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兩萬里讀后感300字_篇一
打開《海底兩萬里》,我懷著好奇心,和書中的主人公探險者博物學家阿尤那斯一起乘坐著鸚鵡螺號潛水艇開始了充滿傳奇色彩的海底之旅。
一起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極和北冰洋,遇見了許多罕見海底動植物,還有海底洞穴、暗道和遺址等等。讓我知道了大量的科學文化和地理地質知識,尤其是光的折射、珍珠的分類、采集、潛水艇的構造……這些東西如今都已變成了現實,我感嘆作者儒勒.凡爾納的想象力,竟能在還未發明電燈的社會中預料到未來世界,把科學與故事結合,創造出一個神奇的海底世界。
鸚鵡螺號的尼摩船長是個謎一樣的人物,他性格陰郁,卻又知識淵博。他可以為法國償還幾百億國債;看到朋友死去會無聲地落淚;會把上百萬黃金送給窮苦的人;會收容所有厭惡陸地的人;會把滿口袋的珍珠送給可憐的采珠人;會逃避人類,施行可怕的報復……尼摩船長對人類有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感,他的心中充滿無盡的痛苦,卻也是一個善良的人。
在南極缺氧的時候,當時只有潛水服上的儲蓄罐里還有一絲空氣,那時由于缺乏空氣,他們幾乎虛脫。這時,尼摩船長沒有去吸最后一絲空氣來維持生命,而是把生還的機會留給了教授。他為了別人的生命而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他的行為感動了無數讀者,也感動了我。
在引人入勝的故事中,作者還同時告誡人們:在看到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同時,也要重視防止被利用、危害人類自身危機的行為。儒勒.凡爾納提出要愛護海豹、鯨等海洋生物,譴責濫殺濫捕的觀念……面對這早在兩百年前的先知者的呼吁,我陷入了更深層次的思考:此書只是讓讀者感受豐富多彩的歷險和涉取傳神知識嗎?不,它是在啟發我們,讓我們的心靈對自然科學有更大的收獲。
儒勒.凡爾納是在告訴我們:沒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只有當時具備一定的科學背景,才可能有來源于現實或高于現實的想象,否則不是科幻只是空想;而如果連想象都沒有,沒有目的、沒有方向,更不可能有科學的進步。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300字_篇二
《海底兩萬里》是由法國著名科幻小說家儒勒·凡爾納創作的一部出色的懸念小說。小說從海面上“怪獸”出沒,頻頻襲擊各國海輪,使市民人心惶惶開始,到“鸚鵡螺”號遇大西洋漩渦后為止,整部小說懸念迭出,環環相扣,真讓人贊嘆不已。
書中的阿龍納斯和他的仆人康賽爾以及鯨叉手尼德蘭在“海怪”里發生的奇妙故事。有的是與船長尼摩穿上潛水服在“森林”里探險的事情;有的是尼摩船長在水里打撈沉船里黃金的故事;有的是阿龍納斯先生與康賽爾、尼德蘭一起乘小艇去小島上采水果但又被島上的土著人攻擊,又反擊打敗他們的精彩畫面。告訴你:“其實‘海怪’就是‘鸚鵡螺’號”。
讀了這本書,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做人要有康賽爾那種樸實,尼德蘭那種勇氣,尼摩船長的冷靜,另外,還要有阿龍納斯的那種勇于嘗試,不怕艱辛探索未來的精神。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300字_篇三
《海底兩萬里》主要講了阿尤斯教授到澳大利亞海洋去尋找傳說的“海怪”。當他們見到“海怪”時,卻被“海怪”攻擊了,船被擊沉了。除了“魚叉王”尼德、阿尤斯教授和他的仆人外,其他人全部死去了。但他們三人被捉去,這時,他們才明白,“海怪”就是“鸚鵡螺號”。在尼摩船長的帶領下,他們游遍全世界。在“鸚鵡螺號”的一次復仇行動中,阿尤斯三人回到陸地上,但“鸚鵡螺號”上的所有都死去了。
1、幻想。能在電燈都未發明的時代寫出一艘先進的潛水艇,寫出了一個在海底環游地故事。這需要多少幻想啊!作者就像一位先知,描繪了對海底的幻想。在那個時候,我相信誰也沒想過海底的深處,不知道海底到底有什么生物,而作者卻能把海底描繪的淋漓盡致,讓讀者完全沉醉于海底世界。
2知識。要利用語言創造一艘潛水艇,也需要擁有許多的科學知識,書中描寫潛水艇時用到了許多關于潛水艇的數據,表現出作者淵博的知識,這也使原本虛幻的潛艇變得真實起來。
幻想+真實=海底兩萬里。從此以后,《海底兩萬里》成了我最喜歡的科幻小說。
更多熱門文章:
3.海底兩萬里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