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幼年、童年時,有大把的時間,玩是主要任務,玩是一種娛樂,也是一種教育,更是啟蒙,玩對了,孩子會受益終生。以下是yuwenmi小編為大家提供的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歡迎借鑒!
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_1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的終身老師,而家庭則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良好的教育方法,能夠將孩子學習的興趣、情緒、感情和智慧都投入到學習之中。有的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是放養型,有的父母就很看重幼兒教育在成長中一步步陪同,有的父母是出現問題了再來苦苦的尋找方法。我就是出現問題再來尋找方法的一位家長啊,這樣的所花的精力是多出幾十倍的。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方法,父母、老師常因為孩子進步緩慢而著急。由此粗暴地給孩子戴上“腦子笨”、“性格難以改變”、“注意力不聚中”、“不自信”之類的帽子,與者自認為學識淺、水平底,不會教育孩子。實際上,只要方法妥當,任何孩子都是優秀的:只要用心,總能找到合適的教育方法。
1、扮弱計:讓孩子充當“小主人”,父母常常抱怨現在的孩子對父母漠不關心,缺少責任感,他們不知道,孩子的責任感是要從小培養的,如果你總在孩子面前表現一副風雨無懼的樣子,孩子就會認為父母是不需要他們的關心照顧的。因此,父母不妨偶爾扮一次弱,向孩子求助,你會驚奇地發現孩子竟因此變成懂事的“小主人”,而你也可以從孩子的幫助中獲得很多東西。
2、補強計:讓孩子自卑變自信。一個人行為得到滿足的結果時,這種行為就會重復出現。因此,當孩子的行為受到認可時,他(她)的自信就會被激發出來,不斷重復令人滿意的行為,直至擺脫自卑,成為自信上進的孩子。
3、誘導計:幫孩子跨過厭學的泥潭。幾乎每個孩子都多多少少有些厭學情緒,這是可以理解但卻不能放任自流的,因為這種情緒會阻礙孩子學習的熱情,給孩子的成長帶來難以估量的影響。然而強制孩子學習也不是好辦法,這只會加深孩子的反感,聰明的做法是誘導孩子學習的興趣,讓孩子自動自發地學習。
4、冷淡計:讓孩子有一點自控能力。今天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受到家人無微不至的關懷照顧,然而這樣的生活卻讓孩子養成了任性的習慣,這個壞習慣將給孩子末來的生活埋下巨大隱患。建議孩子任性時不妨試試冷處理,這會使孩子因得不到而自動收斂脾氣。
5,受挫計:給孩子一個體驗失敗的機會。
美國教育家卡樂爾桑德堡說:“順境當然可以出人才,但逆境也可以出人才。而且在逆境中經過挫折和千錘百煉成長起來的孩子才更具生存竟爭力。”也就是說為了增強孩子的耐挫力,父母們不妨有意褒地給孩子創造一些適度的挫折情意,這種挫折教育對增強小孩的心里承受能力大有好處。不要什么都為孩子做好,家長應當試著放開手,讓孩子自主地去做,第一次也許做不好,但以后就會做得又快又好,千萬不要包辦父母,放開手為孩子創造做的機會與平臺,孩子才能有自立能力,父母們也會少些麻煩。
6,放手計:培養孩子自已的事情自己做。不要什么都為孩子做好,家長應當試著放開手,讓孩子自主地去做,第一次也許做不好,但以后就會做得又快又好,
千萬不要包辦父母,放開手為孩子創造做的機會與平臺,孩子才能有自立能力,父母們也會少些麻煩。
