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xué) 習(xí) 目 標(biāo)
1.知識目標(biāo):了解茅盾及其作品。
2.能力目標(biāo):學(xué)習(xí)烘托人物的手法,分析人物性格。
3.情感目標(biāo):深入理解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
知 識 歸 納
了解背景
1930年,南京國民黨政府和閻錫山、馮玉祥之間爆發(fā)了“中原大戰(zhàn)”,上海的工業(yè)產(chǎn)品因而無法順利行銷到內(nèi)地。中央政府只知在上海搜刮金錢以做戰(zhàn)爭經(jīng)費,對于受帝國主義壓迫而奄奄一息的民族工業(yè),拒絕給予實質(zhì)性的支持,甚至落井下石,借機擴充官僚資本。《子夜》正是以此為背景,描繪出都市上海的剖面圖。民族資本家吳蓀甫進退維艱,既得不到政府和銀行的支持,又拒絕外國資本的收買,不得不借投機公債來籌措資金。在公債市場中,他又遭到買辦趙伯韜的阻擊,親信的出賣更使他陷入了徹底的絕望。“魁梧剛毅”的吳蓀甫曾游歷歐美,歸國后既欲充當(dāng)“20世紀(jì)機械工業(yè)時代的英雄、騎士和王子”,又試圖把家鄉(xiāng)建設(shè)成“模范鎮(zhèn)”,最終卻陷入了破產(chǎn)的境地。茅盾試圖借吳蓀甫這個典型人物的典型遭遇,說明民族資本無力使中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反帝反封建仍是中國革命的主要任務(wù)。
識記字音
魔窟(kū) 脖頸(ɡěnɡ) 時髦(máo)
迷惘(wǎnɡ) 一瞥(piē) 提(dī)防
鼓槌(chuí) 夢魘(yǎn) 作孽(niè)
柏(bǎi)油 驀(mò)地
識記字形
目眩 頭顱 圓錐 斑駁 樹陰 夢魘 笑靨
憐憫 機械 臂膊 驟然 裹緊 辣椒 閃爍
詞語解釋
夢魘:惡夢,常常伴之以壓抑感和胸悶以致把睡覺人驚醒。
時髦∶合潮流,入時;時興的。
毛骨悚然:汗毛豎起,脊梁骨發(fā)冷。形容十分恐懼。
金童玉女:道家指侍奉仙人的童男童女。后泛指天真無邪的男孩女孩。
合 作 討 論
1.從本文看,如何才能使景物描寫?yīng)毦咛厣⒔o讀者留下鮮明的印象?
明確:文學(xué)理論家從名家名作中總結(jié)出了“陌生化”的手法,即按照人們第一次見到某物的眼光來描寫它。通過第一次到上海的吳老太爺?shù)难酃猓际芯坝^就顯得分外光怪陸離、攝人心魄:汽車成了“小箱子”“長蛇陣似的”怪物,突然,“怪物們”“靜靜地一動也不動”,橫在前面的卻像河水一樣流淌,男男女女則仿佛被鬼追著似的飛跑--其實不過是紅綠燈指揮下的結(jié)果。文中描寫都市風(fēng)光的文字,多使用短促的句式,既符合都市生活的緊張節(jié)拍,也生動地反映了被聲光電包圍著的吳老太爺?shù)难灨校刮覀兎路鹉苈犚娝目駚y的心跳聲和急迫的喘息聲。小說中的吳老太爺是封建社會的象征,是“古老社會的僵尸”,一旦暴露于上海現(xiàn)代化的空氣中,即快速地“風(fēng)化”。茅盾以此來說明,封建遺老已難以適應(yīng)現(xiàn)代文明。
2.怎樣看待吳老太爺進城這件事?
