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組劉艷霞 【設計理念】 課標對高中階段就選修教材詩歌方面的學習要求如下:培養鑒賞詩歌作品的濃厚興趣,豐富自己的情感世界,養成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提高文學修養。閱讀古今中外優秀的詩歌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內涵,探索作品的豐富意蘊,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用歷史眼光和?..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①通過知人論世的方法,理解詩人的情感。 ②指導學生掌握詩歌借景抒情、反襯等表達情感的手法。 ③教給學生高考“煉字”題的答題方法。 過程與方法:①誦讀詩歌,品味語言,把握詩歌的情感。 ②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①感受詩歌意蘊美。...
導語設計: 同學們有看過《三國》,大家都知道,在《三國》里有個人盡皆知的神人,大家說是誰呢?(諸葛亮),對,這個諸葛亮可謂家喻戶曉,那么同學們知不知道一些關于諸葛亮的俗語、成語或者歇后語? 比如: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曹操諸葛亮,脾氣不一樣;既生瑜何生亮;諸葛亮大擺空城計--化險為夷;諸葛?..
年級:高二 編寫:謝一彰 審定:高二語文備課組 編制時間:2017-10-22 班次: 小組: 姓名: 使用時間: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誦讀、聽讀,能用恰當的語調和語氣讀出詩詞的情感,并準確無誤地背誦詩歌。 過程與方法:通過自主學習、查閱資料、小組討論交流,用“以意逆志、知...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1、了解詩歌創作的時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掌握古詩的?..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了解詩歌創作的時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掌握古詩...
一、助學資料: 作者簡介:鮑照(?~466),南朝宋文學家。字明遠。本籍東海(治所在今山東郯城);一說上黨(今屬山西)可能是指東海鮑氏的祖籍。他的青少年時代,大約是在京口(今江蘇鎮江)一帶度過的。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鮑照20多歲時,為了?..
王斌 教學重點: 1、了解詩歌創作的時代背景。 2、初步掌握古詩的誦讀。 3、學習這首詩借古抒懷的手法。 4、體悟?..
三維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了解詩歌創作的時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掌握古詩的誦讀。 2、把握重點詞語,分析景物意象,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層意蘊。 過程與方法 1、反復吟誦,細細品味詩歌蘊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詩歌的聲韻美。 2、講授法。對于詩歌,點撥最能體現意境的語...
目標定位: 1、用“知人論世”“以意逆志”的方法來鑒賞詩歌的主旨。2、把握詩歌的寫作特色。3、熟讀成誦。 一、 親愛的同學,這一次,你將如何引導同學們進入本課?快快將你的獨具特色而又文采斐然的導語寫下來吧! 二、“知人論世”是鑒賞詩歌的一種重要的方法。我們在欣賞古...
《山居秋暝》 1、 首聯與詩題有什么聯系? 明確:首聯緊扣詩題,點出了時間、地點、季節。 2、“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寫出了什么樣的意境? 明確:山雨初霽,萬物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氣清新,景色美妙。給全詩創造了一個寂靜,清新,幽雅的環境。 &n...
學習 目標 1、了解詩歌常見的表現手法。 2、多誦讀,多推敲,理解詩中的言外之意。。 3、把握重點詞語,分析景物意象,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層意蘊。 4、感受詩人憂國憂民的、強烈的愛國主義感情。 使用說明 學法指導 1、 了解詩歌創作的時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
教學目標: 1、掌握詩歌誦讀的基本方法。 2、了解詩歌常見的表現手法。 3、多誦讀,多推敲,理解詩中的言外之意。 4、了解常見的藝術手法并運用其解讀古代詩歌、體味意境。 5、把握重點詞語,分析景物意象,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
三維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了解詩歌創作的時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掌握古詩的誦讀。 2、把握重點詞語,分析景物意象,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層意蘊。 過程與方法 1、反復吟誦,細細品味詩歌蘊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詩歌的聲韻美。 2、充分調動...
教學目標: 1、了解杜甫生平;學會從意象入手,分析意境進而體會詩情的詩歌鑒賞方法。提高鑒賞能力。 2、體會杜甫詩歌中包含的憂國憂民的博大情懷和杜甫詩沉郁頓挫、雄渾有力的現實主義風格。 教學重點:體會詩人借物抒發的不同情感,學會意象-意境-詩情的鑒賞方法。 ...
教學重點: 1、了解詩歌創作的時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掌握古詩的誦讀。 2、把握詩歌的景與情,感受品味詩歌的意境。 教學方法: 1、反復吟誦,細細品味詩歌蘊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詩歌的聲韻美。 2、充...
學習目標 1.圍繞《蜀相》《書憤》分析中國知識分子的歷史使命、社會角色等一系列文化現象,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了解古詩“借古人酒杯澆胸中塊壘”構思和反襯的手法。 2.學習詩歌鑒賞的基本方法,培養學生的詩歌鑒賞答題能力。 3.感受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操和對理想境界追求的精神。...
