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遵星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下午好,我是3號說課選手,我今天說課的篇目是《琵琶行并序》,下面我將從教材、學情、教法學法、教學目標、教學過程及板書設計等幾個方面對本堂課的設計進行簡要說明。 一、教材學情 《琵琶行并序》選自語文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單元第三篇課文,屬于閱?..
一、教學內容分析 《琵琶行》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3第二單元的一篇課文。這個單元學習唐代詩歌,學習本單元,要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進入詩歌的意境,感受古代社會生活與古人的情感世界,領略古人的獨特審美情趣;要注意聯系不同時期不同創作背景和不同的創作風格解讀,注意在朗讀背誦中提高對詩...
東明實驗中學代秋娥 【教材分析】 《琵琶行》選自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四第三板塊“筆落驚風雨”的“詩從肺腑出”專題。本專題選取的都是流芳百世的名篇,都來自于生命的力量,都充分展示了中國古典文學的獨特魅力!杜眯小肥且黄楦谐渑娴拿牢,通過誦讀和學案導學的?..
課堂實錄 教學目標: 通過對琵琶女身世的了解感受詩人的感情,學習詩歌。 教學課時:1 教學過程: 導入: 很多年前,一個法國著名作家小仲馬筆下講述了一個妓女的不幸身世,也許你們會說妓女活該不幸,可是你們知道嗎,要是生活足夠的幸福的話,誰又愿意去做妓女呢?...
教師:上虞豐惠中學劉建松 班級:高一(8)班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是《琵琶行》的行文之綱,何為淪落人,何為天涯。如何相逢?為何說“同是”,為何說何必曾相識,這一切值得思考。 師:我們中國的詩歌以寫景抒情為主,敘事詩相對比較少見,物以稀為貴嘛,比如初中學過的一首關于一位女子代?..
課題名稱 《琵琶行》 課型 綜合解決課 課程標準 1.了解有關文學常識和背景,朗讀整體把握,積累部分字詞 2.整體感知,并通過誦讀體會詩中的情感變化。 3.音樂藝術所表達的人物情感以及人物關系的漸進過程 學習目標 1. 通過解析詩歌,理解作者在描寫音樂時...
一、知識教育目標 1.了解古典詩歌中序和詩的關系以及歌行體的特點。 2.體會古典詩歌形象化的表現手法。 3.鑒賞古典詩歌的意境美。 二、能力培養目標 ...
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誦讀詩歌并背誦詩歌第二段。 2.欣賞詩中運用描寫音樂的語言。 3.品味詩歌意境,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賞析詩中的音樂描寫。 2.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抓住主旨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課時安排:2課時 四、教學步驟:...
教學目標 1、理解敘述與抒情相結合的藝術手法; 2、領會天涯淪落的感傷和豐富內容; 3、描寫音樂的藝術 二、教學過程 1.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下邽(今陜西省渭南縣境)人。貞元十五年(798)進士,任翰林學士,左拾...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解題、了解作者、積累字詞及本詩名句,學會古詩誦讀 2.整體把握全詩,理清思路,掌握主要內容 【知識導學】 1.唐朝宣宗皇帝李忱為一位詩人寫...
教學目的 1、欣賞詩中運用比喻,形象描寫音樂的語言藝術, 2、了解運用環境渲染氣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現方法。 3.認識封建社會造成琵琶女悲涼身世和詩人失意謫居的黑暗現實。 要點:了解有關文學常識和背景,朗讀整體把握,積累部分字詞 過程: 第一課時 ...
教學目標: 1、了解琵琶女的的涼身世和詩人貶職失意的苦悶心情,琵琶女的飄零身世和詩人宦途潦倒,溝通了彼此的感情渠道,控訴了封建社會摧殘人才的黑暗現實。 2、賞析這首詩的音樂美、意境美。領會運用多種手法描繪音樂形象,運用環境描寫渲染氣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寫作特點。 3、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
教學目的 1、欣賞詩中運用比喻,形象描寫音樂的語言藝術, 2、了解運用環境渲染氣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現方法。 3.認識封建社會造成琵琶女悲涼身世和詩人失意謫居的黑暗現實。 要點:了解有關文學常識和背景,朗讀整體把握,積累部分字詞 過程: 第一課時 ...
