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湖心亭看雪》
時間:2011-12---13
地點:多媒體
執教:葛有進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積累一些文言實詞。
了解作者和寫作背景。
過程與方法
揣摩文中描寫西湖雪景的文字,把握作者的風格。
簡單了解白描手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作者高雅脫俗的情懷。
教學重點
反復朗讀,體會作者情懷。
教學難點
白描手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由描寫西湖的一些古詩詞導入課文內容。
作者簡介及寫作背景。
張岱,字宗子,明末清初文學家。清兵南下滅亡明朝,他入山隱居、著書,代表作是小品集《陶庵夢憶》和《西湖尋夢》。
三、整體感知
學生自由大聲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出感情。
檢查字詞
(1)字:崇禎 毳衣 霧淞 氈 沆碭 長堤 喃喃 癡人
是日更定 一小舟 上下一白 是日更定矣
(2)詞:是 一 白 更
是金陵人 上下一白 強飲三大白而別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聽課文朗讀,聽出出問題,聽出理解。
提問;文中哪個字最能概括張岱形象?
明確:“癡”
深入:1、作者描寫舟子說這話時用的是“喃喃”,“喃喃”什么意思?表現了舟子怎樣的心理?
2、模仿舟子的表情神態,讀一讀。
3、“癡”用通俗的話怎么講?張岱的“癡”表現在哪些方面?
四、賞讀文本
(一)“癡”行
1、作者是在怎樣的環境、什么時間、以怎樣方式去湖心亭看雪的?
2、作者說“獨往湖心亭看雪”,真的是一個人去的嗎?有沒有同行的人?如何理解這個“獨”字?從中可以看出作者張岱是一個怎樣的人?
(二)“癡”景
1、找出文中描寫西湖雪景的句子。
2、體會作者筆下景物特點和描寫手法。
3、一切景語皆情語,透過文字勾勒的雪景,你能隱隱約約感受到作者怎樣的心情?
(三)、“癡”情
1、金陵人在亭上見到張岱心情如何?用文中一個詞語表述。
2、作者張岱也像他們一樣滿心歡喜嗎?是什么讓他無法大喜呢?
3、請學生試著從文中找出表達作者對已逝明朝留戀的詞、句。
五、小結課文
請用“好一個 的張岱”的句式評點張岱其人。
六、配樂朗讀。
板書:
《 湖心亭看雪》
張 岱
行:“大雪三日”、“人鳥聲俱絕”、“獨往湖心亭看雪”----------清高孤傲
癡 景:“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
----------飄忽不定、茫然無奈
情:“強飲三大白而別”、“金陵人”-----------------心懷故國
教學反思:
葛有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