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標: 1、背誦并翻譯課文,掌握并積累相關文言實詞; 2、學習托物言志的寫法; 3、體會作者的抱負和情操。 學習難點: 學習托物言志的寫法 學習難點: 體會作者的抱負和情操。 學習過程: 陋室銘 劉禹錫 一...
教學目標: 1、理解文章內容和主旨。 2、了解“銘”的特點,理解作者描述陋室的情懷和托物言志的寫法。 3、學習作者甘于淡泊、安貧樂道、高潔傲岸的節操。 重難點:理解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達的高潔志趣。 教學方法:任務驅動法、點撥法。 學法:自主學習、合作?..
1.易錯字 惟吾德馨(xīn)苔痕(tái)鴻儒(rú)案牘(dú)蕃(fán)淤泥(yū)清漣(lián)濯(zhuó)噫(yī)褻玩(xiè)鮮有聞(xiǎn) 2.古今異義 談笑有鴻儒(古義:大;今義:鴻雁,書信) 亭亭凈植(古義:豎立;今義:栽種) 3.一詞多義 之 可...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誦讀全文,品味文章詩化的語言,理解作品蘊含的人生哲理; 2.了解作品的時代意義,了解托物言志的手法; 3.理解作者向往光明、積極抗爭的人生追求。 教學過程: 一、 走近作者 巴金:原名李堯棠,字芾甘。現、當代作家。1904年生?..
李冬梅 第一課時 一、學習目標: 1我能積累一些文言詞語、句式,了解課文的大致內容。 2我能了解我國古代藝人高超的雕刻技藝。 3我能品味語言,真切感受本文觀察細致、描寫生動的特點。 學習重點 11、重點文言詞語的積累 22、?..
6雪 知識與技能 了解散文詩的一般特點,能有感情地朗誦散文詩。 過程與方法 1.在比較中,體味兩幅雪景的不同,探究在不同雪景的描繪中作者寄寓的精神追求。 2.理解本文幾個含蘊深刻的語句,進而把握文章主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和感受魯迅先生的審美情趣、頑強斗志和積?..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理解兩篇文章的主旨。 2、體會古代勞動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 【預習自測】 1、《夸父逐日》選自:...
知識與技能 1.積累一些文言字詞,背誦并默寫這兩篇短文。 2.加強朗讀訓練,提高朗讀能力。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比較,進一步了解“銘”與“說”兩種古代文體的特點,同時進一步體會托物言志的妙處。 2.讓學生在小組討論、交流中激活思維,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并形成自己的見解,引導學生簡評?..
【導學目標】 1.識記重點文言詞語,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背誦、默寫這兩篇短文。 2.理解文章主旨,學習托物言志的手法。 3.體悟兩位作者高潔的人生志趣,做品德高尚的人。 【課時計劃】 2課時 教法指導: 1.自主學習讓學生圍繞“自學互研”中的知識點進行自主學習。 (1)學生帶著?..
[教材簡析] 《行道樹》采用擬人手法借行道樹的自白,描繪了以制造清新,獻出濃陰和迎接光明而自豪的行道樹形象。表達無私奉獻的人生理念和“神圣的事業總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這種痛苦能把深沉給予我們”的人生哲理。本文篇幅短小,語言清新,凝煉。精辟的議論更是點睛之筆。教學時應抓住議論性的文眼,整體把握?..
一、自主學習 (一)基礎達標 1.填空。 (1)培根,_______國哲學家、_______家,著有______________等。被馬克思稱為“______________”。 (2)馬南邨,原名_______,當代作家。 《不求甚解》一文選自雜文集_______。 2.給加點字注音。 狡黠()怡情(&...
教學目標 1. 了解課文內容,理解兩篇短文的主題。 2. 了解神話傳說“夸父逐日”“姮娥奔月”在文中的深意。 3.體會作者在《日》和《月》中所表達的熱情洋溢、細膩幽靜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1.了解課文內容,理解兩篇短文的主題。 2.體會作者在《日》和《月》中所表達的熱情洋溢、...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識記字詞文常知識。 2、學習文中運用比喻、排比等修辭進行說理的方法 舉例論證、道理論證、比喻論證 過程與方法:以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為主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探究精神。 情感態度價值觀:認識讀書的益處;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培養學生搜集資料、處理信息的能?..
《阿西莫夫短文兩篇》教學設計 北京市第四中學郭杰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明確兩篇文章的說明內容,學習快速提取、概括信息的方法。 2.了解不同領域里的科學發現可以互相啟發并且從中得出新結論的科學現象。 3.了解科學家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運用假設、?..
一、有關資料 《陋室銘》譯文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n...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有感情的朗讀、背誦課文。 2. 理解并積累通假字、古今異義詞和句式。 3. 學會托物言志的寫法。 4. 體會作者寄寓的思想感情。 過程與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操。 教學重點 1.理解并積累文言知識。2.疏通文言語句,?..