7,縱容計:讓孩子在“淘氣”中開發潛能。一些父母抱怨自已怕孩子“太淘氣”是“破壞狂”,其實這類孩子往往很聰明,求知欲、好奇心都比較強,意志力也比一般孩子來得堅定。因此,聰明的家長要試著“縱容”淘氣與破壞行為,并借機挖掘潛能,培養興趣,說不定你的孩子就是另一個“愛迪生”。
8,處罰計:讓孩子正視自已的錯誤。教育孩子就要賞罰分明,孩子做的好要給予獎勵,但孩子做錯事時一定不要姑息,哪怕只是小錯也要進行適度的處罰,這樣孩子才能正視自已的錯誤,及時改正,免得在錯誤里越陷越深。
9,制冷計:給自負的孩子“潑冷水”。自負是指自我評價過高,目中無人,這種心里對孩子的成長極為不利的,因此一旦發現孩子自負的苗頭,父母就應用當運用“制冷”的手段,適度在給孩子潑冷水,讓孩子學會理性地評價自已,正確地認識自已。
10,包容計:讓孩子感受父母無條件的愛。孩子也許不夠聰明,也許有很多缺點,可是作為父母,你絕對不能對孩子存有偏見,羞辱與嫌棄自已的孩子。對孩子一定要包容,要有信心,你就會得到一個怎樣的孩子。
11,樣板計:父母要給孩子當好第一任老師。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孩子是父母的鏡子,父母的言行舉止都會影響到孩子,因此父母要嚴于律己,處處事事以自已的正確言行為孩子樹立榜樣,引導孩子健康成長。
12,鼓勵計:給孩子不斷進取的力量。
孩子很容易對自己失去信心,很容易因為了困難而放棄努力,因此,家長要不斷在鼓勵孩子,
給他們前進有勇氣和必勝的信心,這樣的孩子就能帶著父母的期待改正缺點,不斷進步
13,傾聽計:認真了解孩子的感受。
每個孩子都有自已的心聲,家長一定要耐心地去傾聽,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想法、感受,才能孩子生理及心理上的問題、變化做出及時而細致的處理。有了這樣的基礎,親子之間才能良好溝通,建立良好、和藹的親子關系。
14,賞善計:讓孩子在贊美聲中進步。教育家認為,教育孩子,獎勵是比懲罰更有效的方式。因此他們建議,用獎勵正確來代替懲罰錯誤,用肯定的優點來代替否定缺點,這樣既可以避免給孩子造成傷害,又可以使孩子取得更好的進步。
15,點拔計:巧妙地提示孩子自覺走向正途。絮絮叨叨的說教,凡事替孩子包辦的父母是孩子最不喜歡的,聰明的家長只會孩子遇到難題與行為錯誤時,從旁稍加提示引導,幫孩子解惑。
這樣,孩子明白了道理,家長也達到了教育的目的。
16,虛擬計:讓孩子產生“我很棒”的自我感覺。
日本教育鈴木鎮一說:“有了天才的感覺,你會成為天才:有了英雄的感覺,你就成為英雄。孩子找到了好孩子的感覺,他就會成為好孩子。”用虛擬的手段,給孩子制造一個“我很棒”的自我感覺,他就會慢慢“棒”起來。
17,容過計:讓孩子在錯誤中學到更多。生活中,孩子總難免有些過失、錯誤。有的是無意,有的是有意的。
如果孩子所犯過錯誤的性質不是很嚴重,那么家長就不妨給予寬容、諒解,這樣孩子不僅會在內疚自責中更認真地改正錯誤,還可以使孩子形成良好的寬容心態。
18,訓誡計:讓孩子認識錯誤、改過自新。
孩子就是孩子,會不斷地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與錯誤,有些錯誤可以寬容,而有的錯誤是不能姑息。必須對孩子進行合理、有效的批評,以保證不再犯類似的錯誤,卻使是再寬大的父母,也不能讓這種合理的管教缺位。
19,熏陶計:在生活中給孩子好的影響。
家庭是孩子第一課堂,家庭教育給孩子的影響是深遠而巨大的因此,父母如果能在家生活,通過講故事等方式來培養健康的興趣愛好,陶冶孩子的情趣、品行,那么就可以讓孩子更健康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