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工大附中 霍光武
2006年安徽省初中畢業學業考試,是義務教育階段的終結性考試,兼顧畢業與升學雙重測試目的。語文考試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三個方面,綜合考查學生的語文素養,側重考查學生語言文化的積累,側重考查學生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以及綜合運用所學語文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006年中考課改實驗區語文試卷,充分凸顯新課標理念,大力弘揚人文精神,具體特點如下:
一、依據課標和考綱,穩中有變
語文試卷,依據考試綱要,繼續沿襲2005年中考模式,溫馨提示后,分四大部分,22小題,分別是語文積累20分、閱讀55分、語文綜合運用15分和作文55分,另外卷面書寫5分。繼續允許使用《新華字典》。
第一部分語文積累,古詩文考查材料都出自新課標推薦的50篇優秀詩文,并盡量與04、05年考題不同,(04、06年同時考到王維《使至塞上》“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05、06年同時考到杜甫《望岳》“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第二部分閱讀,現代文閱讀材料劉白羽的《晨》、葉圣陶的《習慣成自然》,均來自課外,文質兼美,難易適度,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氣息。
與05年文言文閱讀材料都出自課內不同,今年文言文閱讀材料《〈論語〉四則》,課內外各兩則,課外兩則與課內相關,短小淺顯,學生借助提示、注解,基本可以理解。
第四部分作文,仍然是提供材料的話題作文,作文提示與要求保持不變。
考卷局部出現變化與調整,第一部分語文積累,古詩文默寫由05年2、3兩小題調整為1、2兩小題,而05年1、4兩小題則合并成為第3小題,分別涉及到多音字注音、改正錯別字和名著閱讀,名著閱讀題題型由客觀填空改為可以選擇的填寫讀書資料卡,且分值由3分上升為5分。而近年來一直時興的仿寫、呼聲很高的句式變換等未考。
考卷題型分布方面,選擇、填空等客觀題適當減少,題量由約占25%調整為20%,而簡答、作文等主觀題由75%上調為80%。
二、關注生活,充滿人文關懷
語文考卷引導學生感悟生活、陶冶情操、修身立業、治學交友、科學創新,充滿人文關懷,如溫馨提示、允許使用《新華字典》、重要提示加著重號等。
語文貴在學以致用,關注生活,第一部分語文積累,第2小題要求寫兩句表達離別之情的古代詩歌名句。
第三部分語文綜合運用,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班里準備在這天下午3點,在本班教室開展關于讀書的主題班會活動,要求推薦名人名言、主題演講、寫邀請詞、擬寫班報欄目名稱,緊扣時代脈搏,貼近生活,貼近實際。
第二部分閱讀,第13小題,結合實際,談談你對學校“目的在養成習慣,增強能力”的認識;第17小題,結合自己的學習經歷,談談你對第四則《論語》的理解。這些都引導學生對文章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
第四部分作文導入語說,晶晶摔跤的故事是否讓你聯想到生活中的某些經歷或見聞?是否讓你獲得某些感悟和認識?作文所給材料鮮活,導入語能引起共鳴,提示與要求明確,引導學生關注自然,關注人生和社會,寫出自己的獨特的感受和真切體驗。
三、強調積累,難易適度
中考兼顧畢業與升學雙重目的,語文試卷強調積累,難易適度,容易題約占60%,稍難題約占30%,較難題約占10%,
第一部分語文積累,古詩文默寫、字詞訓練、名著閱讀都緊扣課本,考查基礎。第三部分語文綜合運用,第18小題推薦名人名言,也重在積累。第二部分閱讀,三個語段前兩題相對容易,后兩題較難。
幾點思考:
一、作文與高考同步,話題作文繼續有活力。但全國中考作文趨勢是話題作文降溫,命題、半命題作文有所回歸,選題作文也應成為趨勢。
二、許多熱點話題考題未涉及,與其他學科關聯不大。
三、近年來一直時興的仿寫、呼聲很高的句式變換等未考,修改語病、看(讀)圖、修辭、標點等傳統題繼續缺失。
四、考試新貴手機短信息、頒將詞等仍未問津。考卷未能充分體現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方法。
作者郵箱: ahmashgw@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