短文兩篇學案 編寫:陳金鵬審稿:王貴珍 【預習】 1.讀一讀,找一找。 關于《山海經》: 關于夸父: 2.查一查,寫一寫。 欲:想要足:夠北:北方&nb...
鄒城市匡莊中學語文講學稿 年級:八年級班級:課型:新授課時:1執筆:蔣玉煥 審核:任紅軍楊燕惠祥云&...
九年級上冊第15課《短文兩篇》導學案 編寫:滿雪梅 學習目標: 1、學習比較閱讀的方法,了解議論文的常識。 2、學習文中運用比喻、排比等修辭進行說理的方法,以及舉例論證、道理論證、比喻論證等論證方法。 3、認識讀書的益處,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培養搜集資料、處理信息的能力。 ?..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短文兩篇》導學案--總()課時 主備人:李家臣審核:七年級語文組 【導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先抑后揚及由事物引發哲理的寫作方法。。 ...
主備人:王成甫審核:七年級語文組 【教師寄語】讀書使人頭腦充實,討論使人明辨是非,做筆記能使知識精確--培根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培養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 2、品味詩歌的精美語言,體會詩歌中濃濃的母子情,背誦全文。 3、體驗人?..
一、學習內容 1、了解有關陶弘景的文學常識。 2、掌握常用文言詞語,理解課文大意。 3、體會文中蘊含的思想感情,學習賞析文中凝練生動的語言。 二、課前自學 資料助讀 ㈠書,即書信,古人的書信又叫“尺牘”或日“信札”,是古代的一種應用性文體。可以抒情,可以寫景,也可以議論等。 ?..
27、《短文兩篇記承天寺夜游》 一、學習目標 1、誦讀:熟讀成誦,讀出文中的韻味,欣賞文中優美的意境,。 2、積累:掌握文中重點字詞句的含義。 3、感悟:結合文章的創作背景,品讀“閑人”含義,體會作者微妙而復雜的心境。 二、課前自學 資料助讀蘇軾才華橫溢,他的一生卻經...
一、學習內容 1、積累文言字詞、識記文學常識。 2、朗讀并背誦課文,體會文章精妙新穎的構思和語言的音韻美。 3、理解托物言志的寫法及本文的主旨。 二、資料助讀 知識卡片①--作家作品作者劉禹錫(772-842),唐代詩人,文學家。字夢得,洛?..
一、學習內容 1、熟讀課文,并掌握重要詞句的含義,疏通文意。 2、學習本文托物言志和襯托的手法。 3、體會蓮花高潔的品質以及作者的思想品質。 二、課前自學 1、字音字形 甚蕃()yū()泥&nbs...
【學習內容】 1.品讀,欣賞課文,感受課文委婉輕柔、自然流暢的風格。 2.了解先抑后揚和由事物引發哲理的寫作方法。 3.體悟生命的意義,引導積極,認真對待生命的態度。 一.課前預習 1.給加點字注音,并解釋這個詞。 收斂()&n...
教學目標: 知識儲備點: 1.感悟并珍視人生“第一次’’的經驗。 2.揣摩形象化的語言。 能力培養點: 了解以小見大和夾敘夾議的寫法。 情感體驗點: 1.理解行道樹--無私奉獻者的形象 2.體驗人生第一次的真切感受。 教學重點: 理解兩篇課文的深...
3.短文兩篇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積累字詞,了解作者有具體細小的事物所引出的抽象深刻的人生哲理。 2.過程與方法: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提高朗讀能力;培養深入細致探究課文的習慣。 3.情感態度價值觀:聯系生活實際,在熏陶感染中培養積極的人生態度。 教學重、難點: ...
課型:新授課課時:2 教師復備欄 或學生筆記欄 【學習目標】 1、把握兩篇短文的內容,明確說明對象,理清寫作思路。 2、體會課文中的補充說明的作用和含義。 3、理解不同領域的科學發現可以互相啟發,從而可以發現新的論據或得出新的...
行道樹(張曉風)、第一次真好(周素珊) 教學目標 1、理解行道樹無私奉獻者的形象。 2、感悟并珍視人生“第一次”的經驗。 3、揣摩形象化的語言。 4、了解以小見大和夾敘夾議的寫法。 教學重點 1、理解兩篇短文的深刻內涵。 2、理解形象而又含蓄的語言。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
蟬(小思)、貝殼(席慕蓉)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品讀、欣賞課文,感受課文委婉輕柔、自然流暢的風格。 (2)解先抑后揚及由事物引發哲理的寫作方法。 (3)體悟生命的意義,引導積極、認真對待生命的態度。 2.過程與方法 (1)學生學習細致入微地描寫事物,對于小的東?..
【學習目標】 1、背誦并翻譯課文,掌握相關文言實詞。2、學習托物言志的寫法。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學習重難點】1、理解課文內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2、“托物言志”的?..
