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賞析--《雨霖鈴》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理解詞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并分析詞的意境美; 2.過程與方法目標:掌握詩歌的誦讀技巧,積累詩歌鑒賞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感受詞的魅力,體會詞人別離時凄涼、哀傷的感情。 【學情分析】 本課是《柳永詞兩首》中的第二首...
一、情感導入 1、人生無常,聚散不定,自古以來,離別總伴隨不盡的傷感,請同學回憶有關“離別”的名句,并情感朗讀。 (幻燈提示) (1)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李煜《烏夜啼》) (2)相見時難別亦難(李商隱《無題》) (3)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 (4)黯然?..
【組織教學】(1分鐘) 師生互致問好,檢查學生出勤情況。 【復習提問】(3分鐘) 回憶學過的詞,并說說詞的特點 【導入新課】(3分鐘) 1、聽樂曲說出曲名《送別》 2、導入別離之情詩詞中歷寫不衰的主題,如我們學過的李白的?..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通過反復朗讀,體味《雨霖鈴》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 (2)深刻體會《雨霖鈴》情景交融和虛實結合的藝術手法 (3)鑒賞意象,掌握婉約派的特點; (二)過程與方法:通過理解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學生理解和鑒賞詞的能...
(1)導入:不知道各位有沒有聽過這么一句話:“凡有井水飲處,必能歌柳詞!边@個柳詞啊,指的就是北宋著名詞人柳永的詞。柳永:原名三變,字耆卿。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通曉樂律,是北宋第一個專力寫詞的作家,以描寫城市風貌見長的婉約派代表詞人。柳永對北宋詞的發展有重要的貢獻...
《雨霖鈴》教學實錄 教師:上虞豐惠中學劉建松 班級:高一(7)班(找出傷離別,梳理傷離別,品味傷離別) 課前播放阿寶的西北民歌《走西口》,意在民歌和詩詞的對比。 師:《走西口》的基調哀怨但又蕩氣回腸,老師很好奇?..
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五個方面來說課。 一教材:《雨霖鈴》是選編在人教版高中語文必須四第二單元。本課是本單元第一篇,在整個宋詞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队炅剽彙...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了解宋詞相關知識,及柳永詞作的特點和創作風格。 2積累字詞及名句,流暢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過程方法 1通過感受形象,領會情景交融虛實結合的寫法和所表現出來的意境美,體會作者低沉傷感之情。 2品味語言,學習藝術特色,掌握鑒賞詩詞的基本技巧。 情感...
課前預習學案 【學習目標】 1、了解詞的相關知識; 2、了解作者柳永。 3、反復誦讀,流暢背誦,品味詩詞富有表現力的語言,體會詞中優美的意境。 4、學習柳詞中善于點染、鋪敘、融情于景、虛實相生的藝術特點。 【重點】 1、品悟詞的意境,體味其中情感。 2、學習解讀詞...
教學目標: 1、掌握寫景抒情、情景交融和虛實結合的寫法; 2、鑒賞意象,掌握婉約派的特點。 3、理清思路,熟讀成誦。 教學重難點: 1、通過鑒賞,體會詞中融情入景,虛實相濟的藝術特點。 2、品味詩詞意象,體會作者感情。 教學方法:誦讀、鑒賞、...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體會詞中的凄清意境、哀傷離愁和融情于景、虛實相生的藝術特色,提高學生理解和鑒賞詩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誦讀,抓意象,品語言,析手法,入意境,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離愁,體味人與人之間美好的情感。 教學重點:體會融情?..
一、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 感知作品內容,體會詞中凄清的意境和哀傷的離愁。 2.過程和方法 通過朗讀、意象來掌握寫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寫法; 通過隱喻教學法學習品賞詩歌的情感和意境。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詞人傷離別的愁緒,培養學生健康、敏銳的審美情趣。 ...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以讀帶析,在朗讀中體味《雨霖鈴》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 (2)深刻體會《雨霖鈴》的融情入景,虛實相濟的藝術特色。 2、能力目標: 通過理解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學生理解和鑒賞詞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
一.導入:關于離別的詩句 1.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2.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3.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4.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黃鶴樓送盂浩然之廣陵》) ...
