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成應
教學目標:
1 、培養學生養成仔細觀察事物的良好習慣,學會抓住事物特征來進行說明;
2 、運用合理說明順序安排好文章的結構;
3 、學會運用多種說明方法和注意語言的簡潔和物動性。
教材分析 :
1 .重點:目標 2 、 3
2 .難點:目標 3
3 .教具:幻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由《從甲骨文到縮微圖書》一課的內容及安排的順序導入到 " 筆 " 寫作。
二、抓住契機,引起興趣:
由同學們手頭上寫字的筆為引入點,引起學生自由發言和爭論。
1 .同學們為什么喜歡用圓珠筆?
2 .你觀察過圓珠筆的構造嗎?你了解它的優缺點嗎?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給予適當評價)
三、由點到面,進行推廣:
1 .要求學生對教師展示的幾種筆(毛筆、鉛筆、鋼筆)理清它們出現的先后次序。
2 .學生觀察毛筆,準備口頭發言,學生補充,師生評析。
3 .學生觀察 " 鉛筆 " ,要求動筆寫出簡短的文字,再抽查朗讀,師生評析。
4 .學生觀察 " 鋼筆 " ,分小組討論,統一意見,然后開展競賽,比比哪個組寫得好,給予加分。
四、擬定提綱,理清文章結構:
要求學生以小組為討論起草,整理提綱,教師
抽簽兩份提綱,師生共同評析。
五、寫好開頭、結尾,為成文做準備。
要求學生動筆寫出文章的開頭、結尾,相互交流互相溝通,再抽查兩份展示。
六、小結
七、布置作業: 課后完成《筆》的說明文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