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要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信息技術應用體驗心得體會,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1】信息技術應用體驗心得體會
我們正處于信息時代,在其飛速發展的今天,作為一名新時代的老師,我們是如何利用現代教育手段去迎接新課改,大膽創造新的教學方法、教學思路、教學過程呢?如何讓信息時代的學生們在課堂上被吸引,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并領略知識的奧妙呢?這是我們每個教師都應該深思的問題。從多年的教學經驗中,我認為引進信息技術能使課堂教學煥然一新,使師生同時受益。具體體會如下幾個方面:
一、信息技術應用于課堂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好奇”是學生的天性。但應試教育的體制,使我們現在的許多教學都是嚴格按照教學大綱,把學生封閉在枯燥的教材和單調的課堂內,而將信息技術融于課堂教學,學起知識來不僅新鮮吸引人,而且很多時候還是個享受。英語我們知道很時尚,但學生們學起來難度特別的大,因為英語單詞量多,長而難記,語法方面存在困難,難以聽懂老師的講課,導致了大部分學生失去了學習興趣,他們感覺到很頭疼,感到枯燥無味,為了改變此局面,對于天氣變化的日常用語及人物的特征等,我們可以利用網絡搜集一些天氣或人物圖片形象直觀的顯現出來。例如在講授 Unit7 What does he/she look like? 時,我從網上下載了許多電影名星的圖像,來練習 short hair, long hair; curly hair, straight hair等等,學生們當時特別的感興趣,都能夠搶著練習這些人物的特征。另外,我還提前制作簡單的課件,讓學生根據圖像搶答、問答練習等許多方式進行訓練,有利于學生認知發展和思維訓練,用隨機的練習對學生所學知識及時進行鞏固。在政治課上,教師可以利用PowerPoint ,Flash制作小課件,可以制作一些圖片及信息材料 ,讓學生分析、探討、總結。這些現代技術所創設的情景是傳統教學手段無法比擬的,學生愛聽、愛學,知識接受的也快。學生們自然會在短時間內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用這種方法學得最快、掌握的最好。
二、信息技術應用于課堂教學,有利于幫助學生自主性學習。
人都說大千世界,無所不有。現在可以說,網絡就是大千世界,網絡就是無所不有。傳統的作業,是為鞏固當天所講知識而留的作業。做作業只是黑板上格式的副本,創意少,模仿多。在這個信息時代,我們不妨大膽創新一下,明天要講什么,今天就留什么作業,要求學生自己利用網絡查詢并收集相關資料,通過整理資料,提前學習相關的知識。我認為政治課利用網絡對于案例分析題型最有實效,然后再通過教師設計的動畫課件,讓學生掌握正確的知識。這一方法使學生在通過網絡查詢并收集有關資料的過程中,深深地體會到網絡互動交流式的學習環境,隨著信息量的增加,這樣自然就拓寬了學生們的視野,也逐步增加了對知識的掌握,從而提高學生應用網絡的能力,使他們很早的進入網絡時代,為以后步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信息技術應用于課堂教學,提高了學生綜合素質和技能。
現在已經步入了數字化的信息時代,而計算機已成為一種信息數字化和現代辦公的最基本的工具,提前讓孩子掌握計算機技術及應用等相關基礎知識是很有必要的。現代教育教學在教授學生各單科知識的同時,讓學生慢慢地接觸并了解計算機應用技術和知識,利用這種潛移默化和循序漸進的方式為將來的發展打下基礎,提高了學生綜合素質和技能,他們還可以利用網絡博采眾家之長,使他們的知識面更深、更廣、更寬。
四、信息技術應用于課堂教學,能夠減輕教師的教學工作量。
一提到教師,總給人一種“蠟炬成灰淚始干”的滄桑感覺。現在的網絡信息為教師提供了無窮無盡的教學資源,大大節省了教師的備課時間。隨著計算機軟件技術的飛速發展,遠程教育網校的建立,給教育工作者創建了一個龐大的交流空間,能夠達到資源共享,大量的操作練習型軟件和計算機輔助測驗軟件的出現,讓學生在練習和測驗中鞏固、熟練所學知識,決定下一步學習的方向,實現了個別輔導式教學。在此層次,計算機軟件實現了教師職能的部分代替,如出題、評定等,減輕了教師的負擔。我們都知道今年的高考就是網上判卷的,即公證,效率又高,這樣的結果難到不是我們老師們所期望的嗎?
