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到了一天的末尾,相信大家都有不少體會吧,是時候認真地寫好日記了。日記你想好怎么寫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生觀察日記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生觀察日記 篇1
你只要微微低頭,就能看到自己的身體,手、腳都能看到,但是你看不到背部,也看不到面容,你只有對著能映出人像的物質,才會看見它們,比如面對鏡子、門窗、車窗,或一些建筑物。一天內你一般只在洗漱或上洗手間時看看臉,看看頭發,處在其他公共場所時你一般不大抬眼,所以一天里你只會花一點時間注意它們,所以你的眼睛,大部分時間都在往外看,看除己以外的事物:電腦屏幕、風景、人、天、地,種種種種。
這很正常。但是當你發完呆后,又覺得,這不好。哪里不好?你說不知道,就是覺得觀察自己的時間太少。你攤開書指著一句話說,浙江省都在強調對內發展對外開放,人也應該這樣,對內觀心對外觀世。然后你廢然道:我看不清自己,不知道想要什么,卻知道不想要什么。就像我一低頭就能看到作為行動主體的手和腳,卻看不到默默的后背和豐富的臉。我缺失了靠近內心的途徑,只能徘徊在輪廓邊緣。既然連自己都看不明白,又何有余力看清外物。
然而自己,哪是能容易看清的?
張眼,你看得到外物的大小、形狀、顏色、基本材質、大概因果,這些都是外圍的輪廓。如果你不深入,不體察,可能看不到它們的肌理、本質,這樣,你掌握到的,不過是第一手資料,若人人擁有,便微不足道。如果你不是庸人,就會需要第二手甚至第三手資料,去融匯第一手資料。你探索、搜集、整理、貫通,求一個力所能及的透徹,所得成果,都被納入你的知識體系。這種過程,有社會功利或非社會功利的屬性。于社會功利,你想提高在社會競爭中的優勝率,想增強實力,堅持事業、生活上的可持續發展,或為在人際上得人如魚加油鼓勁;于非社會功利,你想擴充自己的精神體系,充盈內心,以便更好地思考人生問題,更好地看待、處理生活瑣事。
你是什么樣的人,就會以什么樣的慣性角度看事物、看問題。好比“見色即見心”。
所以,“你是什么樣的人”是認識問題的一個前提條件。所以,如果你覺得有必要認識自己,就多多觀察自己吧。眼睛往外看,也要往內看。
也許你會覺得,“自己”,才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小學生觀察日記 篇2
小學生豆芽觀察日記1
前幾天的一節語文課,老師讓我們觀察了綠豆的生長過程。我就馬上去買了綠豆。圓滾滾的,全身是綠。就像披了一件綠大衣。我又找了一個杯子,將綠豆全部放進杯子里,再把杯子拿到自然水邊灌水。一滴滴水進入了杯子里,本來靜靜的豆子一下子跳躍了起來,沒過一會兒一顆顆的豆子又沉了下去,就像一個跳高隊員似得。一顆顆豆子在水中游來游去好像在水底下舉行運動會呢!
和飽水的豆子有變大變胖了,像一個個正在成長的孩子。又發現原本全身是綠的豆子一部分的皮已經開始脫了,出現了一個白色的果肉,好像是綠豆寶寶太頑皮了把自己的衣服先開來了,露出了白色的芽頭,就像小人國中的巨大白蘿卜似的。一顆顆長出芽頭的綠豆在水底下,猶如是一個細小的森林呢!
第二天,綠豆又發生了變化。有的綠豆的皮已經完全脫落了,還有的沒有脫過皮……綠豆本來長出的嫩芽越長越大了,最長有二厘米,最短的只有一厘米。一個個芽頭,大大小小的,各種各樣,就像一塊蘿卜地呢!
