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 yuanyuanlihong@163.com 廣東省珠海市平沙一中
〖教學目標與內(nèi)容要點〗
1、學習散文訴朗讀的停頓,訓練朗讀
2、通過關(guān)鍵語句理解、體會姐弟倆天真可愛的形象
3、理解用三幅風雨圖寫故事的方法
〖重點〗目標3
〖難點〗目標2
〖教學過程設(shè)計〗
一、導(dǎo)入
大家喜歡圖畫嗎?你曾經(jīng)覺得一幅圖畫很美嗎?它們?yōu)槭裁醋屓擞X得美呢?其實,不僅用色彩和線條可以畫畫,用文字也可以,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用文字畫的畫,看看它美在哪里,又為什么美?
二、檢查預(yù)習 “預(yù)習提示”中加點字的注音
三、朗讀課文
四、訓練語感
用課后練習一,先讓學生自由畫,然后校正
總結(jié):多讀、多練
五、理解課文
提問:
1、文章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圖畫,在腦海中能浮現(xiàn)出來嗎?
2、這幅畫美嗎?美在哪里?
3、姐姐和弟弟分別有什么特點?兩人關(guān)系怎樣?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來?
4、這幅畫實際上有三個片斷(鏡頭),看看各包括哪些段落?
六、理解關(guān)鍵語句
討論:
1、你覺得課文中有哪些句子寫得好,好在哪里?
點拔
A、“一團烏云”為什么是“偷偷地溜來”的?
B、“可惜”可惜什么?
C、“一只手打在另一只手上”,誰打誰,為什么打,從打這個動作中看出了什么?
D“金黃的大斗笠下還遮著笑”,笑怎么能遮住呢?這句話有毛病嗎?
像這樣句子文中還有很多,大家找一找,看看好在哪里?
七、課堂練習
1、查詞典,理解下列詞語在句中的含義。
A、小山羊在山坡上悠閑地啃著青草。
B、那邊,露出一條攬著小山羊的滾圓的胳膊。
C、雨水潤著它,它是那么有生氣。
2、仿寫句子(根據(jù)所給的例句造句)
A、梯田里的莊稼像綠海里卷來的一道道浪頭。
夜晚大街上的路燈像 。
B、斗笠像個大蘑茹,是那么美。
他(她)的眼睛像 ,是那么 。
八、總結(jié)
1、文章主要內(nèi)容與特色
2、本節(jié)課的學習重點:朗讀,生字,詞語積累
九、作業(yè)布置
摘錄文中寫風寫雨的詞句。(在練筆本上)
〖教學后記〗:
三、我兒子一家
教學目的
1.理解課文,能概括說出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
2.理解并說出以兒子為第一人稱寫作此文的好處。
3.理解本文一些句子的情味,進而領(lǐng)悟作者家庭生活中的民主、和諧、快樂的氛圍和情趣。
重點難點
1.重點:感受并學習本文富有情味的語言。
2.難點:概括說出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以及以兒子為第一人稱寫作此文的好處。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yù)習指導(dǎo):
1.正確、清楚、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掌握下列詞語,并注意加點字的音、形。
窺見(kui1):暗中看出來或覺察到。
諧音(xie2):字詞的音相同或相近。
鼾聲(han1):打呼嚕的聲音。
唏噓(xi1 xu1):哭泣后不自主地急促呼吸;抽搭。
干澀(se4):又干又澀。指水分很少,不滑潤。
揉碎(rou2):用手來回擦或援而使物體破碎。
喜滋滋(zi1):形容內(nèi)心很歡喜。
面面相覷(qu4):你看我,我看你,形容大家因驚懼或無可奈何而互相望著,都不說話。
磨磨贈蹲(ceng4 ceng4):緩慢地向前行進,比喻做事動作遲緩。
守株待兔:傳說戰(zhàn)國時宋國有一個農(nóng)民看見一只兔子撞在樹樁上死了,他便放下手里的農(nóng)具在樹樁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比喻不主動地努力,而在萬一的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獲。
二、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dǎo)入新課:
俄國作家托爾斯泰說: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你覺得自己的家庭幸福嗎?請二位同學描述一下自己家庭成員之間相處的情況.(自由舉手,教師選擇)今天我們就一起去一個幸福的家庭去坐一坐,
作者簡介:舒婷,原名龔佩瑜,1952年生,福建廈門市人。1969年到閩西山區(qū)插隊,后當工人。1981年調(diào)福建文聯(lián)工作。出版的詩集有《雙桅船》、《會唱歌的鳶尾花》、《舒婷顧城抒情詩選》,其中《雙桅船》獲全國第一屆新詩詩集優(yōu)秀獎,奠定了她以“朦朧詩”的身份入主詩壇的地位。
她的詩有典型的浪漫主義風格,有美麗雋永的意象。近年來,她的散文也頗受人們關(guān)注,今天我們要學的《我兒子一家》就是其佳作之一。
三、理解課文:
1.朗讀:
讀:全文共有18個自然段,我們請9位同學,每人各朗讀兩段,注意按平時要求的方法去讀。讓我們再次熟悉一下課文內(nèi)容,同時請全班同學為他們正音正字,并說說他們朗讀的優(yōu)缺點。
評及正音:先請幾位評價,再抽查幾個注音.
