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 目標 知識與能力:了解、掌握作者的有關文學常識,掌握重點生字詞。進行送別詩的比較閱讀 過程和方法:加強朗讀指導,通過有感情的朗讀來感知課文。理解作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寫法。 情感和價值觀:體味詩的意境,感悟詩人情懷。 重點 難點 重點:朗讀詩篇、了解...
學習 目標 知識與能力:了解、掌握作者的有關文學常識,掌握重點生字詞。進行送別詩的比較閱讀 過程和方法:加強朗讀指導,通過有感情的朗讀來感知課文。理解作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寫法。 情感和價值觀:體味詩的意境,感悟詩人情懷。 重點 難點 重點:朗讀詩篇、了解...
據錄音修改版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上課時間11月8日上午) 師板書...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
學習目標: 1、朗讀詩歌,了解詩意。 2、品味語言,體味詩情。 教學重點:體會作者精心譴詞造句,分析詩歌語言的精妙傳神。 教學難點:領會作者在詩中表現出來的開闊的胸襟和與朋友惜別的真情。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方法:情景教學法、有情朗讀法、合作探究法、聯想拓展...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并熟練地背誦這五首詩歌。 2.品味語言,體味詩歌的情味,領悟詩歌的意境。 3.培養熱愛祖國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能力。 學習重難點: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韻味。 學習過程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給下列...
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教學目標 1、反復朗讀并理解詩歌。 2、培養欣賞品味詩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朗讀詩篇、了解詩意、體會詩情。 教學難點: 品味詩...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培養鑒賞古詩的能力。2.研讀品味,體悟詩的表現手法。3.反復閱讀,領會作者意志和情趣。4.了解五首詩的創作背景及不同的藝術風格 教學重難點1.整體把握和感悟詩的表現手法。2.語感的培養和詩歌表現手法的學習。 教學課時:4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飲酒》和...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賞析 一、名句賞析: 1.“北風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寫邊塞風狂雪早。“卷”“折”從正面、側面描寫狂風迅疾猛烈,遍地肅殺的景象。“即”寫出了作者驚奇之情 2.“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詩人張開了想像的翅膀。以梨花比雪,雄奇明麗,新...
授課人:梁正強 授課時間:2009年4月28日星期二上午第二節 授課班級:長嶺小學八年級二班 教學目的: 1.背誦并理解此詩含義; 2.初步學習古詩欣賞方法--品意境,悟感情; 3.體會本詩送別時的無限惆悵的感情。 教學方法: 1.朗讀法。古詩的...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說課稿 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并熟練背誦五首詩歌。 2.品味語言,體味詩歌的情味,領悟詩歌的意境。 3.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味和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 熟讀并背誦詩歌。 2. 品味語言,體味詩歌內涵。 課時安排: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
教學目標 1、反復朗讀并理解詩歌。 2、培養欣賞品味詩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朗讀詩篇、了解詩意、體會詩情。 教學難點 品味詩歌語言的精妙 教學設想 ...
風雪送別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的教學實錄 小蟬 [教學說明]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是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詩五首中的一篇,這首送別詩是以雪來作為鋪墊的,勾勒出邊塞的奇寒風光,把那份凄清、惆悵、留戀之情滲透在片片...
第六單元教學設計 --讀書動筆 ↘內容簡析及教學提示 五光十色、絢麗繽紛的大千世界里,色彩使宇宙萬物充滿情感,生機勃勃。色彩作為一種最普遍的審美形式,存在于我們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宗璞先生在他的《西湖漫筆》是說:“綠色,是生命的顏色。”綠色代表祥和、寧靜,嫩綠寄托著生機和希望。本單元?..
一 、教材分析 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選自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 本單元主要教學目標是:要求學生了 解詩歌的基本特點,培養學生閱讀和 欣賞詩歌的能力,能領略詩情畫意, 感受其意境美;反復吟誦,聯想品味, 既提高欣賞能力,也感受詩人抒發的 強烈情感,并?..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設計者:湖北省通城縣城關初中 教學目標: 1、德育目標 培養愛國情感、認識朋友間的友情。 2、知識目標 ①反復誦讀,體會詩歌的思想感情。 ②領會詩歌的韻律美和意境美。 ③品味語言,培養學...
:教學常規導入 按照教學慣例,今天是成語接龍。同學們說,今天還要不要?舉手表決一下。(要。時間關系,今天就只進行兩分鐘。不要,那么我們就全身心地來學習一下《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二:熱身 這首詩,大家應該讀得很熟了。讀了三遍的請舉手。對這樣很熟悉的課文,同學們有沒有信心,把它上好?既?..
[教學要點] 師生共同研讀《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朗讀詩歌,整體把握詩意;深悟詩意,體味詩情;鑒賞詩歌的寫法;感知詩歌的藝術風格,并進行比較鑒賞;延伸拓展、課堂討論。 [教學步驟] 一、檢查背誦 二、詩體簡介 (多媒體顯示) 歌行,是古體詩的一種,古樂...
鞍山初級中學 鄭淑芬 教學目標: 1、 認知目標: A、了解唐朝詩歌發展的基本歷程,做到教學上的點面結合。 B、朗讀背誦詩歌,理解作品表達的思想感情。 2、 情感目標: 體會古代詩歌描繪景物,抒發感情的特點和方法,并展開豐富的想象。 3、 能力目標: ...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教案 教學目的 1.通過反復誦讀,體會詩歌的思想感情。 2.對詩歌語言推敲品味,培養學生一定的閱讀能力。 教學重難點 1.領會詩歌的韻律美和意境美。 2.通過對詩歌意境的藝術再加工,培養學生的想...
張村田 導學平臺 課標要求 1.了解每首詩的作者及出處等文學常識。 2.理解并識記每首詩中的生字、詞語。 3.品味詩歌語言,進入詩的意境。 4.把握五首詩的內容含義及其思想感情。 5.了解五首詩的藝術特色,體會它們在語言上的特點。 ...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等教學設計教學設計示例第一課時一、導入新課我國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其中唐詩、宋詞、元曲聞名世界,是我國燦爛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李清照等人的名字永遠鐫刻在每個人的記憶中。這節課我們學習唐朝古體詩兩首:《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雁門太守...
教學設想 1.了解每位作者及作品的基本情況。 2.理解每首詩歌和散曲的內容,特別是其中的重點字詞。 3.理解作品中千古傳誦句子的哲理。 4.教學時數: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 簡介作者、作品 1.作者:岑參(715-770),南陽(今河南南陽)人。他是唐代“邊...
比讀 犃何夥 牐牨榷粒就是選擇內容、風格、意境相近或相對的作品進行比較閱讀,使閱讀能力得到遷移、朗讀能力得到訓練的一種教學思路。這種教學思路的重點是指導學生領悟課文的感情和韻味,培養學生把握文章感情基調的能力,使學生掌握能表現該種感情和韻味的朗讀方法。其主導教法是...
李莫悠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和邊塞詩。 2.掌握詩歌朗讀技巧,反復誦讀,體會詩歌的韻律美。 3.理解詩歌的內容。 4.品味詩歌的意境。 教...
馬新平 教學要點: 1、領會作者在詩中表現出來的開闊的胸襟和與朋友惜別的真情。 2、了解本詩作者精心遣詞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