渦陽一中沈鳳麗課型:教讀課教學目標:1、以讀帶析,在朗讀中體味《雨霖鈴》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 2、賞析融情于景,虛實相濟的藝術特色...
教學目標 1.了解柳永其人及其詞作風格; 2.引導學生初步掌握品賞詞的基本步驟和方法; 3.深刻體會《雨霖鈴》的情景交融的藝術特色。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初步掌握品賞詞的基本步驟和方法; 教學難點 深刻體會《雨霖鈴》的情景交融的藝術特色。 教學方法...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柳永其人及其詞作風格; 2.以讀帶析,在朗讀中體味《雨霖鈴》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 3.深刻體會《雨霖鈴》的情景交融的藝術特色。 能力目標 1.在誦讀品味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2.&...
教學目標: 1、鞏固詩歌鑒賞的方法。 2、培養感知意境的審美能力。 3、通過情景合一的意境引起共鳴,熏陶情趣。 教學重難點: 1、通過訓練鞏固詩歌鑒賞的能力,掌握詩歌鑒賞的簡單方法。 2、通過朗讀品味情感,分析作者用通過景物塑造意境表現情感的借景抒情、虛實結合藝術手法。 ...
一、教材分析 【教材所處的地位及作用】《雨霖鈴》是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IV第二單元7首宋詞中的第二首,是柳永的代表作,更是宋詞婉約派的名篇。本詞無論在文學史中還是在教材中都占有重要地位。該詞上片寫一個秋天的傍晚,詞人和他心愛的人在都門外長亭分別時依依不舍的情景;下片是詞人想象別后羈旅生...
一.導入: 人生無常,聚散不定,我們的生活總是充滿了別離的苦痛。可這苦痛倒觸發了詩人的詩情,他們用詩詞歌賦來傾訴詠嘆他們的離愁別緒。我們透過這些詩行,可以想見朋友分別時的悲楚,夫妻天各一涯的哀怨,母親呆望游子歸家的淚眼愁眉,我們可以體悟到“黯然消魂者,唯別而已矣”的至理。 今天,讓...
教學目的 通過學習宋詞婉約派代表詞人柳永的作品《雨霖鈴》,使學生對宋詞有進一步的了解。在誦讀、賞析的同時,把握詩作的景與情,運用聯想和想象,探究它的意境,并體會婉約的風格特色。 課前準備 一、每課一詩(詞)--《蝶戀花》(宋晏殊); 二、焦點訪談點評?..
陜西省佛坪縣中學王寶杰輯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 理解詩人在作品中抒發的感情,體會柳詞纏綿婉約的風格。 2、鑒賞詞融情于景、虛實相濟手法。 過程與方法: 3、指導學生通過誦讀,理解這首詞長于鋪敘的特點以及融情入景、借景...
教學目標:1.反復誦讀,流暢背誦,感知次詞的聲韻之美 2.學習借景抒情、虛實結合的手法 課時安排:1課時 一、導入:關于離別的詩句 1.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2.寒雨連江夜入吳...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識記作家作品,了解柳永詞的寫作背景及其藝術風格。 過程與方法: 1、反復吟詠,整體把握詞的內容,感受詞的音律美。 2、品味語言,運用聯想和想象,感悟詞的情與景渾然交融的意境美。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會詞中作者流露出的濃濃的離情。 【教學重點】 ...
教學目標: 1、理解作品“景中見情,緣情設景”的藝術特色。 2、了解柳永詞的風格。 3、理解善于鋪敘、融情于景、虛實相濟的藝術特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清朝末年,有一位著名學者,名叫王國維,他在《人間?..
