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步驟:
導入:
A、大家都熟悉臥薪嘗膽的故事吧。越王勾踐在患難中矢志不渝,終于打敗了吳國,重振越國;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踐破吳歸,戰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至今惟有鷓鴣飛”。沉溺于安樂中的越王重蹈覆轍,越王勾踐的經歷給我們什么樣的啟示了?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文章去尋找答案。
B、美國阿拉斯加的一個自然保護區內原是鹿和狼共存的,為保護鹿不被狼吃掉,人們趕走了狼。不料,在“和平安樂”環境中的鹿,優哉游哉,不再狂奔快跑了。體制明顯下降,不久便有許多鹿病死了。人們只得把狼請回來,不久鹿群又生機煥發充滿活力了。這個引人深思的故事到底告訴我們一個什么樣的道理呢?也許今天孟子的這篇文章會幫我們找到答案。
C、在孟子兩章第一章里,作者談了決定戰爭勝負的因素及其之間的關系,并在此基礎上得出治國之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那第二篇里作者會談些什么呢?讓我們帶著對一代亞圣孟子的敬仰和本文的諸多疑問走進今天的內容“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一探究竟!
板書課題: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第一環節:朗讀
文章的魅力需要我們用心去領悟,而一切領悟的開始是朗讀。
1、首先請大家自讀課文……
2、自讀的過程中,大家也許會覺得有些疑難的斷句,接下來請大家聽課文錄音,注意個別字的讀音和個別句子的斷句。
3、解決了讀的疑難問題,接下來我們同學也來展示一下我們的朗讀風采。(自愿或點名)。
4、最后讓我們大家一起在朗讀中感受一下這篇文章的魅力。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幾遍下來,相信大家對課文應該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這篇文章主要談了什么問題,你能試著說一說嗎?(如果有學生說出論點,就板書)
第二環節:疏通文意
讀只是讓我們對課文有了淺顯的認識,究竟這篇文章談了什么問題?作者是如何展開內容?我們還要進一步在了解意思的基礎上深入去探究。接下來請大家結合注釋,疏通文意。
中間略。
第三環節:課文簡析
讀,仿佛站在山腳看風景,眼前是朦朧巍峨的高山;了解了大意之后,我們仿佛已經爬到山腰,在體會艱辛的同時,也看到了更多迷人的風景;但是要想一覽眾山之容顏,我們還需一鼓作氣臨山頂窺全貌,接下來我們來了解一下作者的思路和寫作意圖。
生于憂患:造就人才(磨煉、奮斗)
死于安樂:治理國家(入、出)
拓展延伸:
歷史早已成為了過去,但經典的價值就在于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渡趹n患,死于安樂》孟子的這篇文章距離我們的生活已經有兩千多年了,但它沉淀下來的精華對我們的生活依然啟示深遠,你能說說它的現實意義嗎?
結束語:
現實社會競爭的殘酷性注定我們要學會居安思危,要有憂患意識。于安樂中通過努力獲得成功,是幸運,固然令人羨慕,但如果能將劣勢轉化為優勢,以憂患為起點走向成功,那將是一種閱歷,一份財富,更令人佩服!祝愿我們每一位同學經的起生活的種種考驗,在以后的道路上,乘風破浪!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