2.思考:請簡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思考后提問,(對能說出一二的給予表揚和鼓勵)
歸納:這篇課文的內(nèi)容很多,材料比較零碎。它不像《散步》那樣集中寫一件事,而是隨著“我”的思緒,從過去寫到現(xiàn)在,從未出生寫到五歲,把其間有趣的、有情的、有意義的事或詳或略地寫出來。從而展示了自己一家人的真實、美好、有趣的形象。我們大體上可以對本文的內(nèi)容作以下的歸納: 第一部分(l-4):“我”的孕育、出生、命名。
第二部分(5-10):“我”從小成長的家庭“德育”背景。
第三部分(11-13):“我”一家四口之間的和膝關(guān)系。
第四部分(14-18):媽媽愛“我”;“我”也愛媽媽。
3.思考: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請寫出中心思想。
思考討論提問并歸納:本文從兒子的視角寫了自己一家人的一些生活瑣事,表現(xiàn)了這個家庭生活中的民主、和諧、快樂的氛圍和生動、健康的情趣。
4.討論:作者以兒子為第一人稱來寫作此文,這樣有什么好處?
學生思考后討論,教師給予點撥和提示:
參考:起碼有三點好處。第一,以孩子的視角來觀察生活,可以把生活表現(xiàn)得特別單純、美好,使作品充滿純潔的重真。第二,以孩子的口吻來描述生活,使作品的語言洋溢著童稚、童趣,讓人耳目一新。第三,以孩子為敘述者組織材料,結(jié)構(gòu)的自由度更大。因為讀者不會苛求一個孩子的思維要如何地嚴謹、完美,只要大體合順敘就可以了。
由此可見,以孩子為第一人稱來寫作是有許多好處的,許多成熟的作家都嘗試過用兒童為第一人稱未構(gòu)思和寫作作品,以使作品具有獨特的視角和風格。我們都是健康純潔的少年兒童,我們寫作文更應(yīng)該忠實于自己的心靈,寫自己認識的生活,說自己想說的話,堅決摒棄假話、套話。只要我們用自己一顆健康、活潑的童心去觀察生活、感受生活,我們就一定能寫出一篇篇活潑、生動,充滿童真童趣的好作文來的。
5.提問:感受理解體會這篇課文優(yōu)美些語
學生先找,并說明理由,教師適時給予肯定:
參考:語文學習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基本功,那就是學習語言。本文的語言生動、形象,充滿情趣。讓我們一起來感受文中的一些精彩語句。
(1)“姨姨氣急:‘我姐姐千辛萬苦,哪怕養(yǎng)出個蟑螂來,你都該叫好極了!"-句中“哪怕養(yǎng)出個蟑螂來……”實屬有趣而可愛的夸張,表現(xiàn)姨姨“氣急”的情狀,透露她對“我”媽媽的極端同情和對“我”爸爸的不滿和揶揄。句子充滿生活情趣。
(2)“…奶奶認不得,以一票否決。”
--句中“一票否決”是個極富時代特色的政治術(shù)語,用在家庭生活中,顯得十分幽默,也表現(xiàn)出奶奶在家庭中的崇高地位。
(3)“奶奶回家喜滋滋發(fā)布新聞……”
--明明只說一件小事,卻用“發(fā)布新聞”這樣鄭重其事的詞語,名、實之間的反差造成幽默。同時也表現(xiàn)奶奶為兒孫的聰明、成就而有點沾沾自喜(當然,奶奶表現(xiàn)出的是人之常情,我們不能苛責于她)。
四、小結(jié)
舒婷是個詩人,她的詩美麗雋永,熱情浪漫。而她的散文,也如同她的詩一樣地熱情浪漫和美麗雋永,讓人讀了心生美麗,心生熱愛。希望我們每個同學都能如詩人舒婷那樣熱愛生活,領(lǐng)悟平凡的家庭生活中的種種情趣,對哪怕是很辛苦的生活都心存感激,那么,我們一定會成為一個幸福的人。
五、作業(yè)
1.完成課后練習第一、二題。A類
2.完成下列練習:
(1)據(jù)拼音寫出漢字。A類
(kui1)__見 (xie2)__音 (han1)____聲 (rou2)碎干(se4)喜(zi1 zi1)____ 唏(xu1)____ 面面相(qu4)___守(zhu1)___待兔 磨磨(ceng4 ceng4)____
(2)積累好詞句3一5個,并模仿造句。B類
3.寫一段描寫家庭成員和睦相處的愉快場面;B類
教學后記:
1.短文兩篇
教學目的
1 .認識生命的本質(zhì)、生命的意義,培養(yǎng)正確的人生觀。
