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孫,字宋瑞,一字履善。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江西吉州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人,宋末政治家、文學家,愛國詩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與陸秀夫、張世杰并稱為“宋末三杰”。寶祐四年(公元1256年)狀元及第,官至右丞相,封信國公。于五坡嶺兵敗被俘,寧死不降。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十二月初九,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等。
在舊《廣東通志》中被稱為廣東古八賢之一,與東晉程旼、唐代韓愈、張九齡,北宋劉元城、狄青,南宋蔡蒙吉及明末抗清名將陳子壯齊名。
除夜,一是指除夕之夜、大年三十晚上(New Year's Eve);二是指冬至前一日之夜。元稹、高適、文天祥還有同名詩詞《除夜》。
除夜
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賞析
此詩作于元朝至元十八年,即公元1281年,是文天祥平生度過的最后一個除夕夜。這一首詩,詩句沖淡、平和,沒有“天地有正氣”的豪邁,沒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只表現出大英雄欲與家人共聚一堂歡飲屠蘇酒過元旦的愿望,甚至字里行間中透露出一絲寂寞、悲愴的情緒。恰恰是在丹心如鐵男兒這一柔情的剎那,反襯出勃勃鋼鐵意志之下人的肉身的真實性,這種因親情牽扯萌發的“脆弱”,更讓我們深刻體味了偉大的人性和錚錚男兒的不朽人格。
《除夜》一詩,沒有雕琢之語,沒有瑣碎之句,更無高昂的口號式詠嘆。可是,我們仍舊感到心靈的一種強烈震撼。無論時光怎樣改變,無論民族構成如何增容擴大,無論道德是非觀念幾經嬗變,文天祥,作為我們民族精神的象征,作為忠孝節義人格的偉大圖騰,萬年不朽,顛撲不滅,仍會是在日后無數個世代激勵一輩又一輩人的道德典范。
- 相關推薦
【文天祥《除夜》原文賞析】相關文章:
除夜 文天祥 賞析10-08
除夜文天祥賞析08-18
除夜宋代文天祥賞析10-08
關于文天祥《除夜》的詩詞賞析10-29
除夜 文天祥10-20
文天祥除夜07-04
文天祥 除夜08-30
浣溪沙·庚申除夜原文、賞析08-25
浣溪沙·庚申除夜原文賞析08-12
浣溪沙·庚申除夜原文及賞析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