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快樂的課堂氣氛
羅曼•羅蘭曾經說過:“要播撒陽光到別人心里,先要自己心里有陽光。”任何人只有在輕松、愉悅的心情下學習才是豐富生動的,也只有在保持快樂心情的時候,學習才是有效的。在王林老師《臨死前的嚴監生》一課中,我感受到學生們學習的快樂。
王林老師給予不同程度的學生都提供了展示的機會,學生們有的展示有感情朗讀課文,有的說自己的想法,有的展示擴詞,有的展示課文朗讀,還有的交流自己的讀書感受。因為人人都有機會,因此人人都為能夠展示自己而激動萬分,爭先恐后地發言,學習興趣非常濃厚。
三、教師深厚的知識素養,讓人嘆服
小學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他們主要通過模仿來獲取知識。小學學生心理、智力、知識等方面發展尚不成熟、獨立性差,尚不能辨別知識的真偽。這一階段的學生對教師有一種特殊的信任、崇拜,認為教師說的一切都是對的,甚至不相信父母的話以教師的話惟命是從。實驗小學的王林老師以深厚的知識素養影響著學生,押韻的白話文朗朗上口,使學生產生“我們老師懂得可真多”的感想,從而激起他們向老師學習、向老師看齊的愿望,讓我由衷地敬佩。學生洋洋灑灑的說上幾句白話文,讓我感嘆,還讓我懺愧。
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心得體會【3】
參加關于組織參加2015年江佛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研討活動,讓我受益匪淺。這次的課堂展示非常精彩,細致。聽著教師們的課時,我想教師的語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帶領學生重溫校園生活片段,引出狹小的課堂,深入人的心靈深處。有的老師在教學時,她讓學生一邊觀看圖片,一邊聽老師的介紹,聲情并茂的語言勾起了學生思緒。
在這所小學中,早讀課時,一年級進行繪本教學,三年級進行寫字教學,二、四、五、六進行國學經典教學,根據不同年級進行經典教學,培養學生樂于學習經典國學的興趣。一年級的繪本教學里,學生可以先觀察圖片,進行說話,再進行短文學習,圖文并茂,有助于培養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在學習《國學讀本》誦讀時,學習多樣化(誦讀,唱讀,吟詠,小品表演,分角色朗誦,小組學習)。在課前3分鐘,學生能盡情展示自己,鍛煉自己,培養自己的自信心。
在王林老師講授的《臨死前的嚴監生》一課中,“小主持人”以“猜猜她是誰”引入課堂。“小主持人”提問,同學猜;同學出題,同學猜(猜班上同學)。 通過這樣的一種形式燃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再指名朗讀,最后教師示范誦讀,通過不斷的比較,不同的語境,體會各個人物的細節描寫。初步分析后,請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再次體會,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教師注重品讀細節,走進內心,通過說、讀、寫的形式抓細節描寫,讓學生更深刻的去體會,領悟。再次讓學生進行分角色朗讀,不同層次的感受課文中的每個人物的特點。最后,在課文延伸中,教師引入了嚴監生對妻子的愛的故事內容,讓學生多方面的了解嚴監生的為人,性格,激發學生課后自行學習、閱讀《儒林外史》。
李小斌老師講授的《小豬變形記》,是一天繪本教學。教師以學生自制的小書作品展示引入課堂,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并引出書本“小豬的變形記”。讓學生觀察書的封面最吸引你的是什么?你有什么疑問呢?讓學生邊觀察邊思考,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思維能力。觀察完后,學生自由閱讀課文,再聽范讀。說說老師為什么喜歡小豬?憑印象說說小豬變了哪些動物?并請“小助手”找出相應的圖片貼在黑板上。接著,看圖說話,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圖,并說說小豬是怎樣變的。讓學生講述圖畫的細節。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最后,讓學生自己想象,小豬還可以變成什么?用自己喜歡的材料,畫小豬變成了什么?在快樂的音樂中,學生快樂的作畫,既能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又能開發孩子的想象力。
在這兩節課中,兩位教師的課堂都非常精彩,讓我受益匪淺,值得我今后多多學習,借鑒,思考。在今后的教學中,會更加的努力,不斷學習,提升自我,爭取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