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治本,加強對案件查根溯源,從根本上解決問題。yuwenm小編整理了以案治本心得體會,歡迎欣賞與借鑒。
以案治本心得體會【篇一】
保持查辦違紀案件的高壓態勢,是紀檢監察部門的首要職責。近年來,會同縣紀委(監察局)堅持“查系統、系統查,查大案、大查案”的工作思路,把查辦違紀違法案件作為治本之策、清源之道。2008年以來,全縣共立案102件,“兩規”12人,處分黨員干部81人,其中副科級以上干部26人、移送司法11人、行政撤職以上處分6人,特別是成功查辦了聚眾賭博系列案、工程建設領域系列案、林業系列案、公安系列案,群眾對反腐敗的滿意度由50.3%提高到86.5%。反腐倡廉建設的成效有力展現了“廉政也是生產力”,2008年至2010年地區生產總值由21.83億元增長到30.98億元、財政收入由8218萬元增長到1.59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117元增長到3243元,對外招商引資342.6億元,特別是大唐華銀石煤綜合利用、中金集團黃金開發2個央企項目的入駐,為會同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
動真碰硬,刮骨療傷,竭力掃除健康發展路障
一是明晰“案件查辦是立紀之劍”思路。堅持“群眾反映強烈的必查、領導交辦的必查、實名舉報的必查”三必查原則,重點查辦了“民生改善、項目建設、生態保護、優化環境”四類案件。成功查辦了事關民生的賭博系列案,項目建設中的串標系列案;破壞生態保護的林業系列案,損害發展環境的公安系列案。
二是建立“信訪舉報是監督之眼”機制。把暢通渠道作為查辦違紀案件的前提保障,從中發現案源線索,力求懲治到位。創新信訪機制。建立社會矛盾糾紛調處中心,抽調40名各類專業人才集中辦公,為群眾提供黨紀政策咨詢和法律援助。完善公開接訪機制,建立紀委領導接訪日制度,推動定時定點輪流接訪,依法依紀處理群眾訴求。設立村級紀檢員,開展進村入戶大下訪活動,延伸監督觸角,確保村級腐敗行為無法逃遁。設置“12388”舉報電話和網絡舉報信箱,及時受理群眾信訪舉報事宜。2008年來,共受理業內信訪舉報209件,其中實名舉報128件、轉立案31件,業內實名舉報率由不足30%提升到85%。著力專項檢查。圍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定期或不定期地開展農資市場、教育收費、食品藥品安全、惠農政策落實、基金管理、作風建設、優化經濟環境等專項檢查,從中查處違法違紀案件96件,涉及資金300余萬元。嚴格執法監督。突出國土資源市場、工程項目建設和資金使用管理、單位“小金庫”、厲行節約、林政管理、社會撫養費征收和使用等執法監督檢查。對2008年以來的85個工程項目建設進行了執法檢查,涉及資金3.1億元,發現問題15個,糾改率100%;對2007年至2009年的146.2萬元鄉鎮截留社會撫養費進行了追繳入庫。
三是堅持“深挖細究是執紀之本”原則。按照“保護改革者、懲治違紀者”的辦案思路,對查處的個案進行深挖細查、徹查到底、做大做強,力求“治理一片、震懾一方”。
凝聚優勢,整活力量,切實提高案件查辦質量
一是“人人是辦案能手”促進全員優化。深入開展“爭當辦案能手”競技活動。建立領導包案、全員辦案制度、專案小組制度和案情剖析制度。二是“各顯其能競風流”統籌全局反腐。充分發揮反腐敗協調領導小組職能作用,及時協調組織公安、檢察、法院、審計等相關執法部門業務能手共同參與大要案件查處,力求信息互通、力量互助、手段互補。同時,根據案情需要,及時提請市紀委辦案能手支援指導,對涉案人員形成高壓態勢,摧毀其僥幸心理,如實交待違紀違法行為。在該縣紀委有力的組織協調下,2008年以來,縣公安局查處國家公職人員違法案4件,縣檢察院查處貪污瀆職案111件,縣法院查處干部刑事案11件,縣審計局對6人實施離任審計、查處230余萬元違規資金。
三是“榜樣在前我不退”引領創先爭優。縣紀委主要領導深入一線,靠前指揮,親自參與大要案件查辦,有效控制偵查進程和節奏,隨時調整辦案方向,謀劃辦案策略,提高快速反應能力,鼓舞和支持辦案人員頂住壓力、昂揚士氣、排除干擾。