豆子越長越長,長大約是五到六厘米的,向我們的食指差不多。這些豆芽你靠著我我壓著你擠在一起,就像一座小型的綠白相間的小山坡。我拿了一顆,仔細看發現這顆綠豆已經脫了皮,而且非常光滑,又柔軟,感覺一使勁就會破裂一樣。
過了幾天,豆芽迸裂開來了,豆瓣中間鉆出來了一片嫩黃色的葉子,葉子兩旁各有一個葉尖正在生長,就像一條魚寶寶正在用尾巴撥水嬉戲呢!
這幾天我觀察綠豆芽發現,它從一開始的一粒豆子,再到最后長出來的葉子我感到綠豆非常堅強,因為他從一開始的一粒豆子,到最后的長葉是多么艱難,它卻不放棄。而我卻一摔跤就坐在地上哇哇大哭。我為此感到恥辱,我要學習它的品質。
小學生豆芽觀察日記2
這幾天,我正想:聽說人們都說綠豆芽是長出來的。因為我知道“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因此,我要親自驗證一下這個假說,看看是不是真
于是,我抓來了一把綠豆,放到盆子底下,又把一些水倒進盆子里。我抓來一顆綠豆,仔細觀察,它綠綠的,又圓又扁,讓人感覺很光滑,抓不住似的。半天過去了,我跑過了,綠豆吸足了水分,變得鼓鼓得,大大的。又感覺很熱似的,叢胚芽反面有點開了。
又過了半天,我再次跑過去,看見綠豆感覺不夠涼,就又脫了很多件衣服,也長出小芽兒了。
到了第2天早上,綠豆把衣服脫完了,我想:綠豆怎么會這么熱呢?綠豆又和別的“朋友”擠在了一起了,驕傲的向別的“小伙子”展現自己的身姿。綠豆的殼都已經脫下來了,顏色又白又綠,形狀長條形,彎彎曲曲的,長短有1厘米多。小芽兒越長越大,越長越大,葉子綠綠的,小小的,一陣風吹過,葉子像美麗的少女,隨風飄動。整體上像一個小小的食人花,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殼也變紅了,有2、7厘米長了!
莖越來越長,越來越粗,葉芽越來越小了,有5、6厘米長。把兩個綠豆芽組裝起來,變成一個愛心。看到這一幕,我想:這真是一個天大的喜報,我終于種出綠豆芽了。
我繼續種綠豆芽,它已經全身白色,葉子嫩綠了,可以用來飽餐一頓了。
最后,我把綠豆芽栽成了一盆盆栽,放在陽臺上,讓它永遠生長在我家,為我家增添許多生機勃勃。
原來人們的話是真的呀!我辛辛苦苦種的綠豆終于變成好吃的綠豆芽啊!
小學生豆芽觀察日記3
前幾天的語文課上,老師布置了一項“觀察豆芽”的日記。
我一到家拿出一袋綠豆,從里面挑出了品質優良的綠豆,把豆子放在一個礦泉水瓶里。綠豆靜靜的躺著,可是我倒下了水,綠豆們可有點不安分了。它壓在你上面,你擠著我,可頑皮了。
喝飽了水的豆子又有了新的變化。昨天還是一顆顆的小不點,今天就變成了大塊頭,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甚至有些綠豆裂開了一條縫隙,像圓鼓鼓的小肚子,可愛極了!
