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節課的主要內容是相遇問題,會用線段圖整理數學信息和問題,重點要讓孩子學會分析“相遇問題”的數量關系,能用兩種方法解答相遇問題中求總路程的.問題。我個人認為本節課教學設計和組織上很好的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理念和我校的教學模式。具體體現在:
1、情境的創設貼近生活,從生活實際入手,引導學生將生活問題轉化成數學問題,讓學生理解“同時出發”、“相向而行”、“相遇”,并能自主地分析并嘗試解決問題,本著“從生活入手—抽象成數學問題———嘗試解決方案—應用生成的知識解決更多問題“的思路展開教學。此環節的設計有利于培養學生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并嘗試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引領學生自主探索,搭建數學模型
本節課,教師要教給學生的,不單單是一個相遇問題的“點”的學問,而是引領學生通過對這個“點”的探究,建構一種數學模型,形成解題策略。張茹老師在設計時大膽放手,首先給學生一個探究提示,放手讓學生根據探究的提示,首先自己動手用線段圖來整理信息和問題,然后根據線段圖進行分析,逐步理解了數量關系,進而列出算式,建構數學模型;最后借助多媒體直觀、多彩、形象、生動的演示,更加有效的幫助學生正確地理解數量關系。整個活動過程注重了學生之間自主探索,小組合作的意識,學生生的自主學習地位體現較好。
【《相遇問題》評課稿范文】相關文章:
《烙餅問題》評課稿(4篇)01-16
《烙餅問題》評課稿4篇01-16
排球課評課稿01-02
用方程解決問題評課稿01-07
散步評課稿01-18
白鵝評課稿01-16
統計評課稿01-15
蒲公英評課稿01-15
趕海評課稿01-14
腳印評課稿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