四是“案件規范零差錯”確保結案無投訴。堅持邊辦案辦規范、邊實踐邊完善,進一步規范了案件查辦程序中的《立案呈批報告》、《延長調查時間呈批表》、《送達回證》、《執行處分批復(決定)回單》等12種呈批表。同時,編制了《紀檢監察機關調查(談話)筆錄模式材料》,規范了被調查人的權利與義務告知書、基本情況筆錄、受賄、貪污、失職瀆職、超計劃生育等常見問題的調查談話筆錄及審理談話筆錄,對查辦案件中存在的常見問題、注意事項和工作紀律進行了明確,有效解決了以往筆錄隨意性大、程序欠規范等缺點,使筆錄銜接更加嚴密,推動筆錄規范化、標準化,確保了紀檢辦案“件件是鐵案”。
放大影響,舒筋活血,充分發揮治本清源功效
一是“糾外因、促內優”干部作風大轉變。動真碰硬、刮骨療傷的案件查辦,迅速掀起了“廉政風暴”,在廣大黨員領導干部中架起了一條“高壓線”。縣紀委建立典型案例通報制度,組織全縣黨員干部圍繞身邊典型腐敗案例認真查擺自身問題,堅定“廉潔自律,艱苦創業”的進取意識;在被查處人員所在單位扎實開行風整頓活動,對照鮮活典型開展有針對性的深度剖析,查根源、找對策,重整行業行風形象。在全縣范圍內,扎實開展“反腐敗警示教育月”、“三紀”學習教育、“誦讀中華經典,感悟廉政文化”等一系列活動,縣委常委會帶頭召開“反腐敗、促發展”專題民主生活會,重申作風建設“十個嚴禁”,引導全縣黨員干部認真思索“入黨為什么、用權干什么、身后留什么”。邀請市紀委辦案能手到會上廉政黨課,增強廉政教育的深度性和說服力。各部門各單位紛紛自發組織到懷化監獄,聽取囚徒現身說法,接受腐敗警示洗禮,“敢于擔當、秉公用權、真抓實干、一心為民”成為一種社會風尚。
二是“堵漏洞、搭平臺”發展環境大優化。堅持查辦案件與建章立制相結合,通過成功的案件查辦,推動“治腐、防腐”長效機制建立健全,有力優化了全縣經濟發展環境。林業系列案的查處,直接催生了“會同縣竹木稅費征收大廳”的設立,實行木材指標電子屏公示、一站式收費,杜絕亂收費行為發生,搭建了林業健康發展平臺,林業稅收從2008年的900余萬元增長到2010的3000余萬元。公安機關對財務管理、干警管理、公務執法等制度進行了修訂完善,“依法行政、公正執法”得到有力維護。全縣執法單位主要負責人紛紛依托有線電視和網絡平臺,向社會公開承諾“提高辦事效率,廉潔奉公守法,主動接受監督”。全面推動了政務公開,收費項目、收費標準、辦事程序、辦結時限等事項得到張榜公布、醒目示人。建立健全重點項目(企業)聯系卡制度,縣級領導、紀檢干部及相關職能部門工作人員定崗定責,服務重點項目,竭力經濟發展,“人人是形象,處處是環境”的思想觀念得到有力彰顯。
三是“創佳績、真有為”紀檢地位大提升。有為,才有位。紀檢監察干部,在案件查辦工作中得到有力錘煉,社會認可度也得到不斷提高。2009年縣委1號文件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紀檢監察隊伍建設的意見》,從機關領導班子、干部隊伍建設、經費保障等方面進行規范,明確了“凡選調進紀檢監察機關的工作人員,必須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每年擇優解決2至3名派駐機構紀檢組長(書記)為正科級;縣紀檢監察機關每年對外交流干部不少于2人”等規定。2008年以來,該縣提拔機關紀檢干部5人、交流7人,18名鄉鎮紀委書記落實了正科級待遇,“熱愛紀檢、扎根紀檢”成為廣大紀檢干部的強烈共識。
以案治本心得體會【篇二】
2013年以來,中山市按照省紀委、省監察廳、省預防腐敗局關于“以案治本,加強廉政風險防控”的工作要求,組織發案單位以剖析近年來發生的案件為切入點,綜合運用制度、科技、公開、改革、教育等手段,加強對權力運行的監督和制約,著眼于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立體式”預防,構建“精準式”預防腐敗長效機制,實現辦案成果向預防成果的有效轉化。
一、選準試點,全面查找廉政風險點