第二天早晨,我匆匆忙忙的跑去陽臺去看我的綠豆。豆子已經脫去了身上的綠衣裳,像一個個胖小子脫去了綠大衣,在水里游泳。
第三天放學回家,綠豆的芽越來越長,大概有四、五厘米長,有的像一個小姑娘扎著一條馬尾辮,有的像一只只小蝌蚪正在水里游泳,還有的豆芽更像是老爺爺白花的胡須,看著豆芽們你壓我、我擠你的模樣,我開心的笑了。
過了三天,綠豆的芽已經有10厘米長了。它們的葉子也變的像小鴨的腳掌。可是以前那白白胖胖的豆瓣怎么不見了呢?后來查了資料才知道,原來豆瓣的營養與水分被葉莖吸收了,導致豆瓣變得又黑又小。
從觀察了綠豆的生長過程,讓我感受到,觀察一件事物一定要認真仔細的觀察,去努力的發現氣所蘊含的秘密和道理。
小學生豆芽觀察日記4
今天,我在家里泡了些綠豆去觀察,結果發現,觀察綠豆可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是每天要認真觀察豆子的生長特點。
第一天,豆子上面長出了一根很小的嫩芽,嫩芽是青綠色的,看著這些豆子,就想起了標點符號中的一個符號,那就是“逗號”,每當燦爛的陽光照耀在芽上,讓我的心情一下變得清新起來。
第二天下起了大雨,外面刮著大風,天非常的冷,我就像一只縮頭烏龜一樣,躲在家里,可綠豆不一樣,它不怕困難,還在努力的生長,它的豆子上還起了一層薄皮,讓我出乎意料的是,它的芽從原來的幾毫米竟然長到了一厘米,豆子它那頑強的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
第三天是個陽關明媚的一天,豆子在這溫和的陽光下快樂的生長,它的嫩芽變得又長又粗,它的薄皮也慢慢掉了。我發現豆子中間裂了一個小縫,但沒有完全裂開,細縫中長出了一片小葉子,它是翠綠色的,這讓我感到很好奇,正當我心中充滿疑問的時候,我突然明白了,原來每個植物都要經過一個過程,就是先發芽再長葉,豆子也和這些植物是一樣的。
小學生豆芽觀察日記5
豆芽,是一種小小的蔬菜,在菜場里隨處可見。由于從菜場里買回來的豆芽打過生長劑,不怎么衛生,所以我想自己孵綠豆芽。
第二天,我就開始忙活起來了。我首先準備好一只能漏水的籃子、兩塊透氣的紗布、和一些綠豆,我先把綠豆洗干凈,去除一些空豆子,把剩余的綠豆泡在碗里。下一步,我得把綠豆芽的“房屋”整理一下了。我把籃子洗干凈,為了防止綠豆從籃底的縫隙里溜出去,我用一塊紗布墊在籃底然后鋪上毛巾,等我做完這些時再去看泡在水里的綠豆,這些小小的綠豆已經變得脹鼓鼓的了,有的還裂開一條縫,我小心翼翼地掀起最上面一層紗布,把脹鼓鼓的綠豆倒進去再用自來水沖個透,就等它們長出來。
第一天,我悄悄得拉起豆子的“棉被”欣喜地發覺綠豆有一點長出來了,這個芽很小很小,淡淡的綠色,仿佛在像你招手。我很高興,又給它們澆了點水。第二天,大部分綠豆都發芽了。最早發芽的幾顆,又長高了變的長了。第三天,豆芽們的莖變紅了,我不明白這是怎么回事,爸爸笑瞇瞇地告訴我:“這是太陽的緣故。”又過了兩三天奶奶跟我說這些豆芽在不吃就要不好吃了。
晚上,我們大家吃著我親手孵出的豆芽,雖然有點苦,但我心里還是美滋滋的。
小學生觀察日記 篇3
我家養了七條生龍活虎的錦鯉.有的是大紅色,如一個個游動的小太陽;有的是橙色,像一個個大橘子;還有的是花色,像一條條變色龍.小魚兒的形狀是流線形,體長在6~12厘米之間.我同時喂給它們魚食和花卷末,它們似乎更愛吃花卷末.它們呼吸和進食時,嘴巴如小喇叭似的一張一合,利用吸力將食物送入嘴里.
今天,我家的小錦鯉特別活潑可愛!我喂食時,發現它們個個擺動著長而白的尾鰭和長在腹部的鰭,利用流線形的身子和靈活的尾部以50~60厘米/秒的速度搶食.它們的膽子也很小,一有什么動靜或聲音,就會滿池子亂跑.有時兩條魚撞上了,還會用尾巴擺動著打對方的背鰭,好像在傳遞什么信息.它們游動時尾巴在98~180度之間擺動.很悠閑時,它們會一條一條地“躺”在魚池角落里休息,好像怕影響了同伴似的;生氣或害怕時,回很快“躲”到其它魚中,好像生怕別人看到自己一樣.
