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材分析
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選自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
本單元主要教學目標是:要求學生了
解詩歌的基本特點,培養學生閱讀和
欣賞詩歌的能力,能領略詩情畫意,
感受其意境美;反復吟誦,聯想品味,
既提高欣賞能力,也感受詩人抒發的
強烈情感,并提高自身的想象力和對
古文化的涵養。
本詩是盛唐時期邊塞詩人岑參所
作,是一首詠雪的送別詩,雪景中襯托
送別,送別中又詠雪景,表現了雪中
送友的真摯情誼,傳達出詩人獨特奇
妙的感受,在送別詩中很具有代表性。
二、學情分析
八年級的學生經過中學三個學期
的學習,已經能夠借助工具書,結合課文
注釋弄懂詩歌大意了,而且也比較熟
練的掌握了自我探究、小組討論的學
習方式。絕大部分學生對詩歌內容的
理解和對詩人情感的領會應該可以通
過反復朗讀、拓展探究的方式順利完
成。
三、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知識與能力目標: 在朗讀中體會
詩歌的情感美、音韻美等特點。能通
過抓取奇特的景物描寫及豐富的想象
進入詩歌的意境,體會詩情。能在品
析中去感悟詩歌獨特的語言美、意境
美。能通過對詩句的品讀,領悟作者
的思想感情。掌握初步的詩歌鑒賞方
法,提高閱讀文學作品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反復朗讀,
理解詩歌的內容,通過研讀品析,體
會詩人情感。鼓勵個體感悟、小組合
作,有自己的獨特體驗。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激發情感,
發揮想象,感受作品的審美情感,培
養學生的審美體驗和審美情趣。
教學重難點:反復誦讀,掌握朗
讀技巧,體會詩人情感。
四、說教法
本課主要使用誦讀法、情景設置
法和提問法。
誦讀法: “三分詩七分讀”,將朗
讀教學貫徹到課堂始終,采用散讀、
齊讀、范讀、聽讀、個讀等多種方式,
引導學生真正學會讀書,讀出詩味,
欣賞、領悟詩的優美語言和優美意
籍此落實教學目的。
情景設置法:利用多媒體創設情
景,讓學生融入到離別的意境之中。
提問法:以提問的方式把全詩講
析內容帶出來,促進學生積極思考,
希望以此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達
到發展學生形象思維的目的。
五、說學法
新課程標準注重對學法的指導,
強調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本課
體現的主要學法是:
l、朗讀法:教學中將朗讀訓練貫
徹到課堂始終,引導學生在朗讀、析
讀、講讀的過程中體驗詩人的情感。
2 合作探究:讓學生積極參與各
個環節的討論與學習,充分調動學生
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3、想象與聯想:通過想象與聯
想,深切體驗詩人的離愁別緒。
六、說教學內容及步驟
l、音樂欣賞情景導入
古人云:黯然傷魂者.唯別而已
矣!(南朝江淹《別賦》)(播放歌曲
《送別》)大家欣賞到的這首哀婉的樂
曲,是音樂家對離別的詮釋。自古以
來,離別一直是詩人們吟詠的主題,
我們學過哪些送別詩呢?今天,讓我們
一起走近唐代詩人岑參,走入他的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一起去感受
這位邊塞詩人的離愁別緒。
2、解析詩題感知內容
要求:學生解析詩歌題目,初步
感知詩歌內容,即本詩融合了“詠
雪”、“送別”兩個內容。
(二)讀中品情
要求:結合具體語句,體味詩人
的情感。
l、找出詩中既寫景又點情的字。
2、詩人還表達了對友人怎樣的情
感?哪些詩句表達了這種情感?
3、友人離去后,詩人會想些什么
呢?
((先小組交流,后全班交流))
4、既然是送別,為什么要詠雪?
二者有怎樣的聯系?
請同學們自選角度,用一句話將
詠雪(景)與送別(情)聯系起來。
比如:雪是寒冷的,朋友的情是
熾熱的。
6、全班競讀讀中悟情
l、個人讀、小組讀。(要求讀出
感情)(學生互評)
2、全班齊背(播放歌曲《送別》)
板書設計::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詠雪-- 風狂雪早、奇寒難耐、
雄奇壯闊
愁
送別--依依不舍、惆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