中山市紀委監察局聯同該市檢察院對近五年發生職務犯罪案進行全面梳理、分類和總結。選取近5年全市查處各類職務犯罪案件較多的公安、住建、教育、衛生、農業、水務、林業、漁業8個部門為“以案治本,加強廉政風險防控”的試點單位,加強工作指導和檢查。編繪《職權目錄》和權力運行流程圖,認真梳理每個崗位存在或潛在的廉政風險點,8個試點部門共繪制權力運行流程圖表152份,查找出廉政風險點4037個,其中一級風險點1153個。深入推進廉政風險防控工作,把權力清單、辦事流程和廉政風險目錄一覽表等在部門的網站和辦事窗口的顯著位置公開,讓媒體和群眾監督政府,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印發《關于轉發省紀委〈關于積極開展以案治本,加強廉政風險防控”工作的意見〉的通知》到各鎮(區)、各部門,對“以案治本”工作進行全面動員和部署。
二、找準路徑,有序開展風險防控工作
一是促溝通,凝聚共識。該市紀委監察局召集8個試點部門進行動員部署,凝聚工作共識。二是明責任,強化督查。試點部門的紀檢監察組織協助黨委承擔組織協調、檢查指導職責,案發單位是“以案治本,加強廉政風險防控”的責任主體,具體負責案件剖析、查找風險、健全制度等工作。三是定方案,有序推動。8個試點部門迅速行動,擬定工作方案。如該市公安局先后下發《關于開展全市公安機關跟案預防工作的通知》、《中山市公安機關跟案預防工作方案》、《關于進一步加強跟案預防工作的通知》等文件,進一步明確工作責任,細化工作措施,指導下屬各單位認真開展工作。四是善總結,完善制度。據統計,8個試點部門共制定4321條防控措施,制定和完善172項規章制度,規范454項自由裁量權。
三、查準漏洞,制度補強強化“以案治本”
各試點部門在剖析案件以及在調研過程中發現,缺乏制度或制度漏洞是發生腐敗案件的主要誘因,因此把制度補強作為“以案治本”的工作重點。加強對案件查根溯源,根據市紀委和審判機關提供的相關案件判決書、調查報告等材料,通過聽取案件查處部門、管理相對方或上級主管部門的意見,對案件進行深入剖析和討論,舉一反三,查找漏洞的癥結所在和權力運行的廉政風險點,為對癥下藥和制度補強打下堅實基礎。如該市海洋與漁業局認真剖析該局原漁業科科長林某在 2009至2010年間幫助本市部分養殖戶申領相關養殖業補貼后,收取好處費用于單位接待開支,構成單位受賄錯誤的案件。針對該案反映出來的專項資金申報、使用中存在的問題,迅速修訂并印發《中山市基塘整治項目和資金管理辦法》、《中山市基塘整治項目驗收辦法》,并運用于2013年基塘整治專項資金分配審批、公示、驗收等各個環節,取得了良好效果。
四、精準防控,強化權力運行監管力度
各試點部門在注重剖析案件、查找風險的同時,更注重立足長遠、防控風險,避免再發生類似案件。如市農業局通過全面剖析該系統近年來發生的案件,發現腐敗問題集中反映在涉農專項資金的管理上,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分配標準寬泛、公開力度不夠、權力封閉運行、監督管理不力、驗收流于形式等問題,決定采取五項措施監管專項資金:一是立制度。進一步細化量化資金分配標準,優化資金分配方式,基本實現“一個項目一套管理辦法”。建立重大事項議事制度和項目檔案制度,落實聯合驗收制度等。二是抓公開。打造“網絡信息、手機短信、村務公開、新聞媒介”四個信息公開平臺,使惠農政策和申報信息公開透明、家喻戶曉,推動農業扶持政策陽光化。三是抓明責。將責任落實到位、落實到人,強化責任制,增強跟蹤追責威懾力。四是抓監督。以“專項督查、內部審計、績效自評、預算反饋”四項手段,加強涉農資金項目權力運行的監督制約。五是抓教育。以發生在身邊的案件、身邊的人和事進行以案說法,筑牢農業干部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
相關文章:
2.以案促改心得體會
3.以案明紀警示教育心得體會
4.黨員干部以案釋紀明紀嚴守紀律規矩心得體會
5.以案釋紀明紀嚴守紀律規矩心得體會
6.以案明紀心得體會
8.干部以案治本心得體會
9.紀委關于以案治本心得體會
10.以案治本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