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標: 1、了解有關孟子及《孟子》的文學常識 2、準確掌握文言實詞 3、通過誦讀,體會文章邏輯嚴密而富于詞采的特點 4、理解文中所講的道理,培養艱苦奮斗、積極向上的人生觀 導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不要因為某一個夢想未曾實現,而放棄你所有的夢想;不要因為某一次努力曾經?..
鄖陽區實驗中學李老師 教學目標: 1) 理解詞語舉、空乏、拂、所以、曾益、恒過、作、征、喻、恒的含義。 2) 學習古人說理論證的方法,品味對比、排比等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 3) 理解“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含義,從中得到教益,增強憂患意識。 教學重點: 1) 理解詞語舉、空乏、...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教案設計 執教人:方永旺 教案背景 1.面向學生:初三年級 2.課時:1 3.學生課前準備 (1)、初讀課文,自主學習易錯字、注釋實詞,結合注釋了解課文大意; (2)、網上搜集關于孟子及其著作《孟子》的相關資料; (3)、網上搜集關于孟子的名言警句及?..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掌握文中實、虛詞的用法。 2、弄清各段之間的聯系。 能力目標 1、掌握本文的論證方法及其特點。 2、引導學生結合實際領會文章論點蘊涵的深刻哲理。 情感目標 領會人處于困境才會奮發有為,國無憂患往往遭到滅亡的道理。 教學重點 1、掌握文中實、?..
一、學習目標 1、能準確、流暢的朗讀課文,能背誦課文。 2、翻譯課文,記住詞句意思;能理清文章的論證思路及結構。 二.預習提綱 1.初讀課文,要求: (1)用藍筆劃出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通過課下注釋和查工具書將這些字及其讀音、詞義寫在該字附近處。 (2)默讀課文至少5遍。 2?..
孝南區祝站二中九年級(下)語文導學案 課題:18《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主備:羅有志審核:九年級備課組 姓名:&n...
課題:18《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主備:羅有志審核:羅有志 姓名:&n...
科目 課題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課型 預習展示 教師 班級 小組 學生 編號 一、學習目標 1、積累文言知識,理解和掌握文中重點文言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2、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張,了解孟子散文的特點。 3、背誦短文。 7、這篇議論文的中心論點位置在:(標題,也是結論) 8?..
一、積累與運用。(20分) 1、下列加點字注意有錯誤的一項是()(2分) A矜持(jīn)披掛上陣(guà)序幕(xù)籠罩(&nbs...
教學目標 1.理解詞語舉、空乏、拂、所以、曾益、恒過、作、征、喻、恒的含義。 2.學習說理論證的方法,品味對比、排比等手法的表達效果。 3.理解“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含義,從中得到教益,增強憂患意識。 重點 學習古人說理論證的方法,品味對比、排比等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 難點 ...
一、閱讀目標 1、掌握文中詞類活用、古今異義、通假字等古漢語知識,積累文言詞匯。 2、了解孟子散文善于運用多種論證方法說理增強論證力量的特色。 二、目標鏈接 1、古代漢語中的詞類活用主要有:名詞活用為動詞,名詞的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動詞的使動用法,動詞活用為名詞;形容詞動詞...
一、教學目標: 1、正確解釋文言文重點字詞的含義。 2、準確翻譯重點句子。 3、理解文章內容,把握文章主旨,欣賞寫作手法。 4、將文言文知識有效遷移,閱讀理解一定的課外文言文。 二、教學重點: 重點:1、正確解釋重點字詞的含義 2、準確翻譯重點句子 難點:1、理解文章主?..
18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孟子)兩章》選自《孟子公孫丑下》。戰國時期,諸侯各國之間的吞并戰爭日益激烈,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業,各國君主不約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體恤百姓。面對這種現實,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國理想。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一文先以六個出身低微,...
《孟子二章》教學案 一、學習目標 1、積累文言語感,增強淺易文言文的閱讀能力。 2、理解幾篇文章的中心論點和論證方法。 3、知文論人,深入體味孟子的思想核心。 二、學習過程 ㈠、預習展示 ①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一簞食()一豆羹(&nb...
教學目標: 1. 積累文言知識,理解文意。 2. 反復誦讀,培養學生文言文自學能力。學習古人說理論證的方法,品味對比、排比等修辭的表達效果。 3. 理解“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含義,并從中得到教益,增強憂患意識,以樂觀的態度對待生活。 教學重點、難點: 1. 理清論證思路,把握說理?..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文言詞匯,掌握詞類活用現象,理解文意。 2.熟讀成誦,積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標 1.合作探究學習,培養文言文自學能力。 2.理清論證思路,學習古人說理論證的方法。 德育目標 增強憂患意識,滋養樂觀態度,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 ...
