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導入新課 天賦不高,有志則行,成績不佳,發奮則靈。斯是求學,唯苦唯勤。 二、出示教學目標 三、簡介文章寫作背景及作者 1、關于作者 作者劉禹錫(772-842),唐代詩人,哲學家。字夢得,洛陽人。曾中進士,官至監察御史。他熱心擁護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對宦官和藩鎮?..
教學目標: 1、理解文章內容和主旨。 2、了解“銘”的特點,理解作者描述陋室的情懷和托物言志的寫法。 3、學習作者甘于淡泊、安貧樂道、高潔傲岸的節操。 重難點:理解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達的高潔志趣。 教學方法:任務驅動法、點撥法。 學法:自主學習、合作?..
教學目標: 1、理解文章內容和主旨。 2、了解“銘”的特點,理解作者描述陋室的情懷和托物言志的寫法。 3、學習作者甘于淡泊、安貧樂道、高潔傲岸的節操。 重難點:理解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達的高潔志趣。 教學方法:任務驅動法、點撥法。 學法:自主學習、合作?..
學習目標 1.學習本文托物言志的手法。 2.理解作者不慕榮利、保持高尚節操的愿望和不求聞達、安貧樂道的情趣。 學習重點 學習本文托物言志的手法 一、自主學習 1.注意下列加點字的讀音: 德馨()&...
學習目標: 1、掌握常用文言實詞虛詞,能正確翻譯全文。背誦全文 2、了解文體知識及作家作品 學習重點: 1、掌握常用文言實詞虛詞,能正確翻譯全文 知識鏈接: 1、文體知識 “銘”銘,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用來警戒自己或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發展?..
知識與技能 1.積累一些文言字詞,背誦并默寫這兩篇短文。 2.加強朗讀訓練,提高朗讀能力。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比較,進一步了解“銘”與“說”兩種古代文體的特點,同時進一步體會托物言志的妙處。 2.讓學生在小組討論、交流中激活思維,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并形成自己的見解,引導學生簡評?..
昆八中語文組楊麗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理解“陋室”的“陋”和“不陋”,進而掌握文章的主旨“惟吾德馨”。 能力目標: 學習托物言志的表現手法,理解“銘”這種文體,可以賞析并仿寫對偶句乃至銘文。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文本研讀及課外知識延伸,理解作者劉...
[學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全文。 2、了解一些文言實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過程與方法 學習托物言志的寫作技巧及陪襯的表現手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作者不慕名利、安貧樂道的高尚品質。 1、作者簡介:劉禹錫(772-842),字夢得,唐代文學家,洛陽(現?..
《陋室銘》是一篇語言、意境兼美的名作。陋室,是作者在做官期間住的簡易的房子,作者為它作銘,托物言志,主要是為了表達自己的抱負和志向和情操。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掌握文言實詞,翻譯全文。 2、領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標 理解“銘”這...
【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能力:掌握相關的文言字詞,朗讀、翻譯并背誦課文,學習托物言志的寫法。 二、過程與方法:通過反復誦讀,感知文章內容,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疏通文意,引導學生合作探究文章的深層含義。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1.本文選自《全唐文》。作者,劉禹錫,字夢得,唐代詩人。世稱劉賓客。有《劉禹錫集》。 2.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形成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 辨音識字: 德馨(xīn)苔(tái)痕案牘(dú)鴻儒((hò...
【教學思想】 《新課程標準》對中學階段文言文學習提出了明確要求:“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庇种赋觯骸靶蕾p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
_年級__科復習課型導學案主備人:審核人:時間: ...
陋室銘 作者:劉禹錫 體裁:文言文 教師:張瓊月 一、教學目標 1.了解“銘”這種文體的特點,理解文章內容。 2.掌握托物言志的寫法。 3.體會作者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 二、課型 新授課 三、教學重點 1.背誦課文 2.理解文章內容,掌握托物言志 ...
花香不在多,室雅何須大 --《陋室銘》教學設計 執教者:黃宛 一、教學目標: 1.朗讀、背誦全文。掌握重點文言實詞。 2.學習托物言志的寫作技巧。 3.體會作者安貧樂道、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質,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名利觀。 二、教學重點: 1.疏通文言語句,分析...
梁平縣柏家初級中學2014年秋季公開課教學設計(修訂稿) 上課年級:初2016級1班 上課教師:鄧厚甜 《陋室銘》教案設計(修訂稿) 一、 教學目標 1. 理解課文內容,積累文言字詞,背誦本文 2. 在反復誦讀中領會它們豐富的內涵和精美的語言 3. 體會本文托物言志的寫法 二、 教...
