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xiàn)當代家族小說的發(fā)展概貌
1、家族小說是一種有特殊規(guī)范的小說類型。它的題材內(nèi)容具有特指性,常描寫一個或幾個家族的生活及家族成員間的關(guān)系,并由此折射具有豐富內(nèi)涵的歷史和時代特征。所敘故事,具有相當?shù)臅r間跨度,往往在歷史與現(xiàn)實結(jié)合中,形成'編年史'般的格局。其形式主要是長篇小說,有的甚至是多卷本長篇小說。家族小說的敘事模式,有敘寫家族由有序-無序-衰敗的主流模式和敘寫家族的'興旺'史的非主流模式.家族小說的情節(jié)母題主要包括'家族、歷史、性'三個方面。其人物形象主要包括作為家族支柱的男性形象與作為家族附庸的女性形象。《紅樓夢》、《金粉世家》均應(yīng)屬家族小說范疇。
2、五四以來的其他家族小說: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張恨水的《金粉世家》,老舍的《四世同堂》,林語堂的《京華煙云》,路翎的《財主底兒女們》,張煒的《古船》、《柏慧》,陳忠實的《白鹿原》,阿來的《塵埃落定》,莫言的《紅高粱》。
課時安排:
擬安排3課時:單元簡介、《祖孫之間》共2課時,《家族的學堂》1課時
《祖孫之間》教學設(shè)計
目標定向
學習目標
1、了解封建大家庭這一社會組織結(jié)構(gòu)的特征,以及作品所反映的時代背景。
2、把握小說反映兩種思想文化觀念沖突和抨擊舊家族制度和封建禮教的思想內(nèi)容。
3、欣賞節(jié)選的重要段落,畫出描寫人物外貌、神態(tài)、語言、動作的精彩語句,分析人物性格與心理,欣賞小說的美。
教學重點難點
1、分析人物性格與心理;
2、把握小說反映兩種思想文化觀念沖突和抨擊舊家族制度和封建禮教的思想內(nèi)容。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dǎo)入
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原副館長、著名學者吳福輝曾在學生群體中進行的小范圍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在現(xiàn)代文學作品中,只有魯迅的《阿Q正傳》、張愛玲的《金鎖記》、巴金的《家》和茅盾的《子夜》這四部作品是所有文科大學生全都看過的。而在其中,100%的受訪者認為《阿Q正傳》是上流小說;各有一半的讀者認為《金鎖記》是上流和中流小說;認為《家》和《子夜》是上流和中流小說的讀者比例都是20%和80%。更有趣的是,60%的學生認為《家》是都市小說,30%%認為是市民小說,另有10%認為是通俗小說。
演員黃圣依談起自己的讀書愛好,這樣對記者說:“最喜歡的嘛,應(yīng)該是巴金的《家》、《春》、《秋》三部曲,雖然我是演員,但藝術(shù)都是相通的。從這部著作中我可以看到文學的很多基本元素。”這部作品也讓她感悟:在明亮的燈光下,恍惚之間,偶爾會讓人迷惑,哪個是影子哪個是自己本身。只有等夜深之時,所有的燈光暗淡,所有的影子消失,才能悄悄地揭開自己靈魂的一隅,不論是痛苦、悲傷還是見不得人的丑陋,讓靈魂悄悄地呼吸。“所以在今天讀來,依然讓我感動不已,有一種心靈震顫的感覺。”
二、介紹節(jié)選部分前后的主要情節(jié)
本文節(jié)選自小說的第九章。在此之前,覺民、覺慧兄弟積極參加學校的演劇活動,熱心地閱讀《新青年》等雜志,從心底里對新文化產(chǎn)生了熱切的渴望。就連他們的大哥覺新也受到了感染。但作為高家這一封建大家族的長子長孫,覺新背負著繼承家族發(fā)展的重負,他不能自由選擇自己的人生,包括婚姻。
當?shù)氐亩杰姛o故毆打?qū)W生,引發(fā)了學潮。在交涉沒有任何結(jié)果的情況下,學生開始罷課。覺慧是其中的積極分子。這時高老太爺把覺慧叫去訓話,不許他參與外面的“胡鬧”,并派人把覺新喊來,讓他約束覺慧,不許他再出去。
被囚禁在家的覺慧萬分苦悶,只有婢女鳴鳳的淳樸與真情給他以安慰。但鳴鳳在聽到他的表白之后卻在有意地躲著他,因為她心中充滿恐懼,害怕被太太知道。覺慧靠讀報與寫日記打發(fā)著這一段寂寞的生活。
過年了,學潮漸漸地平息了。覺慧的生活也慢慢恢復(fù)了常態(tài)。
三、自主閱讀,整體感知
1、反復(fù)閱讀節(jié)選的重要段落,畫出描寫人物外貌、神態(tài)、語言、動作的精彩語句。
2、根據(jù)人物的外貌、神態(tài)、語言、動作的精彩語句,分析人物的性格和心理:高老太爺?shù)降资且粋怎么樣的人?而覺慧又是一個具有怎樣性格的人?
