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閱讀《詹天佑》選段,回答后面問題。(14分)
詹天佑不怕(困難),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務(wù),馬上開始勘測線路。哪里要開山,哪里要架橋,哪里要把陡坡鏟平,哪里要把彎度改小,都要經(jīng)過勘測,進行周密計算。詹天佑經(jīng)常勉勵工作人員說:“我們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點兒馬虎。‘大概’‘差不多’,這類說法不應(yīng)該出自工程人員之口。”他親自帶著學(xué)生和工人,扛著標桿,背著經(jīng)緯儀,在峭壁上定點、測繪。塞外常常狂風(fēng)怒號,黃沙滿天,一不小心還有墜入深谷的危險。不管條件怎樣惡劣,詹天佑始終堅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嶺,勘測線路;晚上,他就在油燈下繪圖,計算。為了尋找一條合適的線路,他常常請教當?shù)氐霓r(nóng)民。遇到困難 , 他總是想 : 這是中國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條鐵路 , 一定要把它修好 ; 否則 , 不但惹外國人譏笑 , 還會使中國的工程師失掉信心。
1、我首先要在橫線上標上正確的標點。(3分)
2、按課文內(nèi)容在( )填上適當?shù)脑~。
3、讀了這段話我覺得它主要寫詹天佑不怕困難,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務(wù),馬上開始勘測線路。
4、我能用橫線在文中劃出寫自然條件惡劣的語句。(1分)
5、詹天佑不允許工程人員說這樣的話,表現(xiàn)了他對工作一絲不茍、極端負責(zé) 的精神(2分)
6、文中以“常常請教當?shù)剞r(nóng)民”這事,寫出詹天佑的謙虛請教 / 虛心學(xué)習(xí) 。(1分)
7、文中寫詹天佑的心理,在“中國人”之后還要加上“自己”,在“修好”之前加上“一定”,表現(xiàn)了他為國爭光的決心。
8、詹天佑經(jīng)常勉勵工作人員說:“我們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點兒馬虎。‘大概’,‘差不多’,這類說法不應(yīng)該出自工程人員之口。這句話的意思是:( C)(3分)
A、說明詹天佑對工作較認真,不對工程人員說“大概”這類話。
B、說明詹天佑只喜歡干實事,不喜歡聽多余的話語。
C、說明詹天佑對工作一絲不茍,極端負責(zé),對工作人員要求非常嚴格。
9、從短文來看,修鐵路要經(jīng)過的這個地方,地形有什么特點?從文中找出兩個詞語來概括 峭壁、深谷
10、讀了“哪里要開山,哪里要架橋,哪里要把陡坡鏟平,哪里要把彎度改小,都要經(jīng)過勘測,進行周密計算。”這句話,我想試著模仿寫一句。 (寫一個排比句即可)
【二】
閱讀《詹天佑》片段,回答問題。(12分)
鐵路要經(jīng)過很多高山,不得(dé√ děi)不開鑿隧道,其中數(shù)(shǔ√ shù)居庸關(guān)和八達嶺兩個隧道的工程最艱巨。居庸關(guān)山勢高,巖層厚,詹天佑決定采用從兩端同時向中間鑿進的辦法。山頂?shù)娜聺B,隧道里滿是泥漿。工地上沒有抽水機,詹天佑就帶頭挑(tiāo√ tiǎo)著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們同吃同住,不離開工地。八達嶺隧道長1100多米,有居庸關(guān)隧道的三倍(bèi√ pèi)長。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liáng√ liàng),決定采用中部鑿井法。先從山頂往下打一口豎井,再分別向兩頭開鑿,兩頭也同時施工,把工期縮短了一半。
1、“毅”用部首查字法應(yīng)查(殳),用音序查字法應(yīng)查(Y )“鑿”字是(上下)結(jié)構(gòu)的字。用部首查字法應(yīng)查(業(yè)、凵),用音序查字法應(yīng)查(Z)。
2、這段話主要寫了什么?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
4、詹天佑在開鑿居庸關(guān)隧道時遇到的困難是山勢高,巖層厚,他采用的辦法是從兩端同時向中間鑿進;在開鑿八達嶺隧道時遇到的困難是隧道長1100多米,他采用的辦法是中部鑿井法。由此,我體會詹天佑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
5、 用“﹏﹏”畫出具體說明“中部鑿井法”的語句。(1分)
6、假如你是開鑿隧道的工人,你想對詹天佑說些什么?(2分)
答:詹天佑你真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我能和你一起工作是我這一生的榮幸!
寫詹天佑是怎樣開鑿隧道的,表達了作者對詹天佑創(chuàng)新才能的贊美。
3、給帶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打上“√”(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