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近作者。 1.楊炯。參考注釋。 2.陳子昂。參考注釋,補充: 陳子昂標舉漢魏風骨,強調興寄,反對六朝柔靡詩風,是唐代詩歌革新的先驅,對唐代詩歌及后代詩歌創作都有積極影響。《登幽州臺歌》為其代表作。 二.知識積累。 登幽州臺歌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
【學習目標】 1、理解詩歌內容,了解詩人情感。 2、認真研讀課文,掌握表現手法。 一、資料鏈接 (一)作者簡介 1、陳子昂,唐代文學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屬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遺,后世稱陳拾遺。有《陳子昂集》。 2、主張:改革六朝以來綺靡纖弱的詩風,恢復《詩經》的“...
教學目標: 1、對一篇《春夜別友人二首(其一)》,教師應在引導學生揣摩具體詞句的同時著重體會其于沉靜之中見深摯情感的藝術境界。 2、《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一篇,雖然是一首和詩,但寫得別有情致。詩人驚新而不快,賞心而不樂,感受新鮮而思緒凄清,景色...
春夜別友人二首(其一) 主備:陳霞審核:授課人:備課時間:2010-3-30 【學習目標】 一了解陳子昂的生平。 二理解詩歌的內容感...
教學過程: 一、陳子昂《春夜別友人二首(其一)》 (一)由《登幽州臺歌》導入: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1、參考《學習與評價》 2、這首詩塑造了一位具有悲劇性格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表現出他的懷才不遇,他的不平,他的憂憤,他?..
教學目標: 1、對《春夜別友人二首(其一)》一篇,教師應在引導學生揣摩具體詞句的同時著重體會其于沉靜之中見深摯情感的藝術境界。 2、《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一篇,雖然是一首和詩,但寫得別有情致。詩人驚新而不快,賞心而不樂,感受新鮮而思緒凄清,景色優美而情調淡然,甚至于感傷,有滿腹牢騷寄于言...
教學目標: 1、對《春夜別友人二首(其一)》一篇,教師應在引導學生揣摩具體詞句的同時著重體會其于沉靜之中見深摯情感的藝術境界。 2、《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一篇,雖然是一首和詩,但寫得別有情致。詩人驚新而不快,賞心而不樂,感受新鮮而思緒凄清,景色優美而情調淡然,甚至于感傷,有滿腹牢騷寄于言...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陳子昂的生平。 2、理解詩歌表現的內容、感情。 教學重點:: 重點理解詩人是如何通過空間和景色和轉換表達離情別意的。 教學方法:點撥與誦讀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由《登幽州臺歌》引出詩人。 ...
學習目標: 1. 理解詩人與朋友之間的深厚友誼。 2. 學習渲染烘托、以景襯情、精于煉字的藝術手法。 教學過程: 一、 導語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這首詩塑造了一位具有悲劇性格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表現出他的懷才不遇,他的不平,他的憂憤,他心底的波瀾。?..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陳子昂的生平。 2、理解詩歌表現的內容、感情。 教學重點:: 重點理解詩人是如何通過空間和景色和轉換表達離情別意的。 教學方法:點撥與誦讀 教學過程: ㈠導入: 1、由《登幽州臺歌》引出詩人。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春夜別友人二首(其一)》 1、由《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引出作者陳子昂的介紹。(這首詩塑造了一位具有悲劇性格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表現出他的懷才不遇,他的不平,他的憂憤,他心底的波瀾。) 2、朗讀 3、理解詩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