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一: 教學角度:品讀。 主要教學步驟: 1.自由朗讀,要求讀出層次,弄清寫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生活的起止語句及其過渡段。 2.自主賞讀,要求能從文中發現一些精美的語句,體味其中的深刻含義和表達效果。 3.合作品讀,突出語言品析的訓練。 品讀訓練實施過程: ...
[教學目標] 1、積累字詞;了解魯迅及《朝花夕拾》 2、學習本文寫景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層次井然,融情入境的寫法;體會作者在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生活樂趣,嘗試表達自己的生活經歷和體驗 3、學習熱愛大自然,追求新知識的精神 [重、難點分析] 1、對百草園景物的描寫;理解美女...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熟讀課文,掌握本課生字詞。 2、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和結構。 【預習自測】 1、知識鏈接 魯迅(1881-1936),本名_______,浙江省紹興市人,偉大的______家、_______家、______家。著作有雜文、小說、散文、詩歌等,收在《魯迅全集》里。他的第一部白話小說是_______...
【學習目標】 1.認識作者,了解其筆下多彩的童年生活,品味學習文章生動、準確傳神的語言,豐富自己的語匯,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2.把握本文敘事寫景井然有序的特點。 3.反復朗讀文章精彩描寫的段落,通過自己的朗讀去感受作者的情感和思想,發現文中的童真童趣,并能結合自己的經歷和體驗更好地...
學校教學設計 編寫時間:2016年2月25日學期總課時:1 課題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課型 新課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
課題: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課標與教材分析】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初中語文第一冊第一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這是一篇回憶性敘事散文,是魯迅先生42歲時“只剩了回憶的時候”用一顆童心去回憶的童年生活。通過百草園自由快樂的生活和三味書屋里枯燥無味的生活相比較,表現了兒童熱愛大自然,追求自由快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重點) 2、理解對比和過渡的作用,學習寫景狀物的方法。(重點、難點) 3、理解課文主題思想:通過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回憶,表現作者兒童時代對自然的熱愛,對知識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歡樂的心理。(難點) 4、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接受大...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抓住事物的特點,用恰當的順序寫景。2、學習兩相對照的文章結構。 過程與方法: 1、學習并運用聯系比較法,進行探究學習。 2、運用拓展延伸,引導學生反思自身的生活世界,領悟學習和生活的真諦。 情感價值: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引導學生去正確的認識生活,體味成長中的...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的內容、結構、情感和主題。 2、學習理解精彩的景物描寫,以及準確生動的動作描寫。 3、探討文中的疑難詞語和問題,培養探究的習慣 教學重點: 1、領悟本文的寫景的筆法,了解寫景的基本原則和常用手?..
教學目標:整體感知課文,理清課文脈絡。 學習課文抓住景物特點,具體生動地描寫事物方法。 教學重點:百草園內的多角度的景物描寫,諸多樂趣,戀戀不舍百草園的感情。 教學難點:寫景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在第一單元中,我們在阿累的引領下,與魯迅先生見了一面。作為偉大的文學?..
目的要求: 1、認識魯迅。 了解童年時魯迅愛美麗的自然景物,愛動人的民間傳說,愛讀書學習,恭敬學識淵博的人,愛繪畫,愛一切新鮮活潑的生活的性格和生活情趣。 理解魯迅在永別故鄉和流離顛沛中,追憶童年生活時的一種惆悵的失落感。 明白魯迅“夕拾”“朝花”的深刻的批?..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習本文具體生動地寫景狀物的方法。 2.能力目標:品讀文章精煉生動的語言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在對比中體味魯迅童年的童真童趣,感受如今美好的學習生活。 教學重、難點: 1.品讀文章精煉生動的語言。 2....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細致觀察、抓住特點,具體、真切、生動地描寫事物,同時巧妙地運用對比突出主題。 2.魯迅先生從小熱愛大自然、熱愛自由生活、探求各種知識;也揭示了封建教育束縛了兒童身心健康。 教學重點: 1.要求學生掌握本文的寫景的筆法,了解寫景的基本原則和常用手法; ...