2.學習比較閱讀的方法。
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文章的脈絡(luò)和主旨。
難點:學會比較閱讀的方法。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yù)習
1.查字典,讀準下列加點字的音。
纖維(xian )奢侈(se chi) 蔚然(wei)躁動不安(zao)
2.查工具書解釋下列詞語。
(1)奢侈:花費大量錢財追求過分享受。
(2)纖維: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細絲狀物質(zhì)。
(3)蔚然:形容茂盛、盛大。
(4)哲人:(書)智慧卓越的人。
(5)豐盈:①(身體)豐滿。②富裕。
(6)驚心動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動很大。
(7)躁動不安:因急躁而活動不安定。
(8)稍縱即逝:時間一放松就失去了。
3.熟讀課文,比較兩篇文章有什么不同。
二、導(dǎo)入
前蘇聯(lián)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
小說寫道:“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每個人只有一次。這僅有的一次生命應(yīng)當怎樣度過呢?每當回憶往事的時候,能夠不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jīng)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yè)--為人類解放而進行的斗爭。’人,應(yīng)當趕快生活。”同學們,你們知道生命的本質(zhì)是什么?生命的意義又是什么嗎?今天我們學的這兩篇短文就是談生命問題,讀后必將加深對生命意識的領(lǐng)悟的。
三、正課
1作者簡介:
《敬畏生命》選自《精美散文哲理文化卷》,作者張曉鳳,臺灣作家。《熱愛生命》選自《生活百解),作者蒙田,文藝復(fù)興時期法國著名思想家和散文家,對培根、莎士比亞以及法國18世紀啟蒙運動思想家影響頗大。
2.朗讀課文《敬畏生命》(或老師范讀、聽錄音),注意學生讀時正音。
3.請給課文分段并歸納段意。
討論并歸納:可分成兩段。
第一段:(第1~2)寫我看到幾棵正在不停飄散一些白色纖維的樹。
第二段:(第3、4、5自然段)抒發(fā)對生命的折服和敬畏之情。
4.提問:文章是怎樣描寫這種樹的?
討論并歸納:“有幾棵樹正在飄散一些白色的纖維,大團大團的,像棉花似的,有些飄到草地上,有些飄入湖水里……好幾個小時過去了,那些樹仍舊渾然不覺地,在飄送那些小型的云朵,倒好像是一座無限的云庫似的。整個下午,整個晚上,漫天都是那種東西。”
5.提問:文章描寫這種樹運用什么修辭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討論并歸納:運用比喻,這樣寫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動、具體,表達作者對這種樹的喜愛之情。
6.提問:為什么我對這種樹感到折服、敬畏?
討論并歸納:因為作者被“生命豪華的、奢侈的、不計成本的投資”所感動。
7.提問:作者為什么說生命的“投資”是豪華的、奢侈的、不計成本的”?
討論并歸納:這些樹在不分晝夜的飄散之余,也許只有一顆種子足以成樹,但它們?nèi)匀徊煌5仫h散。
8提問:如何理解“我知道有一顆已經(jīng)成長。那顆種子曾遇見了一
片土地,在一個過客的心之峽谷里,蔚然成蔭,教會她怎樣敬畏生命。”
討論并歸納:這是說作者被這種樹楔而不舍、不計得失的奉獻精神所感動,領(lǐng)悟到人生也必須有這種奉獻精神。
9.請歸納文章的中心思想。
討論并歸納:本文通過記敘描寫我看到的幾棵正在不停地飄散著~些白色纖維的樹,抒發(fā)了要學習這種樹的換而不舍、不計得失的奉獻精神。
10.提問:本文在表達方式上有什么特點?
