管理執行力,在企業內形成良好的氛圍,實現“三心合一”,即:普通員工的責任心、中層員工的上進心,高層員工的事業心。高層領導首先要具備影響力和動員力,要和公司員工坦誠相見,相信員工、聆聽各層人員意見,了解所有員工特征。要激勵下屬、了解下屬;要做下屬的教練和導師,和下屬多溝通協調。要適當授權,切不可高高在上,不可一世,妄自尊大,頤指氣使。
讀完《致加西亞的一封信》,我深深地感動。我覺得敬業、忠誠、勤奮下,信任、自信、執行力更可貴。那就讓我們從現在開始,一步一個腳印去執行吧!
更多熱門文章:
2.《把信送給加西亞》心得體會
4.2016年讀把信送給加西亞心得體會
8.把信送給加西亞心得體會2016
9.教師讀《把信送給加西亞》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