明確:吳老太爺眼中的上海是繁華、燈紅酒綠、光怪陸離、傷風(fēng)敗俗。環(huán)境描寫突顯了吳老太爺?shù)谋J亍⑿嗳酰饨ㄟz老頭暈?zāi)垦!娏也贿m感,對上海充滿厭惡、抵觸情緒。象征了封建遺老與現(xiàn)代文明,封建勢力與新興資產(chǎn)階級的對抗。
《高媽》教案
◇本課學(xué)習(xí)目標(biāo)
1.了解作者及《駱駝祥子》的思想內(nèi)容。
2.鑒賞“高媽”的語言特點。
3.分析語句的深刻含義。
4.剖析“高媽”的人物形象。
◇1.題目解說
《駱駝祥子》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為背景,以人力車夫祥子的坎坷悲慘生活遭遇為主要情節(jié),深刻地揭露了舊中國把“人”變成“鬼”的黑暗,控訴了統(tǒng)治階級對勞動人民的殘酷盤剝和壓榨。《駱駝祥子》作為一部揭示舊中國城市底層勞動者悲慘命運的現(xiàn)實主義巨著,不僅代表著老舍創(chuàng)作水平的高峰,還代表著我國30年代文學(xué)的水平與成就。
◇2.作者簡介:
老舍(1899~1966年),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另有筆名絮青、鴻來、非我等。北京人,滿族。著名的現(xiàn)代作家、劇作家。他出生在一個貧民家庭。老舍以長篇小說和劇作著稱于世,并在1950年因創(chuàng)作話劇《龍須溝》被授予“人民藝術(shù)家”稱號。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為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開拓了重要的題材領(lǐng)域。他所描寫的自然風(fēng)光、世態(tài)人情、習(xí)俗時尚,運用的群眾口語,都呈現(xiàn)濃郁的“京味”,其作品中以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最有代表性。他的短篇小說構(gòu)思精致,取材較為寬廣,其作品中《柳家大院》《上任》《斷魂槍》頗具特色,耐人尋味。建國以后,老舍致力于話劇創(chuàng)作,代表作有《龍須溝》《春華秋實》《茶館》等。老舍的作品已被譯成20多種文字出版,頗具有獨特的幽默風(fēng)格、濃郁的民族色彩,以及從內(nèi)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賞而贏得了廣大讀者的喜愛。
◇3.背景資料:
課文節(jié)選自《駱駝祥子》的第八章。
祥子被抓了壯丁,新置的人力車也被充了軍,他第一次從心底里喊出了:“憑什么?”趁軍隊撤退的時候,他溜了回來,并順手牽走了三匹駱駝,在一個村子里賣了三十五元錢,又返回了人和車廠,重新拉起了人力車。他又燃起買車的希望,“對花錢是這樣一把死拿,對掙錢祥子更是不放松一步”;沒包月,就拉整天;早出晚婦,不拉夠一定的錢數(shù)不收車,一點也不顧惜自己的身體:也開始搶生意,“像一只餓瘋的野獸”,“只看見錢,多一個是一個”。
后來拉上一個楊先生家的包月,沒曾想兩位太太不僅朝死里使喚他,還不讓他吃飽飯,極為吝嗇,祥子一怒之下便辭了職。心情沮喪的祥子,剛一回到人和車廠,便被虎妞發(fā)現(xiàn)了,被她灌了些酒后稀里糊涂地就與她發(fā)生了關(guān)系。有了這件事,祥子心里憋屈極了,別扭極了。
正在苦悶之際,樣子遇到了善良的曹先生,曹先生要他到自己的宅門里拉車。祥子“這些日子的苦惱忽然一齊鏟凈”,“痛快得要飛起來”了。不久,中秋節(jié)后的一個晚上,在北長街上拉著曹先生跌了一跤,車把斷了,曹先生也被摔了,祥子自己也手臉全是血。盡管曹先生沒有怪罪他的意思,祥子卻困自己的失職,主動請辭,并且提出不要工錢。在高媽的勸說下,他不再提辭工的事了。
課文所節(jié)選的部分就是從這里開始的。
◇5.主題思想
本文通過祥子和高媽的談話,表現(xiàn)了高媽精明干練,祥子憨厚拙直,從側(cè)面深刻反映了舊中國社會的黑暗和下層勞動人民掙錢的艱難。
◇6.情節(jié)欣賞:
節(jié)選的文字寫的是,在曹宅拉車出了事,祥子一一回味著高媽的話,思索著自己的生活方式,充分地表現(xiàn)了祥子的誠實、木訥的性情和個人主義的生活態(tài)度。
(1)高媽還有方太太給他提供了幾種攢錢的方法:
①“放出去呢,錢就會下錢”--放個小型的高利貸;
②“一塊錢就可以立折子,你怎不立一個呢”--儲蓄;
③“起上一個會”--搞小型集資互助。
(2)祥子是怎樣想的呢?又是如何做的呢?
①盡管“很佩服高媽的話”,卻“覺得錢在自己手里比什么都穩(wěn)當(dāng)”:雖然“錢不會下錢,可是丟不了也是真的”。他愛錢,喜歡實實在在地攥(zuàn)著:白亮、厚實、耀眼,還能時不時地數(shù)數(shù),讓人覺得踏實。
②“把錢交出去,人家又在折子上畫了幾個字,打上個小印。他覺得這不是騙局,也得是騙局;白花花的現(xiàn)洋放進去,憑人家三畫五畫就算完事,祥子不上這個當(dāng)”;“折子上的錢只是幾個字”!“城里有許多的事他不明白”,“他不愿再去聽,也不愿去多想”。“自己拿著自己的錢好了,不用管別的”。
③“上哪里找這么二十位人去呢?即使能湊上,這是個面子事”;“好漢不求人”!