學習目標: 1、理解課文大意,學習積累文言詞語; 2、背誦《夸父追日》; 3、體會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 4、多角度理解文章內涵。 夸父逐日 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  ...
課型 新授 課時 1 主備 譚素敏 學習筆記 審核 助學教師 使用學生 第一步:問題引領--教師“備助”設疑,激情引入 【學習目標】1、學習由一個具體細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寫作手法; 2?..
主備人 審核人 語文組 課型 新授課 時間 2012-9-13 導學案總第課時 【學習目標】 1、 通過小組合作,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從而深刻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學習以小見大和詳略得當的寫法。 3、 全力以赴,激情參與。認識人生第一次經歷的重大意義,珍視第一?..
三 維 目 標 知識 目標 1.品讀、欣賞課文,感受課文委婉輕柔、自然流暢的風格。 2.了解先抑后揚及由事物引發哲理的寫作方法。 3.體悟生命的意義,引導積極、認真對待生命的態度。 個性化增補 過程目標 兩篇文章都擅于細致入微地描寫事物,對于蟬和貝殼這樣...
一、教學目標: 1.學會從不同角度對所觀察到的自然現象進行思考。 2.理解“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新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 3.了解“板塊構造”“泛大陸”等科學概念。 4.揣摩語言,體會本文語言的特點。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把握兩篇短文的...
石艷華 教學目標:1、理解“飛蛾撲火”、?..
[教學目標]1、了解說明的內容,理清說明的順序。 2、體會簡練、縝密、生動的語言。 3、增強學?..
課題:短文兩篇課型:預習+展示+反饋編號: 班級:學習小組:&nb...
[學習目標] 1、反復朗讀,能說出“海”“山”在詩中的深層含義,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理解課文的哲理內涵。 2、品味詩歌凝練而形象的語言。 3、培養朗讀能力,做到讀音準確,停頓恰當,語氣語調能表達文章的內涵。 [學習過程] 一、檢查預習:把“讀一讀,寫一寫”中?..
教學目標: 《行道樹》 1.理解行道樹的無私奉獻精神。 2.反復朗讀課文,體會形象化的語言。 《第一次真好》 1. 認識人生第一次經歷的重大意義,珍視第一次經驗。 2. 學習以小見大和詳略得當的寫法。 重點:在朗讀中學會抓住文眼,整體把握課文的內容和主旨。教學...
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1.品讀、欣賞課文,感受課文委婉輕柔、自然流暢的風格。2.了解先抑后揚及由事物引發哲理的寫作方法。3.體悟生命的意義,引導積極、認真對待生命的態度。過程與方法:兩篇文章都擅于細致入微地描寫事物,對于蟬和貝殼這樣小的東西都有仔細的觀察和細致的?..
【教學構想】 《走,看云去》是一篇托物詠志的抒情散文,在教學中要注意以下3個問題。 1.品味語言。 對語言的品味不僅要引導學生感悟詞語本身的意思,更要引導學生揣摩詞語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深層含義,在教學中我采用的方法是:初讀感受--品讀領悟,讓學生在讀中去感知,在讀中去?..
修課□ 課題 短文兩篇 課時 2 執教時間 教學目標 學會在散文中尋找中心句,并以此理解文章的主旨,理解行道樹的喻意:無私奉獻者。 通過整體把握課文,反復朗讀,讀懂、領悟文章中心,感知內容。 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體會行道樹默默奉獻的犧牲精神,正確看待奉獻與索取的關系 教學重難點 理解行道樹?..
教學目標: 1、學習有感情地朗誦課文;品讀、欣賞課文,感受課文委婉清柔、自然流暢的風格。 2、學習先抑后揚及由一個具體細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寫作手法。 教學重點: 體悟生命的意義,以積極、認真的態度對待生命。 教學難點: 學習由一個具體細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寫作手法...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 1.有感情地朗誦課文;品讀、欣賞課文,感受課文委婉清柔、自然流暢的風格。 2.學習先抑后揚及由一個具體細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寫作手法。 過程和方法 1.引導學生細品讀課文,揣摩句子,體會作者描寫的特點及其中表達的情感。 2.學習兩篇文章細致入微地描?..
編寫人:王才宏審核人:王才宏編寫時間:2011-5-8 班級:組別:組名:姓名: 【學習目標】 1.理解積累文言詞匯;正確掌握?..
閱讀文學作品,關鍵是要培養學生對作品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并創設一種良好寬松的學習環境和討論環境,誘發學生對課文的不同理解,并鼓勵他們表達出來,老師在這中間起一種引導和點撥作用,適值巴金老人百歲壽辰之際,引導學生對文學做一點積極的思考、質疑、探究,也算是一份特別的賀禮吧 學情分析 教學...
【學習目標】 1.學會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提高朗讀能力。 2.學習抓住議論性的文眼,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3.培養獨立質疑和探究的能力,培養合作研討的習慣。 【學習重、難點】 1.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難點:抓住議論性的文眼,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