高二語文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學案(3) 組題:康建英時間:3月5日 《擬行路難》(其四)與《蜀相》 學習目標 1、分析《擬行路難》的思想內容,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過程。 2、分析《擬行路難》中“比興”的用法和作用,理解詩中渲染愁緒的用意。&nb...
《蜀相》導學案 [明確目標] 1、知識和能力: 2、過程和方法: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提示:請在明確本文學習目標的基礎上再進行“先學先練”活動。) &nbs...
整體感知 詩歌涉及到的主要人物形象有幾個?抒情主人公是誰? 湘君和湘夫人,這首詩題目雖然是《湘夫人》,但詩中的抒情主人公卻是湘君。 詩歌講述的是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湘君和湘夫人的神戀故事,是由一次約會在時間上的誤差而引出的悲劇。 3、這個?..
蜀相 【教學目標】 1、品味詩歌語言,感受詩歌意蘊美。 2、理解杜甫對“蜀相”諸葛亮的仰慕和惋惜之情,了解杜甫憂國憂民的現實主義精神。 3、掌握詩歌借景抒情等表達情感的表現手法。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方法】 朗讀法、問答?..
師:讓我們再次走近杜甫。 (板書:走近杜甫) 請大家推薦一位熱愛杜甫的同學讀黑板上的一段文字,其余同學齊讀空格處。 (生紛紛推薦,并相互提示空格處應填入的內容) 生:杜甫,我國古代最偉大的(頓) 齊:現實主義詩人。 生:他有著積極的入世思想,致君堯舜上...
《蜀相》課堂實錄 (上課鈴響,師生互致問候) 師:讓我們再次走近杜甫。 (板書:走近杜甫) 請大家推薦一位熱愛杜甫的同學讀黑板上的一段文字,其余同學齊讀空格處。 (生紛紛推薦,并相互提示空格處應填入的內容) 生:杜甫,我國古代...
課題 杜甫詩《蜀相》與《登高》比較閱讀 課堂類型 欣賞課 教 學 目 標 知識與技能 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登高》,了解詠懷詩情景交融的特點,學習《蜀相》,了解詠史詩借古傷今的特點。 通過參照對比,學會鑒賞作品,進而體會杜甫沉郁頓挫的詩歌風格把握重點詞語,分析景物意象,?..
擬行路難(其四)鮑照 教學要點 1、理解詩歌的思想內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學習以意逆志,知人論世的詩歌鑒賞方法,提高詩歌鑒賞的能力。 3、學會比較閱讀,積累一定量的詩歌,能分析文中“比興”的用法和作用。 教學重點難點 1、 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過程,把?..
背誦《蜀相》 運用【板】以意逆志、知人論世的方法對《書憤》和《蜀相》兩首作品進行比較 書憤 一、知人論世 (知人)[投]作者介紹: 陸游,字務觀,號放翁。南宋著名愛國詩人。 少年時陸游就立下了“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的志向。他一貫堅持抗?..
【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杜甫生平;學會從意象入手,分析意境進而體會詩情的詩歌鑒賞方法。提高鑒賞能力。 過程與方法:通過音讀-義讀-情讀-誦讀的方法理解詩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杜甫詩歌中包含的憂國憂民的博大情懷和杜甫詩沉郁頓挫、雄渾有力的現實主義風格。 【教學重點】...
張金波 (唐山市開灤第二中學063100) 一、激趣導入:人物競猜(教師讀,學生猜) 他是歷史名人。 他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 他是瑯邪郡陽都縣(今山東沂南縣)人。 他被封為武鄉侯,勵精圖治,賞罰嚴明,推行屯田政策,并改善與當地少數民族的關系,促進了當地經?..
一、導入新課 李白和杜甫這兩位大家以浪漫主義詩風與現實主義詩風構成了雙峰對峙的詩壇奇觀。我們一起來欣賞杜甫的兩首七律。 二、鑒賞杜甫《登高》 1.導人 安史之亂,是唐由盛轉衰的界標,也是唐文學的轉折點。殘酷的戰爭、苦難的環境磨練了一批文人,杜甫就是當時為國家、人民的哀樂而歌唱的詩人代表,?..
《登高/蜀相》教學設計 -------------------------------------------------------------------------------- 作者:不詳來源于:51課件發布時間:2006-5-2523:11:15 執教者郭惠宇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nb...
教學目標 掌握詩歌誦讀的基本方法。 了解詩歌常見的表現手法。 多誦讀,多推敲,理解詩中的言外之意。 了解常見的藝術手法并運用其解讀古代詩歌、體味意境。 把握重點詞語,分析景物意象,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層意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