小學生觀察日記 篇4
3月16日
自習課時,我的作業很快就做完了。老師讓我下去觀察樹木,我仔細看了一下,發現梧桐樹上枯黃的樹葉像一只只黃蝴蝶飛到地上,樹上露出了一個又一個飽滿的果實,春風一吹,它們就開始跳舞,可有趣了!樹上還發出了綠芽,它似乎想馬上長大!
3月19日
昨天回家的時候,我發現路邊的白玉蘭和紫玉蘭都開花了!有的是花骨朵,有的開了一點兒,像害羞的小姑娘,有的全開了。我很想上去摸一摸,我惦著腳摸了一下花骨朵,它的外皮毛茸茸的,摸著很舒服。然后,我又摸了摸已經開了的花,花瓣滑溜溜的,和花骨朵大不一樣,真有意思。
3月31日
早上一起床,我就聽到了一些細細的聲音,我起來一看,是淘氣又可愛的小雨點開始跳舞了呀!
午睡一醒,我發現小雨點跳得更歡了。我想:它一定覺得樹木不高興了,想給樹木帶來一些快樂吧?下樓時,我還發現梧桐樹似乎在看著小雨點,高興得把嫩嫩的葉子都笑出來了。咦,樹上怎么有一些圓圓的東西?原來是梧桐果,呵呵,梧桐樹,你也太夸張了吧?把梧桐果都笑出來了!
4月13日
回家的路上,我似乎聽到一些聲音,“沙沙沙”、“沙沙沙”,我到處看,沒有人跟我說話呀。“沙沙沙、沙沙沙”,到底誰在跟我說話呢?我抬頭一瞧,原來是樹葉在跟我說話呢,它在說什么呀?嗯,應該是說:“你好啊!你知道嗎?現在是一年四季中最美麗的春天哦!你喜歡春天嗎?我非常喜歡。”如果它真的是這樣說的,我一定會回答:“我也一樣!我也非常喜歡春天!”如果有一天,我能和樹葉交流,那我一定會非常開心的。可惜,現在我還沒有辦法和它們交流。
小學生觀察日記 篇5
4月12日 氣溫25度 星期日
今天,我把蠶卵拿出來,鋪在白紙上,放在一個紙盒里,蓋上扎好孔的蓋子,放在桌上,注意不能讓太陽曬到。蠶卵逐漸變大、變白、透明。
4月20日 氣溫27度 星期一
蟻蠶孵出來了,我把準備好的新鮮桑葉切成條狀喂給蟻蠶吃。
注意:一定要讓蟻蠶吃飽吃好,喂養的桑葉一定要保持新鮮干燥,并要經常清理糞便和殘葉。
4月28日 氣溫27度 星期二
又過了一個星期,蠶寶寶有一些反常,不吃桑葉,有時一動也不動,這就是蠶寶寶要蛻皮的現象。蠶寶寶一般每隔一周蛻皮一次。經過4次蛻皮之后,蠶寶寶比以前更白、更胖了,再經過一段時間的生長,就不再吃桑葉了,身體也發亮了,這時的蠶寶寶就要開始結繭了。
5月21日 氣溫29度 星期四
一早,為了方便蠶寶寶結繭,我用木棍給蠶寶寶搭了一個架。放學回家,我發現小木棍上有一些凌亂的繭絲,可能是蠶給自己結繭制造的支架吧。沒有兩天,蠶越來越小,被它吐出的大量的絲包圍住,就這樣,蠶繭做好了。真是春蠶到死絲方盡。這就是我所觀察到的蠶的生長過程。
小學生觀察日記 篇6
XX年9月18日 星期五 雨
今天,老師讓我們觀察豆芽的生長過程,我中午回到家,急忙拿出一把黃豆和找來一個透明的杯子.
