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教師:常春榮 教學時間:2017年5月17日 教學目標 1.在反復誦讀,品味詩歌語言所表達的情感。 2.理解對比寫法的運用及其作用。 3.理解詩中所含的深刻哲理,樹立正確高尚的人生觀。 教學重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誦讀本詩; 2.品味詩歌語言...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有的人》,下面我就按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四個部分向各位評委說課。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課文特點 《有的人》是第四單元比較與探究中的一首自讀詩歌。 這首詩是詩人臧克家為紀念魯迅先生逝世...
【學習目標】 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這首詩 2、理解詩歌深刻的內涵,了解詩歌中對比手法的運用。 3、指導作者對魯迅先生崇敬、懷念的思想感情,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學習重點】 1、初步掌握學習詩歌的方法。 2、了解對比手法的運用,并體會其作用。...
一.學習目標 1、我能體會作者對人生價值的哲理性思考。 2、我要把握這首詩運用對比抒發感受的寫法,體會哲理性議論的作用。 二.教學重難點 準確把握作者的情感態度,深刻理解這首詩歌的思想。 三、自主學習 1.這首詩的小標題是《紀念魯迅有感》,請大...
《有的人》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今天這一課,有許多老師和我們一起來學習,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老師們。希望同學們在今天的課上能夠表現的更積極更出色。 1.(出示魯迅圖片和課題) 師:同學們請看大屏幕,這是誰? (生:魯迅) 師:哪位同學能把...
一. 成功目標 1. 了解本文作者、魯迅和寫作背景。 2. 反復誦讀,品味詩歌形象、意味深長的語言。 3.理解詩中對比的寫法和蘊含的哲理。 二. 成功自學 1. 借助課下注釋﹑工具書,篩選重要信息并牢記。 2. 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全詩,注意詩歌的朗讀節奏和情感。 3....
《有的人》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通過本組的學習,你對魯迅有怎樣的印象呢?你能用簡短的語句評價他嗎? (學生評價) 這樣一個偉大的人,已經離我們而去了,但他們的精神仍留在我們的心中。正如司馬遷所說:“人固有一死,或重與泰山,或輕于鴻毛。”1936年10月19日,魯迅先生不幸?..
主備人:張翠珍 審核人:八年級語文組 準印人: 使用時間: 《有的人》-臧克家 學習目標: 1.熟讀課文,掃除字詞障礙 2.把握運用對比抒發感受的寫法。 3.有感情的朗讀全詩。 4.了解作者和魯迅,及文章的寫作背景,并學習魯迅先生的偉大精神,?..
教學目的: 1、領會詩歌所表達的階級感情和深刻哲理。 2、學習魯迅先生的偉大精神,樹立高尚的人生觀。 3、理解對比的寫法。 4、了解詩中議論的特點。 5、有感情的朗讀全詩。 教學重點: 1、理解對比的寫法。 2、了解詩中議論的特點。 3、領會詩歌所表達的階級感情和深刻哲理。 ...
教學目的: 1、領會詩歌所表達的階級感情和深刻哲理。 2、學習魯迅先生的偉大精神,樹立高尚的人生觀。 3、理解對比的寫法。 4、了解詩中議論的特點。 5、有感情的朗讀全詩。 教學重點: 1、理解對比的寫法。 2、了解詩中議論的特點。 3、領會詩歌所表達的階級感情和深刻哲理。 ...
一、 導學目標: 1、 學習魯迅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偉大精神,引導學生樹立正確高尚的人生觀。 2、 理解詩歌深刻的內涵,了解詩中對比手法的運用,并體會其作用。 3、 感情朗讀詩歌。 二、 導學重點: 1、 初步掌握學習詩歌的方法。 2、 了解對比手法的運用,并體會其作用。 三、 導...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⑴理解詩歌中所表達的“活”與“死”的深刻含義。 ⑵把握這首詩運用對比、反復抒發感受的寫法。 ⑶品味詩歌形象、意味深遠的語言。 2.過程與方法 反復誦讀,加強學生個性化的情感體驗,從而帶動對詩歌的理解品析。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
《有的人》學案好 教學設想:這首詩歌是臧克家為魯迅逝世十三周年而作,不僅僅是單純懷念魯迅,而是通過與有的人的對比闡揚了一種人生哲理,容入了作者的愛憎感情。學習時,要通過反復的誦讀、揣摩、品味,把握詩人感情的脈絡,學習詩歌中運用的對比手法。 重點難點: 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
《有的人----紀念魯迅有感》導學案 學習目標: 1、理解詩歌深刻的內涵,了解詩歌中對比手法的運用。 2、品味詩句語言,領會作者對魯迅先生崇敬、懷念的思想感情,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3、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這首詩。 學習過程: 一、預習: 1、朗讀詩歌(注意讀音、節奏?..