復習目標:1、識記生字,理解掌握重點實詞、通假字。 2、把握文章的論證方法,品味語言特色。 3、理解“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含義,領會蘊含的道理。 知識梳理: 相關文學常識、重點實詞、通假字和排比句的句式特點及表達效果。 ...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崇東中學王建國 教學目標: 1、掌握文中一些常見文言實詞,能用現代漢語翻譯課文。 2、學習課文層層推進,步步深入的論的論證方法。 3、了解并認識“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深刻含義,并且從其中受到教育。 教學重點與難點及說明: 1、借助注釋...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教案 教學目標: 1) 理解詞語舉、空乏、拂、所以、曾益、恒過、作、征、喻、恒的含義。 2) 學習古人說理論證的方法,品味對比、排比等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 3) 理解“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含義,從中得到教益,增強憂患意識。 教學重點: 1) 理解詞語舉、空乏、...
學習目標: 1.積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詞匯的意義和用法。 2.反復誦讀課文,理解文意,并背誦課文。 3.結合實際領會文章論點蘊涵的深刻哲理。 導學過程: 一、讀課文:a.讀準字音;b.讀出停頓;c.讀出抑揚頓挫的氣勢和美感。 二、利用工具書,并結合注釋和上下文,翻譯...
教學目標: 1、通過指導學生誦讀,培養學生正確朗讀文言文的習慣,克服機械朗讀的毛病。 2、通過指導學生自讀,使學生 (1)能掌握一定的文言詞語,為今后學好文言文打下堅實的基礎。 (2)對照頁下注釋,自譯全文,了解大意。 (3)明白“擔當大任的人必須經過艱苦生活的磨練。”這一深刻?..
[學習目的] 1.學習短論結構嚴謹、層層推進的論證方法及條分縷析、環環相扣的論說語言特色。 2.了解并掌握課文中一些古今異義詞,學習課文中的排比、對比等修辭手法。 3.正確理解并認識“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含義并從中得到應有的教益--人才要在艱苦中造就。 ...
學段:初中學科:語文 版本:蘇教版九年級下冊&nb...
教學步驟: 導入: A、大家都熟悉臥薪嘗膽的故事吧。越王勾踐在患難中矢志不渝,終于打敗了吳國,重振越國;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踐破吳歸,戰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至今惟有鷓鴣飛”。沉溺于安樂中的越王重蹈覆轍,越王勾踐的經歷給我們什么樣的啟示了?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文章去尋找答案。 ...
興東中學八年級(上)語文學科師生共用講學稿 課題:26.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課型:講讀授課時間:×月×日 執筆人:王娜&n...
26.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一、理解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是《孟子》中的一篇經典文章,它的原題叫《舜發于畎畝之中》。說它是經典,在于: (一)文章第一段便列舉了6位名人:舜、傅說、膠鬲、管夷吾、孫叔敖、百里奚,他們或者是傳說中的圣君,或者是歷史上有名的賢相、?..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孟子 教案設計:王卓 教學目標: 1. 了解課文先舉同類事例,而后從個別到一般,歸納出作者觀點的逐層論證的寫法。 2. 學習“勞”、“餓”、“空乏”等詞的形容詞使動用法和表示結論的“故”的用法。 3. 體會文章論點在今天的積極意義。 ...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積累文言詞語、名言警句。 2、朗讀全文,進一步培養文言語感。 3、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中心。 4、正確理解并認識“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含義并從中得到應有的教育。 教學重點: 1、在熟讀成誦的基礎上理解文意。 2、積累文言詞語、名...
26、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1、了解關于孟子及《孟子》的文學常識。2、準確掌握文言實詞 過程和方法目標:通過誦讀,體會文章邏輯嚴密而富于辭采的特點。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理解文中所講的道理,培養艱苦奮斗、積極向上的人生觀。 重點難點: 重點:1、學習生字詞。2...
長泰五中 楊洋 教學目標 1、讀準字音,劃準節奏,揣摩文言文誦讀技巧。 2、辨析疑難字詞,疏通疑難句意 3、通過對作品的閱讀探究,激發學生對人生的思考 教學重點: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理解文意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關于人才造?..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教案  ...
文/萬福友 一、對《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