討論并歸納:本文第1、2自然段是敘述、描寫,第3、4、5自然段是抒情。
四、小結(jié)
這篇散文記敘描寫了我看到一種正在不停地飄散著一些白色纖維的樹,心靈受到強烈的震撼,感悟到人生的意義在于氣鍥不舍、不計得失的奉獻。
五、作業(yè)
1. 課后練習一。
2.選用課時作業(yè)優(yōu)化設(shè)計。
第一課時作業(yè)優(yōu)化設(shè)計
(-)請用本課的詞語表達下列幾句話的含義。
1.一點兒也不覺得。() 2.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動很大。()
3.形容樹木長得十分茂盛。()
(二)請摹仿下面的句子造句。
例句:我發(fā)現(xiàn)湖邊有幾棵樹正在飄散一些白色的纖維,大團大團
的,像棉花似的,有些飄到草地上,有些飄到湖水里。
第二課時
一、預(yù)習 閱讀《熱愛生命》思考課后練習二、三。
二、正課 1.朗讀課文。(可全班朗讀,也可個別讀)
2.提問:作者對“度日”有幾種理解?
(1)天色不佳,令人不快時,將“度日”看作是“消磨光陰”。
(2)風和日麗時,是慢慢賞玩、領(lǐng)略美好的時光。
(3)壞日子,要飛快地去“度”。
(4)好日子,要停下來細細品嘗。
3.提問:那些“哲人”對生命是怎樣認識的?
討論并歸納:他們以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將它打發(fā)、消磨,并且盡量回避它,無視它的存在,仿佛這是一件苦事、一件賤事似的。
4.提問:“我”對生命是怎樣認識的?
討論并歸納:“我”覺得生命值得稱頌,富于樂趣。認為我們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賜,它是優(yōu)越無比的。
5.提問:“糊涂人”對生命是怎樣認識的?
討論并歸納:“糊涂人”覺得一生枯燥無味,躁動不安,將全部希望寄托于來世而白白虛度此生。
6.提問:“我”熱愛生命,但為什么“對隨時告別人生,毫不惋惜”?
討論并歸納:因為生之本質(zhì)在于死,因此只有樂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亡之苦惱。人總是要死的,但~個人在有生之年,抓緊時間,為人民作出了貢獻,他的生命有意義地過了,所以不感到苦惱和遺憾。
7.提問:作者認為要用什么樣的方法享受生活呢?
討論并歸納:作者認為要迅速抓緊時間,去留住稍縱即逝的日子,憑時間的有效利用去彌補匆匆流逝的光陰。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暫,愈要使之過得豐盈充實。
8提問:為什么要這樣享受生活呢?
討論并歸納:因為生活樂趣的大小是隨著我們對生活的關(guān)心程度
而定的。時間老人對每個人都是十分慷慨的,如果我們熱愛自己的生
命,更會抓緊點點滴滴的時間,去學習,去工作,去干一番事業(yè),那種我們的生命是十分充實,充滿樂趣;如果我們胸無大志,碌碌無為,消磨時間,便會覺得活著無聊透頂,毫無樂趣可言。
9.提問:比較兩篇短文有什么異同點?
討論并歸納:這兩篇文章都是談生命問題。《敬畏生命》通過記敘描寫“我”看到的幾棵正在不停地飄散著一些白色纖維的樹,被這種樹鍥而不舍、不計得失的奉獻精神所感動,領(lǐng)悟到人生也必須有這種奉獻精神。《熱愛生命)則是通過對“度日”一詞的含義的議論,通過對比幾種不同的人對生命的本質(zhì)和意義的理解,說明人們應(yīng)當抓緊時間,熱愛生命,享受生活。
10提問:對于生命,我們是由“敬畏”到“熱愛”,還是從“熱愛”到“敬畏”?
討論并歸納:我覺得,生命的本質(zhì)在死。人固有一死,生命是短暫的,如果我們在這短暫的生命中為人類作出了應(yīng)有的貢獻,那么這種生命是值得“敬畏”的。因此,我們要抓緊時間,有效地利用時間,熱愛自己的生命,使生命過得豐盈充實。
三、小結(jié)
這兩篇短文都是談生命問題,學習后大家一定有許多感受。對于一個初中生來說,生命剛剛開頭。今后我們要怎樣度過自己的一生呢?我們也必須“敬畏生命”“熱愛生命”,讓我們的生命在人類歷史的銀河中發(fā)出一點光和熱。
四、板書
我對“度日”的認識 天色不佳,令人不快消磨光陰
風和日麗慢慢賞玩 領(lǐng)略美好的時光
壞日子飛快去“度” 好日子細細品嘗
對生命的理解 “哲人”打發(fā)、消磨、回避、無視、苦事、賤物
“我”值得稱頌、富于樂趣、自然的厚賜、優(yōu)越無比
糊涂人枯燥無味、躁動不安、寄托來世、虛度此生
五、作業(yè)
1.課后練習二、三、四。
2.選用課時作業(yè)優(yōu)化設(shè)計。
第二課時作業(yè)優(yōu)化設(shè)計
(-)簡答:你是怎樣理解“度日”的含義?