梁平縣柏家初級中學2014年秋季公開課說課稿(修訂稿) 上課年級:初2016級1班 上課教師:鄧厚甜 一、說教材 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陋室銘》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學期第五單元的第二篇文言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鮮明、構思巧妙、韻味深長而膾炙人口。本文作者自述其志,通過對居室情景的描繪...
師:不知同學們有沒有讀過這樣一本書,叫《古文觀止》,這是清康熙年間編纂的供學塾用的文章讀本,此處的“古文”指古代的散文,用“觀止”作書名,表明編者的態度是:古文的精品都已選入了,你已經觀賞到最好的了,不用再看其他的啦,這當然有點夸張。這本書選了從先秦到明末的222篇古代散文作品,其中有一篇僅僅81個?..
《陋室銘》 【學習目標】 借助工具書及課下注釋,會翻譯文言常用實詞(斯惟吾馨鴻儒白丁等),并能翻譯全文。 能結合具體語句概括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通過反復誦讀,能熟讀成誦。 【資料鏈接】 釋題并簡介作者 1.“陋室”,簡陋的...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背誦默寫,掌握相關的文言文字詞,理解課文內容。 能力目標:了解“銘”的特點,學習托物言志的寫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解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朗誦并背誦課文。 結合學習重點文言詞匯,理解課文內容和作...
賞陋室之雅,品古人德馨 --《陋室銘》說課 襄陽市第七中學王俊華 一、眼中有文本,突出教材核心地位 《陋室銘》是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教讀課文,它是我國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葩,千百年來熠熠生輝。文章采用托物言志的寫法,通過對陋室的?..
八年級上期末復習之課內文言文1 班級姓名 21、桃花源記 一、解釋下面加點的詞語。 緣溪行&nb...
一、學習內容 1、積累文言字詞、識記文學常識。 2、朗讀并背誦課文,體會文章精妙新穎的構思和語言的音韻美。 3、理解托物言志的寫法及本文的主旨。 二、資料助讀 知識卡片①--作家作品作者劉禹錫(772-842),唐代詩人,文學家。字夢得,洛?..
《陋室銘》 課文的題目叫“陋室銘”,銘,就是記載,在器物上刻字,表示永記不忘,后來便逐漸發展成為一種文體。常常在金屬器物或碑石上刻寫文字,用來記敘生平、事業、功德,表示紀念,或是記物寓意,表示勉勵或警戒之意。陋室,就是簡陋狹小的屋子。作者給他的陋室作銘,是要借陋室表達一種不慕榮利...
設計者羅淑蘭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了解文中重點實詞、虛詞的意義,理解本課特殊句式。 了解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以及“銘”這種古代文體及其特點。 能力目標 注意語言的音律節奏,體會作品的音樂美,反復朗讀,直至能夠背誦,努力做到以音傳情,以詞達意。 情感目標 1...
教學目標: 1、文言詞語的積累。 2、學習本文托物言志的寫法。 3、體會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懷。 教學重點: 1、 積累文言詞語。 2、 理解文章內容,體會作者情感。 教學難點: 1、 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情感。 2、 托物言志的運用。 教學課時:一課時 ...
貴州銅仁地區江口縣德旺中學劉前江 課題名稱 《陋室銘》 科目 語文 年級 八年級 教學時間 1課時(45分鐘) 學習者分析 1、對于初二的學生來說,學習文言文有一定的經歷和經驗,...
【學習目標】 1、背誦并翻譯課文,掌握相關文言實詞。2、學習托物言志的寫法。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學習重難點】1、理解課文內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2、“托物言志”的?..
復習提綱 一、背誦并默寫課文 二、文學常識 1、《陋室銘》選自,本文體裁是,是 &...
學校:南門中學 授課教師:余龍翔 參與備課成員:余龍翔、劉志成、夏敏先、黃麗芳、劉舵 課題:《短文兩篇》之一--《陋室銘》 課型:新授課 教材分析 《陋室銘》是初中語文人教版八年級上學期第五單元的第二篇文言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鮮明、構思巧妙、韻味深長而膾炙人口。本文作者自述其志...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背誦并默寫課文,掌握相關文言實詞,如:“之”的用法; 2、技能目標:通過反復誦讀品味短文寓意;通過猜讀法進一步理解重點詞句;結合文體知識理清短文結構以及作者寫法,如:托物言志; 3、情感目標:通過理解作者那種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引導學生正確確立自己的...
教學目標: 1、理解托物言志的寫法。 2、體會精妙新穎的構思。 3、當堂背誦全文 教字方法:導讀法(通過“三讀”達到理解課文內容,當堂背誦全文)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教學鋪墊 導入 ①師生問好?..