我發現干黃豆又硬又小,呈圓形,土黃色,每顆黃豆上都有一個小黑點.我把黃豆扔進放水的杯子里,過了一會兒,去看泡的黃豆,我發現有些黃豆皮鼓了起來,我想應該是水泡軟了的原因吧,沒想到才幾分鐘,就成這樣了.我想把皮撥開看看黃豆里面是什么樣的,原來是兩片橢圓形的豆瓣被外面的薄皮緊緊地包裹著。
晚上放學回家后,我看見泡的黃豆變成淺黃色的了,奇怪的是體型也大了,變成橢圓形了,也許是喝飽了水的緣故吧!
黃豆真奇妙呀!
XX年9月19日 星期六 雨
今天,我把泡黃豆的水給倒掉了。我發現黃豆又長大了,還在一端長出了小芽,那小芽長5毫米,寬2毫米。爸爸告訴我這樣用水泡著可以長出豆芽,但水要每天換干凈的,我可高興了,我想等豆芽長大了,那就能吃了,多好呀! 日記三年級日記http://www.0s.Net.Cn
我把杯子裝上干凈的水,看它們在水中輕輕地搖晃著,猶如一只只可愛的"小蝌蚪"。
XX年9月20日 星期日 雨
今天,我又急匆匆地沖進廚房,觀察杯子里的黃豆。
我發現黃豆又長大了一點點,還是淺黃色的,橢圓形。只是那個小黑點沒看見了,而小芽又變長了,有1厘米長,2毫米寬,跟豆芽已經很相近了。我盼著它們快長大,心里越想越高興。但我發現有些黃豆還沒長芽,我不知該怎么樣讓它們快快長大,我想去尋求幫助。
XX年9月21日 星期一 晴
新的一天來臨了,我又跑進了廚房去看我的豆芽了.
我拿起杯子,突然發現有些黃豆漂浮在水面上,我心里起了疑問,為什么黃豆不是越泡越重,而是越泡越輕呢?黃豆里充滿了水分,應該會變重呀!于是,我就問媽媽,可惜她也不知道答案,我決定自己查查。
我的豆芽已經長1.5厘米,寬3毫米了,媽媽說這已經是最寬了,我高興極了,這小芽真像一個小辮子,有的還卷曲著,可真美呀!
XX年9月22日 星期二 晴
新的一天再次來到,一放學回家后,我沖進廚房看豆芽。
發現它們在芽上,豆子上都有青色,而且它們的芽又長大了,最長可達2厘米,寬3毫米。這些芽的樣子都很奇特,如有的小芽成“g”狀,好像在學英語似的;有的小芽成“乙”狀,像是在學寫字呢;有的小芽成“е ”狀,好像在學畫蝸牛似的。
我的豆芽快長大啦,期待吧!
小學生觀察日記 篇7
終于等到上科學課了,同學們等得花兒都謝了。大前天,老師帶我們去觀察大樹,同學們都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上課了,老師和我們復習了觀察大樹的方法。接著,我們就排著整齊的隊伍,來到教學樓右邊的花壇。
到了花壇,有的同學觀察雪松,有的同學觀察三角槭,還有的同學觀察桂花樹……他們觀察得可認真了。有的同學拿著放大鏡,彎著腰,從樹皮的上面看到下面;有的同學踮起腳,伸長脖子,一只手扶著樹枝,在仔細地觀察樹葉;還有的同學用軟尺給大樹量一量有多粗呢!不一會兒,一位女生驚訝地喊道:“快看,樹上有蜘蛛在結網呢!”這時候黃思宇又興奮地叫起來:“快來瞧,樹上有鳥巢。”整個花壇因為我們的到來顯得更熱鬧了。
當然,我們組也不例外。我拿起放大鏡,仔細地觀察樹的每一個部分,不一會兒我發現了樹干上有樹瘤,還發現樹葉很茂盛,樹葉的形狀像青蛙的腳掌。我們用軟尺量出樹干粗十三厘米,樹葉長四厘米……我們觀察的樹叫三角槭,它的樹干筆直的,就像士兵一樣昂首挺胸地站在那里,我們把觀察的內容一一地記錄在本子上。
那一節課,每個同學就像小生物學家一樣,觀察著校園里的大樹。我們不但學會了觀察大樹的方法,而且知道了大樹的許多特點,真是受益匪淺啊!
