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就是通過文字或者風景來抒發情感的散文。小編整理了相關的作文,快來看看吧。
花好月圓倍思親
一輪皎潔的明月嵌在如墨的蒼穹上,但如水的月光如瀑布般傾瀉而下,銀輝照亮了整個大地,卻驅散不了他心頭的那抹惆悵......
轉眼間又是七年,我都已快忘卻子由的模樣,但是相距還是遙遙無期。又是一年中秋佳節,本是花好月圓團圓之際,怎無奈,我卻是一人,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不知子由遠在他鄉,現在可還安好?
如今,我與他已經年近不惑,又有多少個七年可以揮霍?這叫我怎能安心享月?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只好把滿腔愁緒花在杯盞之間,卻不料,借酒消愁愁更愁......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殊不知,我真正想問的,卻是——團圓幾時能?舉杯敬東京。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不知,在遙遠的廣寒宮,是否能夠親人相聚一堂,舉杯邀明月?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不是自己想象的模樣,那樣,我又該何去何從?要知道,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子由遠在他鄉,現在想來也在賞月吧,忽略地域之隔,我倆也算共度中秋了。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明月朝朝有,中秋歲歲度。愿明年,此時此刻,花好月圓人齊聚!
中秋節團圓月念親人
年年中秋。歲歲中秋。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中秋節,是個大團圓的節日。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中秋后一天即八月十六日是我53歲小生日,吃長壽面,思念故鄉親人,過著幸福生活,心里樂開了花。
記得兒時過中秋的好時光。門口擺一張小方桌,全家人坐在桌子旁,供奉著國人特有的美食——月餅,給大家品嘗。我們做孩子的有月餅吃,高興極啦。吃一口月餅,啊,味道好極啦。雖然月餅品種單調了點,但是能夠填飽肚子。當時已感到非常滿足啦。畢竟,我們的要求不高。饑不擇食。寒不擇衣嘛。仰望天上的星星,閃閃發光。月亮又大又圓,清輝灑向人間。我們沐浴在黨的陽光雨露下,生活最苦也是甜。
中秋節是人們歡聚的好日子。現代人為了生存,為了發展,出外謀生的眾多。家人散落在各地,司空見慣。大家平時由于生計忙,離多聚少。中秋大節來臨,發一個短信,打一個電話,報一個平安。平安是福。道一聲吉祥。致一聲祝賀。比什么高級吃穿享受都要強。人是有情的嘛。親人就是第二個我。離開親人的日子難過。六親不認的人可恥。這是節日文化給大家帶來的好處。做人不忘本。誠信兩字值千金。市場經濟時代,更要注重道德文明修養。這也是社會的穩定劑呀。
屈指算來,我離開家鄉已有三十二年啦。報告大家一個喜訊,浙江省疾控中心表彰我們在疾控戰線工作三十年,特發一枚紀念章,作為精神鼓勵。家鄉有我那年邁多病的老父親。天涯海角有我的妹妹、大弟、不久前意外離開人世的三弟。妹夫的勤勞和創業精神可嘉,致富不忘親人。他較早在海南文昌開發養殖業,注冊成立海南亞大魚苗場,經營范圍有奧尼羅非魚苗、紅羅非魚苗和淡水白鯧魚苗,至今也有三十余年養殖生涯,帶動了我的弟弟們致富。平時聊天,保持密切聯系,了解他們發展近況,鼓舞人心,心潮澎湃。我感嘆,雖然我讀書文化偏高,但是比起他們,經濟上差一大截,沒法對比。我在心中默默祝福他們,開拓的養殖事業越做越大。
國人重傳統,對節慶文化發揚光大。即使在科學發達的今天,也不例外。網上過中秋紅紅火火,虛擬社區已張羅中秋大節。我不由自主的想起隔海相望的寶島臺灣。那里有我們的同胞呀。也在過中秋,吃月餅,盼望月圓人團圓。假如有一天,兩岸統一啦,那就好啦。中秋大節一起過,穿梭訪問,來往密切。2010年5月份,我到臺灣8天環島游,大開眼界,寶島的方方面面發展都很好,值得借鑒。我想起“臺灣鄰居”鐘幼娣一家,嫁臺后你在海峽那邊還好嗎?家鄉親人想念著你們全家及嫁臺的大陸同胞姐妹們。道一聲節日快樂!身體好嗎?孩子讀書成績如何?方便的時候,早日回家鄉看看。祖國發展日新月異,一日千里。工業生產蒸蒸日上。農業實行多種經營。家鄉大力發展茶葉龍頭產業,農村經濟好轉,農民增收呈現出蓬勃向上的好勢頭,且勢頭強勁。全世界華人是一家。團結就是力量。我們都是華人、同胞,為什么要把我們分開呢?大陸同胞不答應。海外僑胞也不會答應。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都希望國家統一。這樣的話,國力才會強大。華人的根在中國,在故鄉。兒不嫌母丑。常回家看看吧。
現在,我在第二家鄉,被稱為桃源仙境的美麗地方松陽工作,并生根結果。每逢佳節倍思親。故鄉,那熟悉的紅土地,特色石頭房子,勤勞善良的鄉親,是我終生難忘的地方呀。愛家鄉,想故鄉,思鄉之情切切。恨鐵不成鋼。希望家鄉早日脫貧致富奔小康。遙祝故鄉的親人和五湖四海的網友們中秋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