唐福芳 【學習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2、理解課文的內容、結構和主題。 【預習交流】 一、了解作者 二、題解:《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憶自己童年、少年時代生活的。寫這些文章時魯迅先生?..
大家好,我這一次說課的題目是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學生、說教法學法、說教學過程四個部分向大家說課。 1.教材分析: (1)《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選自北京課改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第三課,這篇課文無疑起著重要的作用。縱觀全單元?..
[設計意圖] “百草園”和“三味書屋”是魯迅少年時期兩個相鄰的兩個人生驛站,是魯迅在歷經人生滄桑后對童年生活的溫馨回憶。而傳統的教學往往把這兩者對立起來,說作品表現和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對兒童色束縛和損害”,那位先生是一個“體現孔孟之道的不學無術的典型腐儒”,我認為這種解讀存在著教條化、程式化...
一、直接導入: 師生問好。 師: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板書課題)下面我們一起來搶答幾個問題。 這篇文章的作者是-- 生:魯迅(板書) 師:他原名-- 生:周樹人,字--豫才,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師:這篇文章出自?..
教材分析: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中的一篇講讀課,這是一篇回憶性敘事散文,是魯迅先生于1926年寫的一篇回憶童年生活的文章,是作者兒童時代生活的戀歌。本文通過對百草園及三味書屋的回憶,表現了兒童時代的魯迅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知識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歡樂的心理,同時對束縛兒童身心健康?..
教學目標: 1、根據文題及內容把握課文結構,掌握過渡段的知識; 2、學習文章獨特的寫景技巧,簡練生動的語言特色; 3、體會作者在文中滲透的情感、態度。 教學重點:景物描寫 教學難點:情感、主題一些疑難詞句的理解 課時安排:2課時 設計方案: 第一課時:由標題導入,找到過渡段;讀過...
第三單元金色童年 單元導引 童年是金色的。這里展示了一幅幅童年生活的畫卷。有人童年受到呵護,也嘗到各種酸甜苦辣的滋味;有人童年單純可愛,可身上也留下了社會的印記;有人童年遠未定型,卻表現出了未來的某些個性…… 在魯迅的筆下,童年是美好的,因為童年是自由的,一個活潑潑的兒童在一個活潑潑的世?..
語文七年級上北京課改版1.3《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說課稿1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選自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的一篇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下面我就教材、教法、學法、教學程序、板書設計五個方面來說我對課堂教學的構思: 一、說教材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北京課改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
教學目標: 一、理解課文的內容、結構、情感、和主題。 二、學習理解精彩的景物描寫,以及準確生動的動作描寫。 三、探討文中的疑難詞語和問題,培養探究的習慣。 教學重點: 一、要求學生掌握本文的寫景的筆法,了解?..
知識與技能 了解作者兒時游戲與學習生活的經歷,感受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對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對知識的渴望。 過程與方法 1.領會課文按空間順序安排材料的寫法。 2.學習課文細致觀察、抓住特點的寫法,學會具體、真切、生動地描寫事物。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熱愛大自然,追求新鮮知...
教學目標 1.能讀會寫文中的生字詞,能解釋這些詞語的意思。 2.整體感知課文大意,能分析文章的段落層次并簡要概括其內容。 3、能根據課文標題和內容梳理文章結構。 教學過程 模塊一:明確目標 教學板塊1:導入新課 老師出鏡同學們,在七年級上學期,我們學了魯迅先...
教學目標 1、 能找出文中寫景狀物的重要詞句并說出其表達作用。 2、 能復述捕鳥的全過程,體會動詞運用的準確性。 3、 能復述美女蛇的故事,體會它在文中的作用。 教學過程 模塊一:明確課時目標 教學板塊1:導入 教師出鏡同學們,大家好。上節課,我們通過閱讀,初步了解了課文內容,梳...