一、作家作品簡介。 1.作家作品簡介 作者劉禹錫(772-842),唐代詩人,哲學家。字夢得,洛陽人。曾中進士,宮接監察御史。他熱心贊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對宦官和藩鎮割據勢力。政治革新失敗后,被貶官降職多次。他與柳宗元交情深厚。有《劉賓客集》。這篇《陋室銘》是他貶為和州刺史時在任上寫的。...
教學目標: 1、 在誦讀理解的基礎上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 2、 理解作者不慕榮華、安貧樂道和高潔偉岸的生活情趣; 3、 學習本文托物言志的寫法; 教學重點、難點 1、 誦讀、品味優美的語言; 2、 理解作者不慕榮華、安貧樂道的情懷。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陋室銘》 ...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陋室銘》是蘇教版八年級上學期第二單元的第二篇文言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鮮明,構思巧妙,韻味深長而膾炙人口,作者自述其志,通過對居室情景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不陋”,表達一種高潔傲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是一篇精讀課文。因短小,一課時學習...
備課定稿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能準確識記重點文言實詞,翻譯課文。 2、把握文章結構,深入了解文章內容。 過程與方法 3、加強誦讀,在吟誦中感悟文章主題。 4、自主研讀,學習批注閱讀。 5、合作探究,在討論交流中互動學習。 情感目標 6、能明確理解作者那?..
課時安排:一課時 設計:審核:主審: 一、教學目標: 1、文言詞語積累 2、體會作者高潔傲岸的人格魅力。 二、教學重點: 1、 積累文言詞語。 2...
教學目標 1、學習古人高潔的品格和情操。 2、學習托物言志的寫法,理解作者在文中寄寓的思想感情。 3、掌握一些文言詞語。 4、疏通文言語句,分析文章內容。 重點 1、重點文言詞的理解與、積累。 2、翻譯課文,疏通文言語句。 3、分析、理解課文內容。 難點 1學?..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背誦并翻譯課文,掌握相關的文言詞語;學習陪襯比喻、托物言志的寫法。 2、情感與態度:理解作者高潔的品質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3、過程與方法:疏通文意以學生自行翻譯為主,教師講解為輔;分析課文時教師引導學生理解課文。(作者簡介-解題-疏通文意-品析文章--總結)...
一、背景導入新課: 生活在安史之亂以后的中唐時期的劉禹錫,關心社會現實,憂慮國計民生。因參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運動得罪了當朝的權貴,被貶為安徽和州通判。按當時規定,他應住衙門里的三間屋子。可是和州知縣見他被貶而來,便多方刁難。半年時間連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間陋室。在此背景下,...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掌握文言詞匯,了解“銘”的特點。 2、技能目標:學習本文托物言志的寫法。 3、情感?..
教學重點 理解作者借描繪陋室,表現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體會本文語言凝練、聲調和諧的特點。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方法?..
【課文】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鬃釉疲骸昂温校俊 一、文學常識 1.本文選自《&nb...
一、教材分析: 《陋室銘》是一篇短文力作,是我國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花,千百年來經久不衰。它的顯著特點就是語言精辟。采用大量的修辭方法,對偶工整,對比鮮明,互相襯托,虛實相生,引經據典,言志如詩,具有一種韻味如歌的音樂美,讀來如行云流水,文氣通達起伏,是我國古典文庫中膾炙人...
教學目標 1.掌握文言常用實詞,翻譯全文。 2.引導學生了解劉禹錫淡泊明志,不慕名利的思想。 教學重點、難點 掌握文言常用實詞,翻譯全文。 教學準備 課件、小黑板、卡片等。 設計思路 教學本文要貫穿“...
語文導學案年級:九年級 課題:陋室銘 總課時: 課型:鞏固訓練 2012年3月日 主備人:高占軍 學生姓名: 督查人 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 學習托物言志的寫作?..
語文導學案年級:九年級 課題:陋室銘 總課時: 課型:鞏固訓練 2011年月日 主備人:高占軍 學生姓名: 督查人 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 學...
《陋室銘》教案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朗讀指導,幫助學生在朗讀中體悟作者不慕名利、安貧樂道的高尚情操; 2、深入理解“銘”這種文體的特點; 3、背誦并翻譯課文。 教學重點: 1、具體指導學生在朗讀中體悟作者不慕名利、安貧樂道的高尚情操; 2、深入理解“銘”這種文體在內容和形...
《陋室銘》教案執教人:胡付彪 (阜陽市第三屆多媒體教學大賽一等獎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能準確識記重點文言實詞,翻譯課文。 2、把握文章結構,深入了解文?..
《陋室銘》導學案 預習檢測 1.銘,是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