(二)簡答:你對生命有什么看法?
教學后記:
二、背影
〖教學目標與訓練重點〗
1、掌握“狼藉”“躊躇”“蹣跚”“頹唐”“瑣屑”等詞語的音形義。
2、領(lǐng)會本文所表現(xiàn)的父子之間的親情,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3、學習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個特征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下進行細致描寫的特點。
4、通過理解關(guān)鍵詞語的含義,體會語句所表達的感情。
〖教學重點〗 對父親背影的描寫的效果與作用
〖難點〗 體會樸實的語言中所包含的深情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朗讀訓練 2、詞語訓練 3、初步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與結(jié)構(gòu)
〖教學過程設(shè)計〗
一、導(dǎo)入
介紹作者及背景導(dǎo)入,學生閱讀注解1。補充:朱自清寧死不領(lǐng)美國的救濟糧,愛國者。
二、檢查預(yù)習(學生板演)
1、預(yù)習提示中的字詞的注音解釋
2、補充:柵 迂 不能自已 惦記
三、朗讀課文
點撥:注意讀出感情,以最后一段為示范
四、默讀課文,勾劃以下表現(xiàn)以下內(nèi)容的語句
1、人物、事件、地點
2、不能理解的詞句
3、自已認為感人的地方
4、寫背影的語句
五、整體理解
1、這篇文章寫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2、這篇文章主要寫誰?我?父親?我和父親之間?我的家庭困難?
3、文章總寫的一句話是,為什么“最不能忘記”?
4、文章一共寫了幾個背影?其中寫得最詳細的背影是在什么情況下見到的?
5、給文章劃分一下段落層次。
點撥: 1、明確主要事件與次要事件。
2、明確主要人物,文題為背影,寫的是父親的愛子之情。這點學生很容易混淆。
3、引導(dǎo)學生體會總寫點題
4、初步理解學生對文章層次結(jié)構(gòu)的把握。
六、說話訓練:口述父親過鐵道買橘子的經(jīng)過
七、板書總結(jié)
1、學習重點:字詞、朗讀 2、文章主要內(nèi)容與結(jié)構(gòu)
八、作業(yè)布置
1、造句 A、禍不單行 B、晶瑩 C、躊躇
2、描寫父親的一個背影
九、板書設(shè)計
背 影
朱自清
一、難忘“背影”,思念之情,總起點題(1)
二、回憶往事(2-6)
三、再現(xiàn)“背影”,照應(yīng)開頭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重點語段閱讀,感受理解父親的愛子之情。
2、揣摩文章樸實的飽含深情的語言。
〖重點〗 對第六段父親買橘子的過程的描寫
〖難點〗 樸實的語言的表達效果
〖教學過程〗
一、檢查上節(jié)課所學的字詞掌握的情況(聽寫)
二、朗讀、理解第六段
討論:
1、這個背影是怎樣的?
2、口述父親過鐵道買橘子的過程,在這段文字中哪些詞語富有表現(xiàn)力?
點撥:動詞、形容詞的表意作用,引導(dǎo)學生重點體會“攀”“縮”“傾”等詞的表達效果。
3、作者看到父親的背影,為什么“我的淚很快流下來了”,為什么怕他看見?
4、父親為什么“心里感到很輕松似的”?
5、送別過程中父親共說了幾句話,這幾句話的含義是什么?
三、閱讀理解2、3、4、5段
討論:
1、我看到父親的背影就流下了眼淚,這僅僅是因為離別嗎?是在一種什么情況下的離別?
點撥:不同的背景下的事件具有不同的意義,因而人們的感覺也不一樣。
2、把2、3兩段去掉行不行?為什么?
3、4、5兩段中的哪些事情體現(xiàn)了父親對兒子的細心關(guān)照,無微不至的關(guān)懷?
四、重點語句理解
1、“其實我那的已20歲,北京已來往過兩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