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 “我們童年唱過的《 采蓮謠》 在白河好像一個夢境”,請結合文章內容,理解句中“夢境”的含義。(4 分)
答:
16.答:夢境是指不切實際的虛幻的境況,(2分)在文中指的是“我”對采蓮的勞動并不了解,其實種蓮人家自有他們的辛苦和歡樂。(2分)
17.簡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所表達的情感及在文中的作用。(6 分)
答:
17.答:①運用對比的手法,指出采蓮人用歲月和汗水抒寫生活生命之詩,他們的生活不乏情趣,他們創造的美景更有詩意。②卒章顯志,升華了主題,抒發的作者對種蓮人的贊美,并提出了勞動創造的美才是真正的大美。③與標題相呼應,使文章首尾圓合,結構完整。
18 .本文語言很生動,請在文中選擇三處加以評析。(6 分)
答:
18.答:實例:“那些經過細心栽培的蓮花競好似是天然生成,在大地的好風好景里毫無愧色,夏日里格外有一種欣悅的氣息。”運用了擬人的修辭,賦予了蓮花以人性,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蓮花的美麗,同時也為后文寫種蓮人的辛苦埋下伏筆。
“空的蓮蓬可以賣給中藥鋪,還可以掛起來裝飾;潔白的蓮子可以煮蓮子湯,做許多可口的菜肴;苦的蓮心則能煮苦茶,既降火又提神。”運用排比的修辭,寫出了蓮全身是寶,寄寓了對蓮的贊美,也暗含了對采蓮人的肯定與謳歌。
“我看到每一位采蓮人的褲子都被這些密刺劃得千瘡百孔,有時候還被刮出一條條血痕,可見得依靠美麗的蓮花生活也不是簡單的事。”運用細節描寫,突出了采蓮人勞動之辛苦,抒發了對采蓮人的贊美。
(每處評析要舉出實例,并能分析手法或特點及其表達效果,每答對一處得2分)
賞讀: 這篇散文充分發揮散文小巧輕靈的特點,運用描寫、記敘、議論等表達方式寫了蓮民的種蓮、收蓮,有力的表達了對勞動人民的贊美之情和崇高敬意。
文章緊扣種蓮的“苦與樂”行文。樂是次要的,苦才是作者要著力表現的。采蓮“沒有可以打槳撐篙的蓮舫,而要一步一步踩在蓮田的爛泥里”,采蓮的時間是“清晨太陽剛出來或者黃昏日頭要落山的時分”,蓮子好吃,可剝蓮子“要用細針把蓮子里的蓮心挑出來,這些靠的全是靈巧的手工,一粒也偷懶不得”,“我看到每一位采蓮人的褲子都被這些密刺劃得千瘡百孔,有時候還被刮出一條條血痕”。蓮農的艱辛在作者的行文中自然流露,對農民的崇敬之情也隨之而出。
文章最后作者再次拿欣賞荷花與種蓮對比,荷花是美麗的,種蓮卻是辛苦的。結句“我們用一些空虛清靈的詩歌來歌頌蓮葉何田田的美,永遠也不及種蓮的人用他們的歲月和血汗在蓮葉上寫詩吧”,畫龍點睛,揭示了主旨,深化了主題。
更多熱門文章:
9.夏之韻語文閱讀
10.雪梅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