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前探究:
1、資料匯集:要求學生在課余時間閱讀老舍《我的母親》、歸有光《項脊軒志》、李密《陳情表》、韓愈《祭十二郎文》等高一學過的表達親情的文章,比較這些文章立意寫作的異同,為解讀本文做好鋪墊。了解王充閭的生平及著作,為體會他自然、樸素的感性化語言風格做好鋪墊。
2、詞語匯集:
晨曦(xī)剁好餃餡(xiàn)花翎(líng)搟(gǎn)面皮 發酵(jiào)雞雛(chú) 趔趔趄趄(lièqie) 犄(jī)角 入殮(liǎn)歿(mò) 窆(biǎn)曷(hé) 趔趔趄趄:身體歪斜,腳步不穩。 發蒙:犯糊涂;弄不清楚。入殮:把死者放進棺材里。雍雍樂樂:和諧快樂。傷天害理:指做事殘忍,滅絕人性。彼蒼者天,曷其有極:那茫茫無際的蒼天啊,我的悲哀何時才有盡頭!
課文解讀
一、走近作者:王充閭,現代作家,筆名汪聰,男,漢族。1935年生于盤山。現任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團委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遼寧作協主席。曾獲魯迅文學獎、冰心散文獎、遼寧文學獎等多種獎項。出版有散文隨筆集《柳蔭絮語》、《人才詩話》、《清風白水》、《當代散文大系王充閭散文隨筆選集》、《滄浪之水》、《春寬夢窄》、《中國當代散文精品文庫.王充閭散文》、《面對歷史的蒼茫》、《滄桑無語》、《何處是歸程》、《淡寫流年》和詩詞集《鴻爪春泥》、學術著作《詩性智慧》等。
二、《碗仔糕》中描述了一位勤勞善良、可親可愛的憨憨的嫂子,讀之親切動心,叫人潸然淚下……
文章以_______線索。這位會做碗花糕的嫂嫂,簡直就是一位快樂天使。嫂嫂長“我”20歲,哥哥長年在外工作,嫂嫂便把“我”抱到她屋里去睡。這種形同母子酷似姐弟的叔嫂關系,真是天上少有人間罕見的中國特色。三十晚上嫂嫂讓“我”到西院去借枕頭,搬葷油罐子。年輕的嫂嫂捉弄四五歲的小叔子惹得兩院里的人嘰嘰嘎嘎笑個不停。“我”和小伙伴在小廟里放二踢腳,嫂嫂怕我挨打,私下里護衛“我”,教“我”如何叩頭認錯。大黃牛牛角掛在“我”的肚兜上把“我”挑起四五尺高,拋在地上,“我”肚子劃出二道雪刃子。嫂嫂和母親嗚嗚哭起來。嫂嫂親自護理“我”,給“我”蒸碗花糕,叫“我”睡她身邊,夜間給“我”叫魂。嫂嫂的愛不是生母勝生母,不是胞姐勝胞姐。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長年在外的哥哥因染瘧疾誤服庸醫的虎狼之藥而夭亡,二十幾歲的嫂嫂的厄運來了。快樂天使因“病心而顰其里”,父母出于愛心忍痛勸嫂嫂再婚,嫂嫂處于孝心不忍再嫁,多么美好自然的人間真情。最后嫂嫂終歸是“胳膊擰不過大腿”勉強同意改嫁了,嫂嫂在改嫁那天給“我”做了最后一次“碗花糕”,盛在淺花瓷碗里,“我”知道,這是最后一次吃這種蒸糕了,淚水刷刷地流下,無論如何也不能下咽。改嫁后,嫂嫂對我的愛依然不減。
“但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嫂嫂蒸的‘碗仔糕’。”星移斗轉,今天作者把這碗《碗仔糕》呈在我們面前,依然是“又香又甜,外喧里嫩”,依然是用“淺花瓷碗盛著”,洋溢出來的是無盡鄉情、親情和友情。讀著讀著,我仿佛看到作者深情的雙眼中充盈著幸福的淚水,透過晨曦中的水泥森林,遙望著久別的故鄉,品味著久違的“碗仔糕”的芳香……
二、閱讀課文,嘗試給課文三個部分加上小標題。
(1)--兒時的快樂(2)--嫂叔情誼(3)--哥嫂慘去
三、從各段看,作者主要回憶了嫂嫂的哪些事件?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出來,并說說這些事件表現了嫂嫂怎樣的性格特點。
第一部分主要寫了5件事情:
1、把包有銅錢的餃子偷偷盛入我碗中――體現了她的善良、大方有愛心。2、把我抱到她屋里睡覺。3、給我縫制衣裳。4、喂我母乳。
這三件事情體現了她的善良勤勞,對我不是母親卻勝似母親的疼愛之情。
5、給全家蒸碗花糕――體現了她的靈巧能干。
小結:這一部分流露出一種自然的溫馨的和諧的氛圍,一家人父慈子孝,其樂融融,盡享天倫知樂。
第二部分主要寫了3件事:
1、嫂嫂對我善意的作弄:除夕讓我借枕頭、搬葷油罐。――體現了嫂嫂的活潑,是一位快樂天使,也反映了鄰里關系的和諧。2、護衛闖禍的我――體現了她的善良、乖巧以及對我的疼愛。3、夜半給我叫魂――善良富有愛心
小結:這部分重點寫嫂嫂的笑,她如一位快樂天使,給家人帶來快樂,突出了她的人性美,自然美。
第三部分主要寫了2件事:
1、嫂嫂不忍心改嫁,最后被迫改嫁――表現了她的孝心、愛心和責任感。
2、改嫁后的嫂嫂依然關心我的父母和我――善良,有愛心。
小結:這一部分寫大嫂在厄運的面前所表現出的人性美,體現了人間的真情,情感凄涼、感人,催人淚下。
小結:《碗花糕》中描述了一位勤勞善良、可親可敬的憨憨的嫂子,集中體現了故鄉的真善、親人的真善、心靈的真善和情感的真善,融合成一種自然純樸的美。在當今物質世界得到了空前發展的時代,這種真善美應是我們的精神家園和歸宿。(主旨)
讀《碗花糕》時,覺得像是在采訪作者的童年一樣,他把與嫂嫂的那段誠摯的感情像對朋友般娓娓道來,沒有一絲遮掩,沒有一點保留。在這篇文章里,作者完全是開放式的,面對讀者他敞開了心扉,他把對嫂嫂的愛,對嫂嫂的敬全盤托出,毫不掩飾地表達“我”的真情,他不怕人們走進他的生活,走進他的童年世界。
四、深入研究:
1、默讀全文,把文中最能引你會心一笑或讓你流淚的語句找出來,談談你的感受,并分析其中的原因。(把你喜歡的一個語句讀出來,談談看法。)
2、這篇敘事散文突出刻畫了嫂嫂的形象,但文章的題目是“碗花糕”,找出文中描寫“碗花糕”的地方,分析以它為題的作用。
碗花糕是全文的線索。碗花糕表現了嫂嫂的靈巧能干和善良,盛滿了人間的真情,可以看出嫂嫂的至美至善。
3、從文章洋溢著無盡的鄉情(特別是第一部分,找出來分析)以及嫂嫂的形象刻畫,我們看出作者在精神領域怎樣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寫的天倫之樂,人情之純,實際上就是自然美、人性美,就是他追尋的精神家園的和諧美、靜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