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微課程有什么
"微課程"分從使用的對象,有教師課程(教師專業素養)、學科課程(學科教學內容)、學生課程(學生學習與欣賞)、家長課程(家長素養提升)。目前我們開發的重點放在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教師課程"上。
微課程從素材來源上,主要從學校與教師實際出發,開發的實用成果
小現象課程:基于細節的深度剖析,引發教師的思考
策略課程:介紹小策略,幫助教師解決教育教學實際問題
故事課程:講述小故事,啟迪教育實踐
研究課程:介紹教研方法,提升學校研修質量
品牌課程:圍繞學校品牌打造,介紹具體的方法。
除了教師自己的素材,微課程還有電影、圖書碎片化處理,形成"電影課程""精典圖書課程""精典文章課程"……多樣的課程,可以有效的幫助教師解決最現實的問題.
三、微課程怎么用
因為微課程時間短,制作簡單、所以非常方便學習:
(1)常態使用:
網絡學習:制作成網絡課程,可與教師遠程學習整合在一起,亦可鼓勵教師自己利用零碎時間學習
集體學習:學校可以利用例會等集體活動開始前五分鐘播放,引起教師思考
研究課程:做為主題研修材料,組織教研組或課題活動。
除此之外,還可以在家長會、課堂等場合播放。
(2)精細使用
微課程因為主題小,每一節都相對獨立,所以他可以有效地嵌入并幫助做強學校已有的系統,比如學校在做"合作學習",《"合作學習"微課程系列》可以提升合作質量。
"微課程"可以做為學校成果再開發的一種方式,例如有學校已開始將教師的成果嘗試用微課程進行再加工
四、微課程使用的幾個原則
1.使用優先——從技術的角度,微課程基于PPT技術,起點很低,簡單易學。但從技術的角度,微課程背后在對小現象的深度的追問、真問題的尋找、真策略的開發、故事波折的還原,所以有較大的難度。
2.嵌入與建構—— 將微課程嵌入學校而非取代已有的系統,某集微課程也許對學校某個課題有幫助,可以將此納入課題研究系統,實現有機結合。
3.防止"運動"——對微課程要有一個理性的期待,微課程只是眾多研究方式的一種,它不是靈丹妙藥,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如果一個單元能有一點點啟發,也便非常不容易了,防止"轟轟烈烈"。
五、微課程怎么做
微課程制作大致分三個過程:
第一步:腳本的選擇現再創造
第二步:制作PPT(參考《微課程制作幾個基本技術指標》),設置播放速度、時間、加入音樂,加入版權頁(主編、作者、制作、音樂、圖片、系列等)
第三步:轉為視頻文件(可選)
六、關于微課程的問答
1.微課程的為什么受歡迎?
由于一部微課程僅5分鐘左右、解決自己身邊的實際問題、同時以視頻多媒體的方式呈現,因此微課程受到每一個老師的喜愛。
具體如:①微課程是一種載體,記錄了優秀教師們的經驗和方法,許多開發好的微課程直接可以供一線教師學習,因為直接解決身邊的小問題,老師們也十分關心,樂于去看去學。②微課程是一種研究方式,引導普通老師們開展適合自己的草根研究,轉變教育教學科研的模式與觀念。
2.為什么微課程時間就5分鐘?
微課程關注的是一個具體的小問題點,內容表達簡潔。成人工作繁忙,時間長了不愿意關注,只喜歡短小高效的內容。時間短了,門檻也低,更適合普通教師制作。有些更短的只有2分鐘左右,同樣非常精彩。
3.微課程怎么來的?
一線普通教師梳理總結自己的經驗和方法,通過寫腳本、制作PPT,完成一個又一個的微課程。還可以把周圍優秀教師的好經驗方法、書籍報刊雜志上的好方法、電影中的好方法進行轉化,成為一部又一部精彩的微課程。
4.對老師有什么好處?
主要的好處有:①老師不愿意寫論文,做科研門檻太高,程序繁雜,而制作微課程就是一個微研究的過程,一線教師發現身邊小問題—想辦法—解決—梳理—制成微課程。非常簡單實用,解決教師身邊最關心、最棘手的問題。人人可以做,人人都會做,人人都愛做。②做微課程,其實是一個反思的過程,在不斷地反思中,教師能夠不斷地成長。③微課程便于傳播,教師間可以相互學習好的經驗方法。④優秀教師有許多好的經驗,過去沒的恰當的辦法總結、傳播,而微課程恰好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方式,固化經驗、傳播方法。
5.對單位有什么好處?
好處主要有:①過去沒有好的樣本研修方式,在微課程學習中,還要學到微研究、微策略、微講座等一系列的好的校本研修方式。并且這些方式之間相輔相成,讓教師由"消費者"成為"生產者"。改變培訓方式,讓培訓研修受到教師們的喜愛。②由于學校可以組織教師開發微策略、微課程,一段時間后,全校、全縣會積累許多好的微策略、微課程,成為自己的培訓特色和培訓資源。③用利這些資源今后還可以開展遠程培訓。④在全縣、全校還可開展微策略、微課程的比賽,積發老師們的積極性。
6.參加微課程培訓會不會很枯燥?
由于是邊學邊做,同時培訓嵌入了團隊文化、游戲活動的元素,整個培訓生動活潑,成就感很強。
篇五:微課制作心得(677字)
微課程不僅是一種工具,更是一種教師成長的新范式,通過制作微課程,我們不斷深入 反思,不斷歸納總結,在不知不覺中成長。多媒體的呈現方式、五分鐘的學習享受讓更多的 學生愛上了微課。借助微課程這一工具,我們可以將一些重難點,易錯易混點,拓展性知識 碎片化,顯性化,形象化,傳媒化、科研門檻草根化。
從微課制作方法上, 目前我們常用的方法有錄屏專家, 課件加聲音或背景音樂轉化為視 頻格式,手機錄制視頻。其中,錄屏專家和手機錄制都挺方便,課件加聲音轉為視頻格式需 要安裝2010版的 ppt,對電腦系統要求比較高。www.xiuqq.com
從教師層面,通過微課制作,不僅提升了信息技術應用水平,更重要的是制作微課也是 教師專業成長和經驗積累的一個過程, 做微課程, 其實是一個反思的過程, 在不斷地反思中, 教師能夠不斷地成長。微課程便于傳播,教師間可以相互學習好的經驗方法。優秀教師有許 多好的經驗,過去沒有恰當的辦法總結、傳播,而微課程恰好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方式,固化 經驗、傳播方法,從而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成長。
從課堂操作方面, 我校實行走班制教學, 微課的應用彌補了走班過程中老師不能兼顧的 不足,對學道中的共性問題及一些難點,盲點進行針對性點撥和指導。從而保證走班教學的 課堂教學質量。
從學生層面,微課以一個個完整而獨立的知識點呈現,學生不懂可以反復播放,針對性 的深入學習,利于學生落實重難點知識。 避免了往日課堂學習之后學生似懂非懂吃夾生飯的 問題。
我們目前也只是處于微課制作的初步階段,數量上少,知識點少,學科主干重難點尚未 制作全,不系統,所以,我覺得構建學科微課資源庫應是我們今后努力的方向和重點投入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