總之我認為,只有在課堂教學上合理、恰當地運用信息技術,積極探索、開拓信息技術應用于課堂教學的魅力,使信息技術對課堂教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才能使我們現代教師全面更新教育觀念,改善課堂教學結構,這既有益于教師本人,有益于學生,還為我們的二十一世紀培養出高素質的合格人才。
【2】信息技術應用體驗心得體會
當前很多小學都開設了信息技術課,但如何上好信息技術這門課,給廣大教者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思考,同時,對信息技術教師的“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需要不斷探索,改革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益,才能適應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下面就結合我的教學實踐,談談幾點體會。
一、靈活運用教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曾有這么一句名言:“沒有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對于那些單調、枯燥的練習和難以理解的理論知識,教師應特別注意教學方法的選擇,以保持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1、形象教學法
我們面對的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小學生,所以要注意運用形象法教學,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中,主動地學習計算機知識。如在教學《認識計算機》一課,由于小學初次接觸計算機時,大多懷有一種好奇的心理,我抓住這一契機先提出這樣一些問題:“你見過計算機嗎?”、“計算機有什么作用呢?”、學生紛紛舉手,各抒己見。接著我再利用教學演示光盤,向學生展示了一個色彩繽紛的電腦世界,通過觀看,學生不由自主地產生了“人們可以利用計算機進行畫圖、制作動畫、編輯聲音等工作,它的作用真大”的想法。這時學生學習興趣倍增,教學氣氛活躍,從而順利進入了新課的學習。
2、比喻教學法
對于小學生來說,計算機教學中的一些概念和名詞術語最難被他們接受,適當應用一些形象生動的比喻,對學生計算機知識的學習尤為重要。例如:在介紹文件夾的知識時,學生往往不明白文件夾的含義,我用了這樣一個比喻:“文件夾就好像我們用的資料袋一樣,里面可以裝一些文件在里面。新建一個文件夾要給它命名,用來區分各種類型的文件。”諸如此類的比喻,可以幫助學生的理解,達到了比較理想的教學效果。
二、小組協作,互助學習
英國大文豪肖伯納曾說過:“倘若你有一個蘋果,我也有一個蘋果,而我們彼此交換這些蘋果,那么,你和我仍各只有一個蘋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種思想,而我也有一種思想,而我們彼此交流這些思想,那么,每個人將各有兩種思想。”,他告訴我們合作、交流的好處。在學習過程中,會出現學生差異,我們要注意因材施教。
1、“以優助差”,充分發揮優生的作用,同學之間互助學習。可以采用小組協作的學習方式,協作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模式,可以促進學習,有利于提高學習成效,小組與小組之間互相交流,利用局域網進行資源共享。不僅培養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而且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團結協作精神。
2、“能者為師”,讓學生走上講臺,當小老師。例如,學生進行指法訓練時,因為鍵盤指法是計算機操作的基本功,也是初學者的學習重點和難點,所以我主要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主動訓練。但由于有的同學對電腦很陌生,操作時很僵硬,所以我就挑選打得又快又好的同學當小老師,邊巡視指導,幫助有困難的同學。學生之間更能溝通,這樣互教互學的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注重課堂實效,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
課堂上要培養學生學習和應用計算機的意識和能力。要讓學生用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讓所學的為自己的需要而服務,因此在課堂上要讓學生學以致用。教小學生學計算機時,綜合訓練的教學內容要符合他們的年齡特點和實際需要。例如“畫圖”,學生可以利用它來設計賀片,送給他人;“Word2000”,學生可以利用它寫作文、寫信;“錄音機”,學生可以利用它放自已喜歡的樂曲,學英語。這樣,在課堂上學的都能與生活實際相結合,都能服務于現實生活,都是學生所需要的,學生學起來就會有興趣,樂于學。
四、自主學習,不斷創新。
電腦知識有很大的開放性,我們教師應該充分抓住學生對電腦的興趣,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讓其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電腦知識。這也是培養學生不斷創新的手段之一。如在教學PowerPoint的超級鏈接時,老師先讓學生演示沒有鏈接的作品,接著提問:現在只能一張張按順序演示,那么你能任意播放指定的演示文稿嗎?然后讓學生自主學習。有的學生討論、嘗試,有的學生在看書尋找,有的學生在使用幫助系統(在教學Word時就教了如何使用幫助系統)……同學之間也不由自主地互相幫助起來。最后讓學生互相交流,教師進行適時的點撥,學生很容易就掌握了超級鏈接的方法。
利用電腦本身自有的特點,能夠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意味。如教學完畫圖軟件后,可以讓學生自由創作作品;教學Word的插入圖片時,讓學生進行詩配畫的創作;在低年級教學“金山畫王筆”時,那美麗的圖案使學生感到無比新奇。講解了如何操作后,學生已迫不及待地動起手來,組合成具有豐富想象力的圖案。可以說利用電腦能充分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豐富的想象力。
五、加強網絡道德教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