教學目標 1、 能通過比較兩處生活的不同深入理解課文。 2、 能根據自己的體驗評析三味書屋里的人物。 3、 能通過研讀,探究課文的主旨和作者的感情。 教學過程 模塊一:課時目標 教學板塊1:明確目標 教師出鏡同學們,大家好。上節課我們深入感受了百草園的“樂園”之趣,如果說百草園的...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2、體會作者在文章中表達的感情; 3、領會課文按空間順序安排材料的寫法; 4、學習課文細致觀察、抓住特點,具體、真切、生動地描寫事物。 教學重難點 1、要求學生掌握本文的寫景的筆法,了解寫景的基本原則和常用手法。 2、從語言入手理解?..
一、學習目標 1.整體感知文章的主要內容,精讀第二自然段。 2.根據上下文揣摩精彩的、富有深意或感性色彩濃厚的語句,深人體會作者的情感。 二、學習過程 1.感知教材,從課題著手,理清全文思路。 2.小組討論(思考題)。 (1)全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貫穿全文的又是作者怎樣的思想感?..
教學目標: 一、 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二、 學習課文細致觀察、抓住特點,具體、真切、生動地描寫事物。 三、體會作者在文章中表達的感情。 教學重點: 1、描寫景物要抓住特征,并寫得有條理。 2、體會作者在文章中表達的感情。 教學方法: 朗讀分析法、比較練習法 ...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2、理解課文的內容、結構和主題。 [過程與方法] 1、學習理解精彩的景物描寫,以及準確生動的動作描寫。 2、探討文中的疑難詞語和問題,培養探究的習慣。 [情感態度價值觀] ?..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魯迅先生的一篇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下面我就教材、學情、教法、學法、教學程序、板書六個方面來談談我的課堂教學設想: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人教版七年級語文第二冊第一單元第一課,是一篇回憶童年往事的敘事散文,選自魯迅的回憶性散文集?..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預習并掌握“攢、拗、輕捷、相宜、方正”等詞的讀音、字形及詞義,并學會運用。 2、學習本文寫景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層次井然、融情入景的寫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 3、品位作者簡練生動、準確傳神的語言特色,增強語感。 4、體味魯迅在百草園和三...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詞語,掌握“攢、拗、確鑿、輕捷、相宜、方正”等詞的讀音,字形及詞義,并學會運用。 2、了解《朝花夕拾》。 3、走進魯迅的童年,探索他成長的足跡,體味童真童趣。 能力目標 1、學習本文寫景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層次井然、融情入景?..
5.秋天的懷念 【學習目標】 1.識記史鐵生及文學常識,積累文中的重點字詞。 2.反復朗讀,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等描寫體會人物形象。 3.了解借景抒情的寫作手法,學習插敘、對比的寫法及其作用。 4.領悟文章蘊涵的深沉無私的母愛,聯系生活實際,激發學生的感恩情懷。 【學習重難點?..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結合語境,掌握“確鑿”、“人聲鼎沸”、“人跡罕至”等詞語。 2.走進文章的語言,感受語言的魅力,學習文章寫人、敘事、繪景的寫法。 3.體驗一份童真,感受一份童趣,從而熱愛生活,熱愛自然。 【重點難點】引導學生通過品味課文語言,學習對事物的準確描摹,提高自...
一.學習目標 1、反復朗讀文章精彩段落,揣摩本文簡練生動、準確傳神的語言。 2、通過百草園與三味書屋生活 學習的對比,明白作者希望兒童健康成長的情懷。 二.學習重點 1、學習作者觀察細致,抓住特點 進行形象、準確地描寫的方法。 2、運用對比突出文章中心的寫法。 三、學習難點...
【學習目標】 1、掃清字詞障礙,有感情的朗讀全文。 2、理順文章寫作思路,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3、品味學習文章生動、準確傳神的語言,豐富自己的語匯,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4、反復朗讀文章精彩描寫的段落,通過自己的朗讀去感受作者的情感和思想,發現文中的童真童趣,并能結合自己的經歷和體驗更好...
第一課時 師:上課。同學們好。 生:老師好。 師:請坐。請大家把書打開,翻到第二頁。這節課我們來學習第一課《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在學習這篇課文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本單元的學習任務。翻到前面,第一單元的單元說明,我們先一起讀一下。 生:(齊讀單元說明) 師:好了,我們看一下。學習本?..