3、高老太爺與覺慧祖孫之間的矛盾是怎樣產(chǎn)生的?祖孫之間的矛盾是否可以調(diào)和呢?
四、精段品讀,合作探究
研讀重點段落后討論明確
1、作者主要運用哪些描寫方法來表現(xiàn)高老太爺?shù)模?nbsp;
外貌、神態(tài)與動作、語言等
2、請畫出表現(xiàn)神情的語句和有關(guān)心理描寫的語段,仔細品味人物性格。
①外貌:
早過了六十歲的祖父躺在床前一把藤椅上,身子顯得很長。長臉上帶了一層暗黃色。嘴唇上有兩撇花白的八字胡。頭頂光禿,只有少許花白頭發(fā)。兩只眼睛閉著,從鼻孔里微微發(fā)出來一點聲息。--年老而又虛弱
②神態(tài)與動作:
常常帶著凜然不可侵犯的神氣。--絕對遵從
祖父……身體軟弱無力地躺在那里,從微微張開的嘴里斷續(xù)地流出口水來,把頷下的衣服打濕了一團。--年邁衰老
祖父忽然睜開了眼睛,看了他一下,露出驚訝的眼光,好像不認識他似的,揮著手叫他出去。
祖父的聲音又干燥,又嚴厲。
祖父的嚴厲的眼光射在他的臉上。
祖父冷笑了一聲,威嚴的眼光在他的臉上掃來掃去。
(祖父)的年老的模糊的眼光無目的地向四處游動,后來他便把眼睛閉上了。
祖父的聲音雖然嚴厲,但比先前溫和多了。--嚴厲中又有關(guān)愛
③語言(p69)
3、高老太爺?shù)降资且粋怎么樣的人?
明確:年邁衰老、面目可憎、嚴厲專橫的老人--封建制度的維護者和象征。
高老太爺是封建家長制和封建禮教的代表。作為這個封建大家庭至高無上的統(tǒng)治者,作品突出表現(xiàn)了他專橫、冷酷、嚴厲的性格特征。在高家,他的話就是法律,誰也不能反對。為了維護封建禮教和封建制度,他堅決反對孫子們進學堂和參加一切社會活動。在高老太爺?shù)纳校S護大家庭的秩序、興盛,是他意志的全部。也正因此,當他臨終前,意識到這個家似乎已經(jīng)無可挽回地走向衰敗時,又極力掙扎,企圖用慈祥、溫和、自我懺悔將已走上新路的覺慧等拉回到老路上來。當然,高老太爺?shù)膾暝峭絼诘模呒易罱K沒有免于崩潰的命運。作品通過塑造高老太爺這樣一位腐朽反動的人物,表現(xiàn)出了封建制度以及舊禮教、舊思想、舊道德必然滅亡。
4、作者主要從哪些方面來表現(xiàn)覺慧的?
神情與心理
5、請畫出表現(xiàn)神情的語句和有關(guān)心理描寫的語段,仔細品味人物性格。
①惶恐--不敢--非常不安--靜靜地立--感覺拘束--不了解--解不透--奇怪--紅著臉--遲疑--堅定的眼光--很不舒服--抖動著身子--想表示反抗
②有關(guān)心理描寫的語段(P67第5段,P68第3段、倒數(shù)第2段,P69倒數(shù)第1段)
6、覺慧又是一個具有怎樣性格的人?
明確:迷惘中帶著叛逆?zhèn)性的青年--反抗封建專制的進步青年。
覺慧是大膽而幼稚的叛逆者的形象。“五四”新思潮給了他民主主義、人道主義的思想武器,這使他逐漸認清了封建家庭的黑暗、腐朽以及罪惡。正因為如此,他積極投身學生運動,熱心辦刊物,宣傳進步思想。在家中,他有正義感,同情下層人物,勇于反對封建束縛。在婚姻問題上,他敢于沖破封建等級觀念,毅然和丫頭鳴鳳相愛,同時積極支持覺民抗拒包辦婚姻。對于長輩們裝神弄鬼等迷信行為,他也敢于大膽反抗。最后,他義無返顧地走出了家庭。當然,覺慧性格中除了有大膽叛逆的一面,也有單純幼稚的一面。這主要表現(xiàn)在他對周圍的一切(包括“家”)雖然憤恨,但還不能作出完全科學的分析,有時感到“這舊家庭里面的一切簡直是一個復(fù)雜的結(jié),他這直率的熱烈的心是無法把它解開的”。他與鳴鳳相愛,又經(jīng)常處于矛盾中,下不了最后決心。最后,只是因鳴鳳被逼投水自殺,這段愛情突然失去了,他才感到莫大的震動。他雖然恨高老太爺,認為在家中他與祖父“像兩個敵人”;但在高老太爺臨終時,他又曾有過“現(xiàn)在的確是太遲了。他們將永遠懷著隔膜,懷著祖孫兩代的隔膜而分別了”的想法。這想法很幼稚,其實高老大爺即使不死,他們祖孫兩代人的隔膜也是無法消除的,因為他們各自代表的是不同的社會力量。作者對覺慧的塑造完全是忠實于生活的。盡管覺慧身上有著明顯的幼稚,但他卻真實地反映出了“五四”時期我國覺醒了的一代青年人的某些精神面貌。
7、節(jié)選中作者對覺新這個人物形象著墨不多,那么覺新究竟是一個什么性格的人物呢?
