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花糕》教案 教學目的: 1、學習本文通過回憶主要事件來表現人物性格特點的方法。 2、體現作者所表現的親情和鄉情。 3、分析作者通過本文反映了他精神家園怎樣的向往和追求。 教學重點: 分別為上述1、2點。 教學難點:為上述第3點。 課型:教讀課。 方法:講授法、點撥法。 ...
碗花糕 教材分析: 本文回憶的是一個平平常常的人,講述的是一件件平平常的事,抒發的是一個平常人的一種最質樸的情感。就是這人、這事、這情感,卻非常值得我們去體驗,去感受,去回味。它洋溢出來的是無盡親情、友情和鄉情。讀此文,我們仿佛?..
《碗花糕》創新課堂實錄 2008年3月4日 教學設想:《碗花糕》是粵教版選修4中國現代散文選讀第一單元的最后一課,作者是亦官亦文的作家王充閭。如果從敘事性來看,這篇文章是整冊書中最具抒情色彩的一篇文章,所以在開學初期讓學生瀏覽教材的時候許多學生都已經看過,鑒于這種情況,我在上這篇文章的時候采取?..
課前探究: 1、資料匯集:要求學生在課余時間閱讀老舍《我的母親》、歸有光《項脊軒志》、李密《陳情表》、韓愈《祭十二郎文》等高一學過的表達親情的文章,比較這些文章立意寫作的異同,為解讀本文做好鋪墊。了解王充閭的生平及著作,為體會他自然、樸素的感性化語言風格做好鋪墊。 2、詞語?..
教學目的: 1、學習本文通過回憶主要事件來表現人物性格特點的方法。 2、體現作者所表現的親情和鄉情。 3、分析作者通過本文反映了他精神家園怎樣的向往和追求。 教學重點: 分別為上述1、2點。 教學難點:為上述第3點。 課型:教讀課。 ...
深圳翠園中學嚴一些 課標分析 《課程標準》選修課關于散文選讀總體要求指導學生在初中語文及高中語文必修課的基礎上,進一步學會鑒賞散文。具體分為3點:⑴學習鑒賞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不同散文的藝術特性,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和層面發現作品的審美價值,并給予恰當的評價,從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