三維目標確立 知識與能力目標 1、了解宋詞在中國文學史中的地位,簡單了解柳永的生平以及詞風。 2、理解“景中見情、緣情設景”的藝術特色。 3、學習鑒賞名句,把握詞中意境,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朗讀品味情感,整體把握詞的內...
【教學目標】 1、品味詞表現出來的各種情感。 2、領悟詞的藝術技巧。 3、了解詞在中國文學中的地位和藝術特色。 【教學重難點】 詞中各種表現手法的運用。 【整體感知】 一、作者簡介 1、李煜 ①初名從嘉,字重光,別號鐘隱,鐘山隱士。 ②長相:豐額駢齒,一目重瞳子...
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柳永及其詞的特點,感受品味詞的意境。 2、過程與方法:反復吟詠,感受詞的節奏美、音韻美。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本詞“傷離別”的悲涼情懷。 一(課前預習) 一、 作者簡介 柳永(約987-1053) 北宋(朝代)詞人。原名...
教學目標: (一)情感目標:帶領學生以真摯的感情品讀作品,培養詩歌興趣和文學素養 (二)知識目標:(1)通過反復誦讀,感知作品內容和思想感情 (2)掌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和虛實結合的寫法 ...
雨霖鈴柳永 [課標要求] 1.反復誦讀,流暢背誦,感知詩詞的神韻之美。 2.了解柳永的生平簡介及他對后世文學的影響。 [教學目標] ...
《雨霖鈴寒蟬凄切》說課稿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粵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第四單元的柳詞《雨霖鈴寒蟬凄切》。下面我從教材分析、學情介紹、教學目標、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效果評價等七個部分來進行說明。 一、教材分析 (一)單元教學目標 本單元...
《雨霖鈴》(教案) 教學目標 1.體會詞所表達的感情 2.學習借景抒情、虛實結合的手法 3.比較分析婉約派和豪放派的不同詞風 教學重點 鑒賞詞,體味融情入景,虛實相濟的藝術特點。 教學難點 &nb...
高三語文公開課 時間:2010年5月11日星期二上午第三節 地點:高三(2)班 課題:《雨霖鈴》 授課人:胡鎮寶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通過反復朗讀,感知作品內容和思想感情; (2)掌握寫景抒情、情景交融和虛實結合的寫法; (3)鑒...
教學目標: 1、深入《望海潮》和《雨霖鈴》描繪的情景,體察作者情感及作者的情感狀態。 2、從文本情景的描繪中,體察作者的情感狀態。 3、感悟《雨霖鈴》中的意境美和作者的情感美。 教學設想: 1、重點:體察作者情感及作者的情感狀態。 2、難點:體察《雨霖鈴》中作者復雜的情感狀態...
《雨霖鈴》說課稿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高中語文必修四第二單元的《雨霖鈴》。下面我從教材分析、學情介紹、教學方法、學習方法、教學過程五個部分來進行說明。一、教材分析 (一)單元教學目標 &nbs...
教學目標 (一)情感目標:引導學生品讀作品,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二)知識目標: (1)通過反復朗讀,感知作品內容、體悟思想感情; (2)掌握情景交融和虛實結合的手法; (3)鑒賞意象,掌握婉約派的特點; (三)能力目標:通過反復誦讀,把握詞的抒?..
教學目標: 1、以讀帶析,在朗讀中體味《雨霖鈴》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 2、深刻體會《雨霖鈴》的融情入景,虛實相濟的藝術特色。 3、通過理解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學生理解和鑒賞詞的能力。&nb...
連云港市田家炳中學高一語文導學案 高一年級班級:姓名: 課題 《雨霖鈴》 課型 新授課 主備人 劉娟 備課時間 2009-5-14 上課時間 2009-5-17 學習目標 1、通...