行之有效可操作性強 --以《琵琶行》為例淺談詩詞鑒賞的方法 詩歌鑒賞是高考的重點,也是難點。如何在平時的教學中滲透高考詩詞鑒賞的知識、方法、技巧呢?本人結合自己在語文組集體備課的實際經驗,以白居易的《琵琶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用比喻描寫聲音變化的寫法,培養學生聯想和想象能力。 2.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寫聲音的高超技法。 3.感受“聲中之情” 教學重難點: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寫聲音的高超技法 教學方法:朗讀、探究 學生分析: 1、學?..
陜西省佛坪縣中學王寶杰輯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了解有關文學常識和背景,朗讀整體把握,積累部分字詞; 2、 欣賞詩中運用比喻,形象描寫音樂的語言藝術; 過程與方法: 3、 了解運用環境渲染氣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現方法; 4、 掌握作者用比喻的?..
[學習目標]:1背誦默寫 2學習情景關系類詩歌的答題規律 [學習過程]: 一給加點的字注音: 魚鳧秦塞猿猱捫參撫膺&nb...
學習目標 1.背誦并默寫這首詩; 2.了解本文音樂描寫的作用; 3.了解環境描寫的作用。 一、知識鏈接 1.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祖籍太原,后遷居下邽(今陜西)。貞元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元和年間任左拾遺及贊善大夫。后因上表請求嚴緝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兇手,...
學習目標: 1、品味語言,體會詩中人物的感情 學習重點:體味感情 學習過程:一、導入:《琵琶行》這一首長詩的結構有些特殊,它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故事里還套著一個故事。板書: 哪位同學給大家概括一下全詩內容? 明確:全詩講了一個詩人夜遇琵琶女的故事,故事里的琵琶...
學習目標: 1、鑒賞本詩中的音樂描寫。 2、分析音樂描寫的手法。 學習方法:比較閱讀,專題討論。 教學工具:音頻 教學步驟: 一、導入:聲音無形,摹聲最難。它是一種無形無色無味的東西,難以讓人用文字去描述?墒,優秀的作家卻能用他們的生花妙筆去描繪聲音,并能讓讀者如...
一教學目標 1鑒賞評價主旨句“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內涵 2鑒賞詩中如何將無形的音樂描繪得可以感知 3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抓住主旨句,分析主旨句 2鑒賞詩中的音樂描寫 三教學設想 ...
【教學目標】 1、理解本詩描繪音樂的語言技巧,學習通感、襯托等表現手法。 2、體會由琵琶女的遭遇引出的詩人對身世的感慨。 3、理清全文脈絡,分析本詩的結構特點。 【教學重難點】 1、品味詩句“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豐富內涵。 2、賞析作者描寫音樂的高?..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知人論世,體會白居易“天涯淪落”的貶謫之感 2.鑒賞詩歌描寫音樂的藝術技巧 教學方法: 1.指導學生熟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2.在誦讀中探究詩人的精神世界,品味白居易語言的獨特魅力 教學重點: 全詩中“琵琶女出場演奏”和“自述身世”兩個?..
教學目標 1、通過誦讀,品味詩歌 2、學習、欣賞作者以語言文字再現音樂形象的藝術手法。 3、通過對人物身世命運的分析,解讀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學習用文字表現音樂的藝術手法同是天涯淪落人主旨的理解 教學...
王毅軍 師:請同學們欣賞一段視頻。(播放有關白居易的視頻)中國是詩的國度,中國人有讀詩的傳統,今年5月份就在咱們西安,舉辦了一場與詩歌有關的盛大的文化活動,大家知不知道、有沒有印象?它是什么? 生:好像是詩歌節吧。 師:對,詩歌節,第二屆中國詩歌節,這屆詩歌節的主題是什么??..