第一單元 1.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一、自主學習 (一)基礎達標 1.本文是一篇回憶童年生活的______(體裁),選自______。作者魯迅,原名______,是我國現代偉大的______、______、______,他寫的小說集有《 》《 》《 》,散文集有《》,雜文集有《 》《 》《》。 2.給下列加點字...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①積累詞語,掌握重點字詞的讀音,字 形及詞義,并學會運用。 ②掌握本文的文學知識,了解《朝花夕拾》。 ③走進魯迅的童年,探索 他成長的足跡,體味童真,童趣。 過程與方法 ①學習本文寫景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層次井然,融情入景的寫法。 ②品味作者簡練生動,準?..
第一部分 指定學生朗讀課文第3至8段,引導學生進行分析。 ①提問:文章的第3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起過渡(或承上啟下)的作用。從對百草園的景物的描寫,過渡到關于百草園中有關傳說的敘述上去。 ②提問:這里寫了一件什么事? 這里寫了長媽媽講的美女蛇的故事。這個故事帶有神怪色彩,結局是邪不壓...
一、時代背景 1926年9月,魯迅到廈門,任廈門大學國文系教授兼國學研究院教授。 魯迅本來準備在廈門工作兩年,積聚力量,再進行下一步的戰斗。他剛到廈門,就以興奮的心情注視著當時的北伐革命戰爭,認為北伐革命軍勝利進軍“極快人意”。但是,廈門卻與全國革命形勢脫節,使他感到“孤立海濱,和社會隔離”。廈大?..
一、自主學習 (一)基礎達標 1.(1)本文作者是,他原名,是我國現代著名的家、家、 家,現代文學的奠基人。 (2)本文是作者回憶童年生活的一篇 (體裁),選自《》,標題中的“從 ……到……”表明文章是以為順序記敘的。 2.給下列詞語中加粗的字注音。 確鑿( ) 菜畦( )?..
問題探究(學習百草園部分) 1、哪句話總領了這部分內容? 2、百草園是樂園,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3、百草園中的景物很多,但看起來又井然有序,作者寫景有哪些高妙之處? 4、課文為什么要寫“長媽媽講美女蛇的故事”? 5、美女蛇的故事和冬天捕鳥的情節,你更喜歡哪一個?為?..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案 【學習目標】 1.理解課文的內容、結構、情感和主題。 2.學習理解精彩的景物描寫,以及準確生動的動作描寫。 3.探討文中的疑難詞語和問題,培養探究的習慣。 【學習重點】 景物描寫、情感和主題 【教學難?..
《百草園》說課稿 一、說教材 1.教材地位及教學目標。 《百草園》是初中教材第一冊第五單元(觀察、反映生活--景和物)中的一篇課文。該單元的學習重點是要求學生懂得觀察、反映周圍景物的方法,培養觀察周圍景物的習慣,逐步提高觀察、反映周圍景物的能力。《百草?..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學習目標】 1.積累詞語,掌握“攢、拗、確鑿、輕捷、相宜、方正”等詞,并學會運用。 2.了解魯迅及《朝花夕拾》。 3.學習本文寫景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層次井然、融情入景的寫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 4.品味作者簡練生動、準確傳神的語言特色,增強語感。 ...
創意說明: 這是一篇優美的散文。景色描寫形象細膩,事情記敘完整生動,人物描摹惟妙惟肖。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反復朗讀,體會這些特點,學習本文簡練生動、準確傳神的語言,豐富自己的語匯,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步驟: 一、組織學生聽課文朗讀磁帶,并...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1) 抓住事物的特點,用恰當的順序寫景。 (2) 學習兩相對照的文章結構。 2、過程與方法: (1)學習并運用聯系比較法,進行探究學習。 (2)運用拓展延伸,引導學...
1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一、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激發同學們熱愛童年生活,并回憶有趣或難忘的一二件事。 2過程與方法:識記生字、新詞,通讀文章,讀懂課文結構,了解所寫內容,思考寫作意圖,學習寫作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