《雨霖鈴》教案 課型:教讀課 教學目標: 1、以讀帶析,在朗讀中體味《雨霖鈴》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 2、深刻體會《雨霖鈴》的融情入景,虛實相濟的藝術特色。 教學重點: 1.在朗讀中品味這首詞的意境; 2、體會欣賞景中見情,情景交?..
在群星璀璨的北宋詞壇上,柳永是耀眼的明星之一。南宋葉夢得在《避暑錄話》中記有“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即為證明。在不勝枚舉的柳詞中,《雨霖鈴》是流傳最廣的佳作之一。后人有“曉風殘月柳三變,滴粉揉酥左與言”的謔語。柳永,原名三變,字耆卿。少年時到汴京應試,由于擅長詞曲,熟悉了許多歌妓,并替她們填...
教學目標: 1、理解詩人在作品中抒發的感情。 2、鑒賞詞融情于景、虛實相濟手法。 3、體會詞纏綿婉約的風格。 教學重點: 1、理解詩人在作品中表達的感情。 ...
省沭中語文組陳亞洲 一. 導入: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相聚是欣喜,是快樂;而離別卻往往令人無限傷感,無...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高中語文必修四第二單元的《雨霖鈴》。下面我從教材分析、學情介紹、教學方法、學習方法、教學過程五個部分來進行說明。 一、教材分析 (一)單元教學目標 必修四第二單元編選的是宋詞,在人教版五個必修模塊中,這是唯一的宋詞單元。本單元選取的是四位著?..
【教學目標】 1、 結合背景理解這首詞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并體會其意境美。 2、 感受詞的魅力,感受古人離別時傷感哀傷之情。 3、 賞析積累掌握詩歌的藝術手法并運用到作文中去。 【教學重點】 1、 把握意象、體會意境,理解詞中蘊含的思想感情。 2、 學習虛實結合,點染?..
一、 導入新課: 放《長亭外,古道邊》這首學生熟悉的歌曲,營造出一種哀婉纏綿的送別氛 圍,然后和學生一起背誦關于送別的名篇:“……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薄昂却嬷海煅娜舯揉彙!薄澳钋奥窡o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薄肮路h影碧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惫湃四敲炊嗄捴巳丝诘脑...
課題:雨霖鈴柳永(人教版高中第三冊)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目標:了解柳永詞的特點,感受評賞詞的意境、詞的情韻,學習寫...
教學目標:1、體會本詞的思想感情 2、欣賞本詞的藝術風格 3、學會比較鑒別 教學重點難點:學習作者融情于景,善用點染的藝術手法。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方法:誦讀法、討論法 教學步驟: 一、 導入新課 回憶李商隱《無題》中的首句,引出本課的主題--離別。并與學生一道回憶關于...
[設計思想] 《雨霖鈴》這首詞抒情色彩非常之濃,如果賞析時用語貧乏瑣碎,那么詩情就會打大折扣,如溫水(也可能是冷水)泡茶,或沒有完全泡開,或完全沒有泡開。因此,用詩一般的語言來賞析此文成了最佳選擇。以“詩”解詞,情味不減,能更好地走進文本,走進作者心靈;同時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詩情,促進學生學?..
教學目標 1.了解詞這種文學體式。粗知一些格律,并能讀出詞的韻律美。熟讀成誦,豐富積累。 2.了解不同時期詞作者的創作風格。感受、品味詞的意境、詞的情韻,初步掌握鑒賞詞的基本方法和步驟,培養鑒賞能力。 3.誦讀、感悟、理解、鑒賞、熟讀成誦。 4.感受作者情感,接受藝術熏陶,提升自身人...
授課班級:浙江安吉高級中學高二(14)班 時間:2007年3月20日 教材版本:人民教學出版社第四冊 授課人:郭吉成(特級教師) 課型:觀摩課(市級) 教學設想:引導學生從柳詞層見錯出的具體形象(意象)里尋繹出其中“隱性”的意義,進而學會讀解詩詞,把握詩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