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又稱《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簡稱《般若心經(jīng)》或《心經(jīng)》。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見修行)見地功夫、思惟功夫。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果)證量功夫。
◎色即是空→小乘→般若將入畢竟空。
空即是色→大乘,如幻→般若將出畢竟空。
在證到「空即是色」時,就是證到八地菩薩了,有大神通和大作用,立即產(chǎn)生千百億化身。這時,我們過去所發(fā)的一切悲愿,所相應(yīng)的一切因緣,如千江有水千江月般的現(xiàn)起,在剎那間全部現(xiàn)起意生身,往來于十方三世的一切世界中現(xiàn)身成就,教化一切眾生;而這一切因緣是在我們一心之中的,且完全看我們心中有沒有愿?在我們了悟「空即是色」的時候,跟我們心愿有因有緣的所有眾生,都會在心里投射出來;跟我們有因有緣的世界,都會在那里化生現(xiàn)起,而這個化生是意生身。如是生、如是幻、如是滅,所以說,有多少化身無法了知,只有諸佛了知。諸佛為什么能了知?因為諸佛是現(xiàn)觀,不是思惟,所以說是「即」。這一句話,要好好思惟。
前面所說是現(xiàn)行的,也就是道地上的功夫。受、想、行、識,也是如此,五蘊都是如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不異空,空不異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行不異空,空不異行;行即是空,空即是行。識不異空,空不異識;識即是空,空即是識也。」所以說,一切身心透透徹徹,五蘊即是一,一者幻也,如也。一即是如,如即是空,所以五蘊跟空都是同一,也就是說,六根歸一,通身受用。這時,六根即可互用,色、受、想、行、識這五蘊即是精神和肉身,全部都是現(xiàn)空。
所以《心經(jīng)》,心先要斷除我們對五蘊的貪著,故說「五蘊皆空」;其次,要斬除五蘊和空的時間煉鎖,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識」。這兩點要完完全全、徹徹底底的掌握,在掌握這兩點之后,其實事情已經(jīng)完了!但是怕大家忘記,故經(jīng)典中繼續(xù)擴大到整個世界,從橫豎的所有觀眾,來使大家了解五蘊皆空的道理,所以要仔細觀察。
現(xiàn)在再回來與大家談建立正見。對于我們的色蘊,要好好觀察,要以色蘊是空的正見來觀察我們的身相;以我們的觀行、我們的心眼觀察時,我們可能會看到自己身內(nèi)所有的三十六物,看到我們的腸子、血管、胃、骨頭、五臟六腑……等等諸物,但這些都是空的。我們要好好觀察自己的身相,不然就是在迷糊中過日,裝作自己是很老實的佛教徒;其實一點都不老實,佛經(jīng)的每一句話,都不肯好好的做。
色蘊是如此,其次觀察我們的受蘊。我們的耳朵收得到任何的音聲,例如手掉桌子,一聲「啪」的!這聲音就是空。一般人會以為空不能分別,但實際上,空當然能分別!不要以為空就是無知啊!受蘊即是感受,為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對外界的體受,體受這兩個字是實質(zhì)的,但它即是空。
其次觀察想蘊,想蘊是在體受之后所產(chǎn)生的各種心想以及造作,而這些也都是由緣起所生的,都是空的。然而現(xiàn)前就是緣起,哪有什么緣起所生?是的,但沒有關(guān)系,先思惟一下;要經(jīng)過思惟,我們才能相信如此是緣起所生。如果不思惟就相信的話,有二種可能:一種是大菩薩,一種是無知。而無知,也有兩種:一種是真的無知,一種是信愿行的行者。這種信愿行的人,若碰到好的善知識,是他的福報大,能夠修行成就。若碰到不好的善知識,則萬年難出頭!因此,建議大家還是要正思惟觀察我們的心想。
在想蘊之后,我們再觀察行蘊。所謂行蘊就是:在形成一種心靈的`意志決斷,為求生的根本力量,為我們生命相繼不斷的強大力量。這行蘊也是因緣所生法,也是空的。
最后再觀察識蘊,從整個生命分析的結(jié)果,我們慢慢地了知:生命中能分別種種現(xiàn)象的力量,能夠容受一切經(jīng)驗的,就是「識」。這五蘊中的識,或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中的意識,都包含后來唯識學者所發(fā)展出的第七識、第八識甚至第九意識,因為在此五蘊或六根中的識,在觀行的需求中,就已經(jīng)足夠了,并不需要分別出來。而這識蘊亦是由緣起所成,也是空的。
雖然這受色、受、想、行、識五蘊,在我的觀行里,可能無法馬上現(xiàn)觀皆空,但是我們可以次第性的觀察色、受、想、行、識,都是空的。而這五蘊是如何的空法呢?
首先我們要思惟「色不異空」,一切色蘊都是空的;雖然色蘊都是空的,但「有因有緣世間集,無因無緣世間滅」。就是這樣,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色蘊是因緣相應(yīng)而生的。初期依色蘊起觀行,其后正觀思惟,受、想、行、識,也是如此的現(xiàn)空,他就是我們從外在物質(zhì)的粗相觀察,到心的細相觀察中去思惟,都是空的;接著我們要斷除色、空二者的思惟,這時頓然現(xiàn)起的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在這當中,必須先把心放大,不再執(zhí)著空性。如此,一切現(xiàn)前,不必觀,因為觀亦是空。這「即」就是在當下脫離一切時空羈絆,能觀、所觀的羈絆,現(xiàn)前就是!大家要建立的見地,就是在這里!這是心經(jīng)的見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關(guān)于如何修持心經(jīng)的綱要】相關(guān)文章:
《地藏經(jīng)》的修持方法10-28
《地藏經(jīng)》修持方法10-26
如何安心經(jīng)典美文08-01
《地藏經(jīng)》修持法門11-28
關(guān)于心經(jīng)簡介07-05
《金剛經(jīng)》無所住心的修持方法11-29
《心經(jīng)》是如何對人的心靈產(chǎn)生效用的?06-05
關(guān)于心經(jīng)解釋06-29
張愛玲的心經(jīng)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