琵琶行(并序)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白居易及“行”這種文學體裁 2、領會“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具體內涵;體會詩人貶謫郁悶之思 3、體會詩中音樂描寫的美好意境 4、背誦全詩 教學重點: 1、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寫聲音的高超技法 2、通過對人物身世命運的分析,...
《琵琶行》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反復誦讀,體會這首詩所表現的詩人情懷。 2、欣賞詩中運用比喻,形象描寫音樂的語言藝術,了解運用環境渲染氣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現方法。 教學重點:[來源:學.科.網]...
琵琶行(并序)教案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透過人物的行動、語言,理解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2.學習用比喻描寫聲音變化的寫法,培養學生聯想和想象能力。 3.體會詩人貶謫郁悶之思 教學重難點: 1.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寫聲音的高超?..
教學目的 1.指導學生順暢地誦讀全詩并當堂背誦第二節; 2.感受“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悲劇美; 3.感知詩中音樂描寫的美好意境,體會敘事詩的抒情藝術。 教學設想 1.重點與難點: 感受悲劇美,鑒賞音樂描寫是重點; 通過描寫音樂藝術溝通人物情感、塑造人物形象是理解詩意?..
連云港市田家炳中學高一語文導學案 高一年級班級:姓名: 課題 《琵琶行》第一課時 課型 新授課 主備人 宋青 備課時間 2009-5-12 上課時間 2009-5-15 學習目...
《琵琶行》教學實錄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透過人物的行動、語言,理解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2.學習用比喻描寫聲音變化的寫法,培養學生聯想和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 1.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寫聲音的高超技法。 2.通過對人物身世命運的分析,...
6.琵琶行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育目標 1.進一步了解白居易及其作品。了解古典詩歌中序和詩的關系以及歌行體的特點。 2.熟記名句,豐富積累。 體會古典詩歌形象化的表現手法。 二、能力培養目標 1.訓練朗讀能力。 2.體會詩人感情,...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習詩歌對琵琶聲的描摹技巧,欣賞描寫音樂的語言藝術,感受詩歌的語言魅力。 過程與方法--走進詩人的情感世界,品味詩歌意境,理解詩歌的思想內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慧眼擷取詩歌精華,匠心傳承燦爛文化。 二、教學重點 學習詩歌對琵琶聲的描摹技巧,欣賞描...
《琵琶行》簡案 會澤一中語文組畢永斌 一、教學目標:1、了解琵琶女的的涼身世和詩人貶職失意的苦悶心情,控訴了封建社會摧殘人才的黑暗現實。 2、仔細品味詩的主旨句“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具體內涵。 3、感知詩中音樂描寫的美好意境。領會運用多種手法描繪音?..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育目標 1.進一步了解白居易及其作品。了解古典詩歌中序和詩的關系以及歌行體的特點。 2.熟記名句,豐富積累。 體會古典詩歌形象化的表現手法。 二、能力培養目標 1.訓練朗讀能力。 2.體會詩人感情,鑒賞詩歌意境,品味音樂描寫藝術。 三、德育滲透目標 ...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進一步了解白居易及其作品。了解歌行體的特點。熟記名句,積累詞語。 2、欣賞詩中運用比喻,形象描寫音樂的語言藝術,了解運用環境渲染氣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現方法。 二、能力目標. &nb...
【教學目標】 1.欣賞作者用語言文字來表現音樂形象的藝術技巧。 2.體會“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內涵。 3.初步學習這種以文字表現音樂的寫作手法。 【教學重點】 感受作者通過文字表現音樂形象的技巧手法。 【教學重...
一、故事導入 《高山流水》:春秋時期楚國有一個叫伯牙的人擅長彈琴、作曲,他在漢陽江口彈琴時碰到子期在岸邊細細傾聽,并贊嘆不絕。伯牙十分驚嘆,這樣一位樵夫打扮的人,怎么會欣賞我的琴聲呢?他請子期上船,并問他:你喜歡聽我彈琴,我現在彈一曲,請你說出曲子內容。說罷,伯牙彈了...