小學生觀察日記 篇8
放學了,我照例在車站等車。這里到處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一張張傳單不時被塞到這些面無表情的行人手上。公交車鳴著笛從公路那頭駛來,滿載一車人,向著公路的另一頭駛去了!
我旁邊站著一個看似公司職員的人,他左手夾著一個公文包,右手玩著手機,碩大的啤酒肚將領帶滑稽地頂起。每當有車停下時,他把目光從手機上移開,確認不是他要乘的車,又將目光移回手機。他的目光僅僅是包含一種意愿:這不是我要乘的車。
這種習慣性的目光被我看得太多次,當路邊的小店的老板用手托著下巴,望著路邊的人流時,;當出租車司機緩緩停下車,從狹小的車身里探出頭,噴吐著那一口好似嘆息的煙霧時,我從中看到一種無形的束縛,一種重壓之下的變形。我突然感到這巨大的城市,這川流不息的車輛,以及車輛上那醒目的編號,都無不彰顯著這是一臺巨大的機器,而我們每個人都不幸地成為了其中的一枚齒輪。這部機器需要更快的速度,更大的力量,于是每一枚齒輪都竭盡自己的全力來供它運行,就算你有些不合適,不夠精密,其他齒輪也會帶著你飛跑,不久你就會磨合得與其他齒輪沒有多大差別。這個巨大的機器叫做社會!
我站在這涌動的人潮中,仿佛隨時都會被帶走,淹沒在這流動中,又仿佛被他們所催促著,快跑吧,和我們一起走吧,像齒輪一樣轉動吧!明明路就在腳下,身體也受我的控制,為什么我不能隨意走動?這世界廣闊,這月依然是古時的月,照在路上如積水空月,太陽依然讓萬物生輝,可是我,走在這既定的路上,為什么那么不甘心呢?
是夢想罷,是自由嗎?夢想是什么?夢想是小學時候的升旗儀式上,在陽光與風中“呼啦啦”飄動的旗幟,自由是風,將旗幟像帆一樣鼓起,未來藏在那閃爍的輝光中。
公交車在暴雨中疾馳,雨點啪啪地打在車窗上,我想規規矩矩地讀完了小學,又懵懵懂懂地讀完了初中,時光瞬間即逝。在這平淡如水一般的校園生活中,我為什么有那么一點不甘心呢?不甘心沒有和同學翹幾次課,不甘心沒和別人一起起哄,不甘心沒趁別人坐下時突然抽走他的凳子……那樣的不甘心,匯聚成一點,就好像是全世界的暴雨,都無法澆滅的火焰!