高媽拿他也沒辦法:“你真行!”小胡同趕豬--直來直去;也好!“祥子呢?對自己點了點頭,似乎承認自己的一把死拿值得佩服。”
祥子從農(nóng)村來到了城市,環(huán)境變了,謀生的手段也變了,但他那種貌似誠實卻狹隘的小農(nóng)意識卻一點也不愿去改變,就是他的理想--買一輛屬于自己的洋車,也不過把洋車看做“土地”,認為是唯一可靠的東西,甚至天真地以為靠自己強壯的身體,靠誠實苦干,靠一點一點地積攢就能實現(xiàn)自己買車的愿望,有了自己的車子,就可以獨立了,自由了。因而,他認為自己和別的車夫不一樣,也從來不曾考慮過別人的支持和援助,這種自身的局限加大了他與其他人之間的隔膜。這是一種典型的個人奮斗的道路。
◇7.寫作特點
(1)語言淺顯生動。把放貸賺利錢叫“錢就會下錢”,管心中無底而亂放債(可能收不回來)叫“放禿尾巴鷹”,多么生動!老鷹沒有尾巴,指放貸收不回來;乘負債人發(fā)薪之日上門討債叫“堵窩掏”,把負債人堵在家里強行收債,多么干脆利索;管為人呆板、認死理兒叫“小胡同趕豬--直來直去”。上述語言淺顯,形象生動、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2)語言個性化。“擱在兜兒里,一個子永遠是一個子!”“瞧準(zhǔn)了再放手錢,不能放禿尾巴鷹”表明了高媽精明、有頭腦;“當(dāng)巡警的到時候不給利,或是不歸本,找他的巡官去!”“敢打聽明白他們放餉的日子,堵窩掏”表明了高媽潑辣、有手段。
(3)心理描寫揭示人物精神世界和性格特征。
心理描寫是對人物的思想活動及其內(nèi)心世界的描寫,目的在于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性格特征。①直接使用“覺得”“知道”等詞語,如“他對高媽有相當(dāng)?shù)呐宸X得這個女人比一般的男子還有心路與能力,她的話是抄著根兒來的。”“對于銀行銀號,他只知道那是出‘座兒’的地方,假若巡警不阻止在那兒擱豐的話,準(zhǔn)能拉上‘買賣’。”
②用動作暗示,例如:“不敢…‘很愿意聽…‘傻傻忽忽地一笑”,一系列動作暗示祥子從內(nèi)心中對高媽非常敬佩。
◇8.重點難點:
(1)分析高媽和祥子的人物形象,結(jié)合例子作簡要總結(jié)。
高媽:①精明、有頭腦,例如:“擱在兜兒里,一個子永遠是一個子!放出去呢,錢就舍下錢!”“車到了手,你干上一只黑簽兒會,又不出利,又是體面事,準(zhǔn)得對你的心路!”
②潑辣、有手段,例如:“找他的巡官去!一句話,他的差事得擱下。”
③熱心、周到、善于雄辯,例如:苦口婆一心傳授放債經(jīng)驗。
祥子:①呆板、拙直。祥子沒有高媽那樣的頭腦,既不會放債,也不愿起會。
②小心、謹慎。祥子認為錢在自己手里比什么都穩(wěn)當(dāng)。
③木訥、口拙、不善言辭。
(2)下列語句有怎樣的深刻內(nèi)涵?對下列語句試加分析。
①資本有大小,主義是一樣,因為這是資本主義的社會,像一個極細極大的篩子,一點一點地從上面往下篩錢,越往下錢越少;同時,也往下篩主義,可是上下一邊兒多,因為主義不像錢那樣怕篩眼小,它是無形體的,隨便由什么極小的孔中也能溜下來。
在資本主義社會,資本可以有多有少,但是使用資本所需要的眼光、手段和規(guī)則都是一樣的;“一點一點地從上面往下篩錢,越往下錢越少”是指金錢主要集中在上層社會,下層勞動人民掙錢要少得多、艱難得多;但資本主義思想?yún)s是無孔不入,人人皆知的。
②她的厲害是由困苦中折磨中鍛煉出來的。
高媽的厲害、潑辣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經(jīng)歷了艱難困苦被弱肉強食的黑暗社會逼出來的,這反映了下層勞動人民的生存是多么的艱難!
賀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