師:同學們,我們上課了。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一句英文名言:“Tobeornotisaquestion!”大家試著翻譯成中文,看看是什么意思呢?(生興趣濃厚地討論) 生⑴:老師這句話的意思是:是或者不是是一個問題!(眾笑) 師:(贊許)按大家學過的英語單詞的字面意思來講,的...
2.有的人一紀念魯迅有感 臧克家 教學目的 1.理解詩人運用對比手法,抒發的紀念魯迅的感受,從中受到革命人生觀的教育。 2.體會詩歌也能講道理,發表議論。_。 教學重、難點 二.通過詩的學習,激發學生學習魯迅為代表的革命戰士的偉大精神,培養“俯首甘為孺子牛”的革命人生觀這是本詩教學重?..
《有的人》 教學目標: 1簡單的了解作者及魯迅; 2理解對比的手法;(比喻可做了解) 3充分通過朗讀來體會文章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1目標2、3 2目標2 教學過程: 1導語:先自我介紹一...
孫養妮 教學目標: 1、在朗讀中領會詩歌所含的深刻哲理。 2、。 3、通過學習本詩,體會人生的意義,樹立正確高尚的人生觀。 4、體會詩歌的特點。 教學重點: 1、在朗讀中領會詩歌所含的深刻哲理。 2、理...
設計理念: 1對教材的理解 《有的人》是我國現代著名詩人臧克家于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為紀念魯迅逝世13周年而寫的,所以副標題是“紀念魯迅有感”。 “有的人”是個引人深思的題目。詩中舉出了完全對立的兩種人加以對比。 全詩共七節。全詩熱情歌頌了熱愛人民?..
另辟蹊徑以讀代講--《有的人》教學設計方案 設計理念: 1對教材的理解 《有的人》是我國現代著名詩人臧克家于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為紀念魯迅逝世13周年而寫的,所以副標題是“紀念魯迅有感”。 ...
[教學目的] 1、領會詩歌所表達的階級感情和深刻哲理2、學習魯迅先生的偉大精神,樹立高尚的人生觀3、理解對比的寫法4、了解詩中議論的特點5、有感情的朗讀全詩 [教學重點難點] 1、在...
武漢市江夏區第一初級中學 程璐 目標: 1、理解詩歌的深刻含義; 2、理解運用的對比與回應的手法。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進行朗誦。 重點:理解運用的對比回應的手法 難點:理解詩歌的深刻含義 設想:學習時,要通過反復的誦讀、揣摩、品味,把握詩人感?..
盛康一中 董開基 教學目標: 1理解詩歌主題和詩人的思想感情。 2學習對比的寫法,領會以形象化的語言說理的特色。 3感受詩歌的韻律 ,了解本詩嚴謹的結構、節奏與韻律 4理解本詩所表達的生死的關系 ,激發學生對人生價值的思考。 教學重難點: 詩歌所?..
劉紹普 第一單元 單元要點分析 詩歌,具有優美的意境,蘊含著豐富的感情。語言精練。含蓄、形象、富有音樂美。多讀一些好詩,對陶冶人的情操,學習語言、豐富我們的文學素養,是極有好處的。 這個單元讓我們主要欣賞的是中國新詩和外國詩歌。所...
昆山市一中朱湘前 [教學目的] 1、領會詩歌所表達的階級感情和深...
王海云 教學設想 學...
王海云 教學設想 ...
田大勇電子郵箱:gztdy_56645176@163.com 教學目的: 1、領會詩歌所表達的階級感情和深刻哲理 2、學習魯迅先生的偉大精神,樹立高尚的人生觀 3、理解對比的寫法 4、了解詩中議論的特點 5、有感情的朗讀全詩 教學設想:...
張磊 教學目的 1把握這首詩運用對比抒發感受的寫法,體會哲理性議論的作用。 2了解詩歌語言的一般特點。 3認識本詩所表達的活與死的辯證關系,使學生受到革命人生觀的教育。 教學要求 1指...
廣州市華美英語實驗學校陳光榮 [廣州市天河區華美學園(510520)hmcgr@163.net] (一)重點、難點 1.重點 (1)對比、反復的寫法和前后呼應的結構特點。 (2)簡明、樸素的語言。 2.難點 (1)魯迅生平在詩中的曲折表現...
課堂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的 1.把握這首詩運用對比抒發感受的寫法,體會哲理性議論的作用。 2.了解詩歌語言的一般特點。 3.認識這首詩所表達的活與死的辯證關系,使學生受到革命人生觀的教育。 ...
(廣東省珠海市第六中學語文科組招明樂E-mail:Z@zhao.com.cn) 目的要求 1.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