小學生觀察日記 篇9
9月22日星期三睛
今天放學回家后,我按照徐老師的要求,挑了30顆既飽滿又均勻的綠豆,放進水里,觀察它們的發芽過程。我很好奇,每過幾分鐘就去看一次,但是啥變化也沒有。到第四次去看的時候,已經過了一個小時了,我便按照老師指導的方法把水倒掉,找了只漂亮的花盆,用鑰匙在泥里戳了30個洞,把綠豆一粒一粒地放進它們的“小屋”,然后蓋上土,算是大功告成了。接下去會有什么變化呢?我更好奇了,耐心等待著。
9月24日星期五晴
早晨醒來,我無意中看了一眼窗臺上的綠豆,驚喜地發現它們居然發芽了,跟媽媽預計的起碼得三四天不太一樣。我數了一下,有7棵嫩芽。那一個個綠白相間的小腦袋從土里努力地鉆了出來,一定費了好大的勁吧。小芽的莖是白色的,芽是嫩米黃色的,大小跟鉛筆頭上的橡皮差不多,頭上還戴了頂“帽子”,顏色是綠色的。媽媽說,那是綠豆的外殼。它們有的舒服地躺在泥土上,宛如在睡覺;有的低著頭,似乎很慚愧的樣子;還有的則彎卷著細細的腰身,仿佛在下大腰……真是千姿百態。
9月26日星期日晴
今天,媽媽特意把綠豆芽帶到奶奶家來讓我看。我一看,大吃一驚:“這是我種的綠豆芽嗎?你換過了吧?”媽媽笑了笑,說:“傻女兒,這當然是你種的綠豆芽呀!”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比畫了又比畫,發現最高的竟接近10厘米,最矮的卻只有0。5厘米,跟前天剛發芽時最高只有1厘米相比,真是判若兩盆。它們有的十分舒展地把嫩葉伸開,仿佛在海邊沙灘上曬太陽。還有的莖稍低著,葉子朝一邊,沒有完全重疊,遠看那姿態還真有點好像鵝:莖好像鵝的脖子,綠豆殼好像鵝的腦袋,那葉子好像鵝的嘴。
9月30日星期四晴
好多天沒去給綠豆芽澆水了,今天放學回家,跑到陽臺上一看,哇,又長高了很多。仔細一看,在兩棵豆芽之間又長出了兩棵植物,高l厘米左右,其中一棵大一點的,有三片葉子,另一棵小一點的,只有兩片葉子,遠看還真好像母子倆。這是什么植物呢?難道兩根綠豆芽能夠結婚、生小寶寶嗎?為什么它們長得跟綠豆芽又不一樣呢?別的同學那邊也會長出這種奇怪的植物嗎?我的問題越來越多,疑團越來越大,就等著以后繼續探索和發現吧!
小學生觀察日記 篇10
20xx年X月X日 星期X 晴
我家的屋頂花園上擺滿了形態各異的植物。有名貴的蘭花,有長長的吊蘭,有驕傲的蘆薈,不過最引人注目的要屬那七株肉肉啦!
多肉植物的葉子很厚,里邊有許多汁水。瞧!那粗大約5毫米的靜,筆直地挺著那些碧綠的嫩葉。我家有許多品種的肉肉,有一種會開花。每當莖上長出小小的一根嫩枝,我就知道肉肉要開花了。
漸漸的,嫩枝長到了大約2.5厘米,頭上還有兩個小花苞,小花苞尖尖的,好似一粒瓜子,也好似一個小姑娘,正初苞欲放。
第五天,小花苞終于綻開了它那美麗動人的花朵。細看花朵,花朵很小,跟牙齒差不多,花朵外面是綠色,里面是又有點黃,又帶點粉色,花朵中間有著無數根又小又細的花蕊,好像無數根火柴。花朵雖小,可也有著淡淡的清香,令人心曠神怡。
嘿,最大最粗的肉肉還沒有介紹呢!瞧瞧!夠大把!莖夠粗的吧,一盆里面數量多吧。這盤肉肉是我從地上撿來的,那時它還很小,只有一株,跟葉子差不多大小。于是,我把它帶回了家,種在一個一次性的杯子里,現在這個杯子,已經容不下它那龐大的身體,到現在,它的莖上還不斷的抽出小肉肉來,它的枝爬到了欄桿外面,好似想探出頭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它在陽臺上,放著,顯得格外碧綠,讓人忍不住用手去摸一下,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怎么樣?我家的屋頂花園,自從放上了這七盆肉肉,陽臺就顯得格外美麗,引人注目了。
【有關小學生觀察日記模板合集10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