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詩韻優美滿分作文的啟示
--點擊2003年高考佳作
江蘇省東海高級中學 張士先
無題
陜西一考生
拉開窗簾,陽光只有一種顏色
--題記
拉開窗簾,陽光只有一種顏色
不論你喜歡
赤橙黃綠青藍紫
當然情感無罪
但它好像變色墨鏡
把整個世界
染得非喜即悲
把所有面孔扭曲
給你看
于是無知的你伸出指頭
“這個丑,那個美”
別總給理智放假
如果感情像霧
那么當心它遮住了
真理的彼岸
如果感情像月光
那么要知道
它剽竊不了太陽的光線
不是說感情總在欺騙
只是它總有失真的一面
時常擦拭你的雙眼
別讓理智離開身邊
拉開窗簾
你是否看得清暗礁
如果是
那么撐起帆
起風了,你看那是岸
詩歌寫作,一直以來就是中學作文教學中的一個極為薄弱的環節,平時作文訓練也很少涉及到這種文體。對學生來說,他們寫詩(考試或平時作文)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青春本身就是一首最動人的詩歌,他們沒有任何理由不為自己的青春放聲歌唱!自從高考語文不再“限制文體”,給學生施展才華的舞臺以后,各省高考滿分作文每年都有詩歌佳作推出。今年高考閱卷剛剛開始,媒體上就推出了陜西一考生的一首僅209字的滿分作文《無題》詩,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關注。
這首詩緊扣感情的親疏與對事物的認知這一話題,以陽光只有一種顏色為題記,用變色墨鏡、霧、月光等現實中具體的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朦朧特征來說明感情這一抽象事物所具有的易變性和不可靠性,通過層層比喻闡述了感情在認識真理過程中的危害,告誡人們要用理智來判斷事物的美丑,從而駛向真理的彼岸,非常確切和深刻。
詩的語言生動鮮活而富有很強的哲理性。詩中“時常擦拭你的雙眼”“拉開窗簾/你是否看得清暗礁”等豐富“意象”的詩句含蓄地表現出“感情親疏與對事物的認知”的關系,顯得形象、蘊藉。“它剽竊不了太陽的光線”“別總給理智放假”等語句凝練而有哲理,富于形象性且很有詩歌的韻味,這在一定程度上顯示了作者較為厚實的文學基礎和靈活運用藝術方法的能力,這在考場作文中尤為難得。
全詩構思奇特,內容深刻,語言生動鮮活,打破了中學生的比較一般的語言模式,表現出作者對生活的獨特感悟、理解和深厚的語文素養,被閱卷老師一致看好,評為滿分卷,是理所應當的!
這篇滿分作文無疑也給我們有益的啟示:
考場作文應如何求新?“求新”是考場作文“發展等級”的核心,也是焦點。形式的“求新”無疑是解決焦點的有效途徑之一。我覺得江蘇省高考語文作文閱卷組組長何永康教授的一個比喻很有說服力,他說,考場作文怎樣寫才有新意?這正如禿子頭上捉虱子,如果你想到的只是禿子頭上的那個虱子,那肯定沒有新意。如果你轉到禿子的背后,發現禿子頭上還有幾根頭發,那你就抓住了作文的新意了。這頭發,既是立意的新穎,也指形式的清新。作為一名考生,如果你在考場作文所寫的都是“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著”的東西,想得高分,肯定不容易。只有打破常規,別出心裁,才能踏進“求新”的門檻。但我認為還應該注意的是,“沒有金剛鉆,不攬瓷器活”,千萬不能為“求新”而“求新”,免得弄巧成拙。為此,平時必須多讀多寫,不斷豐富和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
高考作文可以寫詩歌,這給有些學生提供了機會,對閱卷教師卻是一個挑戰--你得有現代詩歌閱讀的儲備和敏感,你要能相當準確地判斷出哪些詩歌寫得優秀,該給高分,哪些則差強人意,不能給高分,這一點應該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江蘇省每年都有30萬左右的考生,近幾年卻沒有推出一篇詩歌類的高考佳作來,是沒有考生寫,還是確實沒有佳作呢?是不是我們中學教師對詩歌寫作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呢?這些都值得我們去關注、去深入的思考!據我所知,中學語文教師自身對現代、當代詩歌閱讀是一個十分薄弱的環節,讀現代、當代詩歌的人實在不多,能夠寫幾筆的就更是寥寥無幾。當我們布置學生寫作文或在考場里,面對學生所寫的詩歌,我們還有什么理由拒絕呢?
[地址:江蘇省東海高級中學 郵編:222300 信箱:jsdhzs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