覺新唯唯應(yīng)著,做出很恭順的樣子,一面偷偷的看著覺慧,給他做眼色,叫他不要再開口。
覺新依舊唯唯地應(yīng)著,一面向覺慧做了一個手勢。
明確:懦弱、忍讓、委屈求全的青年。
覺新的性格充滿了矛盾,是個“有雙重人格的人”。覺新善良,待人誠懇,原是舊制度培養(yǎng)出來的、有較強傳統(tǒng)觀念的人。由于他處于長房長孫的位置,因此,為維護這個四世同堂大家庭的“和平共處”,他凡事采取“不抵抗主義”,逆來順受,委曲求全。他愛表妹梅,但當這段美好的戀情被長輩無理地扼殺后,他并不反抗,對父親為他與李家訂的親事,也表示順從,然后回房蒙頭大哭一場,與瑞玨完了婚。祖父死后,陳姨太無端以“血光之災(zāi)”為由,不許瑞玨在家里生小孩。覺新雖然覺得這有如“晴天霹靂”,但還是接受了,將瑞玨送到城外荒郊的茅屋中,結(jié)果封建迷信吞噬了她的生命。覺新身上雖然有著很嚴重的舊觀念的束縛,但他又是個接受了新思想熏染的人,因此,在他心中,善惡是非是有著清楚的界限的。他也有過美好的向往,與表妹梅的相戀就是他對愛情的追求;同時,他也同情受壓制的青年,如暗中幫助覺民逃婚,幫助覺慧離家出走等。新思想雖然觸動了他的心靈,但封建舊觀念卻如同沉重的枷鎖壓得他無法喘氣,使他在精神上常常處于極度痛苦之中。他恨舊東西,自己也是舊禮教的犧牲品,封建大家族制度的殉葬品;但由于他受封建傳統(tǒng)觀念毒害較深,喪失了反抗能力,因此在“不抵抗主義”支配下,處處妥協(xié),不自覺地扮演著舊東西的維護者的角色。總之,覺新是一個有著“雙重性格”的悲劇人物。他性格中的這種矛盾性,真實地反映出了當時某些時代特征。作者通過塑造這一典型人物,批評了“不抵抗主義”,指明對于封建舊制度、舊觀念,反抗才是避免悲劇的惟一出路。
8、高老太爺與覺慧祖孫之間的矛盾是怎樣產(chǎn)生的?祖孫之間的矛盾是否可以調(diào)和呢?
覺慧是大膽而幼稚的叛逆者的形象,而以高老太爺和克明為代表的那些衛(wèi)道者,竭力奉持著禮教和家訓,壓制一切新的事物,甚至不惜以犧牲青年為代價。這就又加深了新與舊、當權(quán)勢力與被壓迫者的矛盾,并使年輕人遭受巨大的痛若。高老大爺和覺慧祖孫兩代人的矛盾是無法消除的,因為他們各自代表的是不同的社會力量。
第二課時
五、拓展訓練
照片記錄著我們的生活。請你從家庭相冊中選擇家人(包括自己)的一組照片,并結(jié)合照片寫一篇講述家庭變化的記敘文。
六、創(chuàng)新探究
1、作為現(xiàn)代家族小說的代表,《家》從《紅樓夢》中吸取了豐富的營養(yǎng),你能從主題、人物刻畫和語言等方面做哪些比較嗎?
巴金的《家》與曹雪芹的《紅樓夢》之比較
①主題
相同點:巴金和曹雪芹都是把自己的不尋常經(jīng)歷滲透進小說里,都認識到了封建社會的黑暗。《家》和《紅樓夢》是在不同時期反封建的現(xiàn)實主義典型小說,均具有很強的自傳性。
而巴金和曹雪芹由于處于不同時代,因此對封建社會的叛逆具有不同的表現(xiàn)。兩部小說雖然均取材于封建貴族家庭興衰之事,但由于社會時代差異,他們思想內(nèi)容也有所不同。比較看來,《家》的思想內(nèi)容比《紅樓夢》更進步,《家》的思想內(nèi)容是對《紅樓夢》的延續(xù)和發(fā)展。
②人物
兩部小說雖然都出現(xiàn)了一個典型的叛逆人物形象,但叛逆的道路和思想追求又是有所不同的。《家》中,覺慧是高公館中第一個覺醒者,是封建制度的一個“幼稚而大膽的叛徒”。在《紅樓夢》中,賈寶玉是封建貴族家庭的叛逆者。
比較看來,賈寶玉沒有先進思想的指導(dǎo),他的叛逆性只是盲目的自發(fā)的。而覺慧則是受科學民主思想的影響主動自覺的與封建勢力斗爭。
兩個叛逆者雖各有特點,但終擺脫不了階級意識的束縛,最終難免失敗。
③人物塑造手法
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家》的主要藝術(shù)成就,《家》
賀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