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導入新課 :
放《長亭外,古道邊》這首學生熟悉的歌曲,營造出一種哀婉纏綿的送別氛
圍,然后和學生一起背誦關于送別的名篇:“……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孤帆遠影碧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古人那么多膾炙人口的詩篇給我們描述了一幅幅感人肺腑,蕩氣回腸的送別圖,今天,讓我們走近柳永,去感受他那纏綿悱惻的離別深情。教師板書《雨霖鈴》
二、講授新課
1、自由放聲朗讀兩遍。
2、聽錄音,注意朗誦者的語氣與語頓,并用筆在詞的字句下面用不同的符號作語頓或輕重音記號。
3、自己再自由放聲朗讀4分鐘。①要注意節奏與音節的停頓;②初步感受這首詞的內容與婉約風格;③注意層次,盡量識記,爭取背下來。
4、請一名同學讀(其他學生注意聽)
5、同學們根據自己對這首詞的初步理解,放聲讀一遍。不要求齊讀,但要讀出自己的處理來。
6、詩要熟讀,甚至要背,多讀熟背可以幫助我們加深對詩的內涵和風格的理解。下面請同學們討論這首詞從所寫的內容來看可以歸為哪一類?(教師板書:詩的內容:離別詩) 戀人離別
7、下面我們重點學習離別時的場景,體悟詩人含蓄的情感時怎樣通過人物的動作神情來表達的。
8設疑:全詞用了三個時段來描摹抒情,請問按詞的結構順序來看應是哪三個時段?
明確:“離別前” “離別時”“離別后”
9、這三個時段分別寫了什么內容?(見教材)
10、學生小組討論
1)這首詞的重要特點是情景交融,詞中哪些是景語、情語、情景和說?
2)又一特點是虛實相濟,詞中哪些是實寫?哪些是虛寫?(見教案)
三、總結:
愛情,歷來是人類的高尚而美好的情感之一,在分離的時候 ,尤其顯得凄美感人。要把這種感情用文字表達出來,風格各異,這要和人的性格和經歷有關,作為婉約派的柳永,就借助了景物的描寫,融情于景。“一切景語皆情語”,愿同學們在以后的詩歌鑒賞和寫作中好好地將這種表現方法加以利用。
歌曲結束:鄧麗君的《雨霖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