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生活中“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人的身體里既不能缺鹽,因為沒有鹽會沒勁,甚至昏迷,但也不能多鹽,多了易導致高血壓。以下是小編帶來的鹽與健康心得體會,希望對你有幫助。
鹽與健康心得體會(一)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我們天天接觸鹽,可見,鹽已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
有些人,為了飯菜的可口,就多加鹽,日積月累,就引起了許多健康問題,如引發高血壓、骨癌、骨質疏松等疾病。據調查,日本地區居民平均每天吃鹽25克,結果患高血壓的人占全體的30%~40%;而在世界另一些地區,每天吃鹽只有5~15克,患高血壓的只有8%~10%;生活在北極圈的因紐特人,每天吃鹽量低于5克,幾乎沒有患高血壓的。兒童也應該減少対鹽的食用量多數兒童食用鹽量與成人一樣多。研究表明,兒童期接受高鹽飲食,日后更容易患高血壓。高鹽低鈣飲食的兒童日后也更容易出現骨質疏松。對于嬰幼兒,高鹽飲食非常危險,因此,1歲內嬰兒飲食無鹽。1~6歲兒童每天吃鹽不能超過2克。目前,我國城鄉居民每人每天的平均攝入量為12克,是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值得2。4倍。
鹽與我們的生命息息相關,再加之山東人口味普遍偏重,食鹽量大,患高血壓的機率就會增加。為了預防高血壓的出現,我們應倡導清淡少鹽膳食,可以根據以下減鹽方法來進行減鹽行動:
1、逐步改變口味過咸、過重的習慣,減少過量使用食鹽和醬油。
2、限制每天食鹽的使用。可以用鮮艷捎來控制鹽的攝入。對每天食鹽攝入采取總量控制,用量具量出,每餐按量放入菜肴。
3、一般20毫升醬油中含有3克食鹽,10克黃醬含鹽1。5克,在用醬油和醬類時,應相應減少食鹽用量。
4、在烹飪時,使用少許食醋可以提高菜肴的鮮香味,滿足口感的需要。還要注意減少醬菜、腌制食品以及其他過咸食品的攝入量。
5、少吃這四種食品:果蔬汁、關東煮湯汁、白面包和早餐麥片。
這四種食品的含鹽量高,除此之外,吃一些低鈉的食品。在昨日的廣東省減鹽行動啟動活動上,我國不少地區已經率先啟動“限鹽行動”,如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西藏等省。
向集體食堂、餐館、家庭推廣使用低鈉鹽;北京還明確提出通過三至五年時間,使北京居民低鈉鹽食用率達到10%。我們也應該行動起來,少鹽多健康。
鹽與健康心得體會(二)
關于鹽與健康,大家可能稍有認識,甚至還有不了解的。那么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吃鹽才健康,讓大家了解了解吧!
我們的生活中“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人的身體里既不能缺鹽,因為沒有鹽會沒勁,甚至昏迷,但也不能多鹽,多了易導致高血壓。你知道嗎:食用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其中其主要作用的是納離子。鹽參與調節人體內水分的均衡分布,增強神經肌肉興奮性,為使機體內酸堿平衡和血壓正常功能,保證體液的正常循環,參與胃酸的形成,促使消化液的分泌,能增進食欲。人體不能沒有鹽,一般成人每天攝入3克食鹽就可以維持生理基本需求,你知道這又是為什么嗎?因為正常成人每天鈉需要量為2200mg,我國成人一般日常所攝入的食物本身大約含有鈉1000mg,需要從食鹽中攝入的鈉為1200mg左右,因此,在每天食物的基礎上,攝入3g食鹽就基本上可以達到人體鈉的需要。但是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人們漸漸意識到高血壓的高發病率與鹽有關,一般情況下,正常人每天攝入6克的鹽就可以滿足身體需求,我國防控高血壓刻不容緩,另外,鹽不單對高血壓人群的生活產生影響,在日常生活中,正常人群還會出現鹽敏感問題。60%的高血壓病人是鹽敏感者,而正常人中的鹽敏感者也高達1/4,因此,在健康人群中對鹽的攝入量進行控制也很有必要。你們知道如何控制吃鹽嗎?
1、逐步改變口味過咸、過重的習慣,減少過量使用食鹽和醬油。
2、限制每天食鹽的使用。可以用鮮艷捎來控制鹽的攝入。對每天食鹽攝入采取總量控制,用量具量出,每餐按量放入菜肴。
3、一般20毫升醬油中含有3克食鹽,10克黃醬含鹽1。5克,在用醬油和醬類時,應相應減少食鹽用量。在做飯炒菜的同時,使用少許食醋可以提高菜肴的鮮香味,滿足口感的需要。
4、還要注意減少醬菜、腌制食品以及其他過咸食品的攝入量。
5、對老年人烹調中可以用醋、薺末和胡椒等香辣調料來代替鹽分,來減少食鹽的數量。
現在你們了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