【教學目標】 1、理清文章思路,掌握主要內容,掌握序言內容 2、賞析詩歌,品味詩句中豐富的內涵 【教學重難點】 1、重點:引導學生體會音樂描寫的妙處,分析詩歌雙線交織的結構特點,歸納詩歌的主旨; 2難點:培養學生分析鑒賞詩歌的能力 ...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品味詩歌意境,分析作者在詩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2.領悟作者的藝術特色,學習描寫音樂的方法。 3.理清全文脈絡,分析本詩的結構特點。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透過人物的行動、語言,理解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
教學目的1、欣賞詩中運用比喻,形象描寫音樂的語言藝術, 2、了解運用環境渲染氣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現方法。3.認識封建社會造成琵琶女悲涼身世和詩人失意謫居的黑暗現實。 教學重點 1、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寫聲音的高超技法。 2、引導學生從對人物身世命運的分析?..
【教學目標】 1.欣賞對音樂的描寫,品味詩歌的主旨句:“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具體內涵。 2.培養學生運用想像分析鑒賞詩歌的能力。 3.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點,培養學生感悟美、欣賞美、發現美的能力。 【教學重點】 1.鑒賞音樂描寫。 2.引導學生結合琵琶女和白居易的經歷遭遇,透過琵琶曲旋?..
【教學目標】 理清文章思路,掌握主要內容,掌握序言內容 賞析詩歌,品味詩句中豐富的內涵 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點,培養學生感悟美、欣賞美、發現美的能力 引導學生感受詩人豐富的情感,領悟詩歌意境,提高詩歌鑒賞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體會音樂描寫的妙處,分析詩歌雙線交織的結...
【教學目標】 1.欣賞作者用語言文字來表現音樂形象的藝術技巧。 2.體會“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內涵。 3.初步學習這種以文字表現音樂的寫作手法。 【教學重點】 感受作者通過文字表現音樂形象的技巧手法。 【教學重點】&...
安徽省懷遠縣常墳中學 程超 【教學目標】 1. 欣賞作者用語言文字來表現音樂形象的藝術技巧。 2. 體會“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內涵。 3. 初步學習這種以文字表現音樂的寫作手法。 【教學重點】 感受作者通過文字表現音樂形象的技巧手法。 ...
張金波唐山市開灤第二中學063100 教學目的 1.感受“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悲劇美; 2.感知詩中音樂描寫的美好意境,體會敘事詩的抒情藝術。 3.深入理解白居易的詩歌創作主張。 教學設想 1.重點與難點: 感受悲劇美,鑒賞音樂描寫是重點; ...
教學目標: 前一次課對詩歌進行了整體感知和把握;本次課賞析詩歌第二段對琵琶演奏的描繪,領悟詩句以聲喻聲,以形寫聲的特點,領會本段名句在其它語境中的運用,并在此基礎上研討文學作品中抽象事物具體化及作品間借鑒、引申、創新的問題。 教學重難點:領悟抽象事物形象化的寫法特點;語言的積累、感悟、引...
《琵琶行(并序)》教案 教學目的 1. 指導學生順暢地誦讀全詩并背誦第二節; 2. 感受“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悲劇美; 3. 感知詩中音樂描寫的美好意境,體會敘事詩的抒情藝術。 教學設想 1. 重點與難點: 感受悲劇美,鑒賞音樂描寫是重點; 通過描寫音樂藝術溝通人...
琵琶行(并序)教案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透過人物的行動、語言,理解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2.學習用比喻描寫聲音變化的寫法,培養學生聯想和想象能力。 3.體會詩人貶謫郁悶之思 教學重難點: 1.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寫聲音的高超技法。 2.通過對人物...
《琵琶行》教學設計 績溪中學馮衛仁 教學目標: 1. 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