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玲麗
教學目的:
1 .讓學生學習掌握如何通過動作來刻畫人物形象。
2 .注意語言的簡煉、準確。
教學重點 :目標 1
教學難點 :目標 2
教學設想 :
1 . 運用表演,引起寫作興趣。
2 . 以學生的說→練→評為主要教學方式。
教學內容和步驟:
課前準備 :就某一個任課老師從教室門外走進二( 6 )班課堂到正式上課這一過程所表現出一系列動作進行細致描寫。
一、 情境創設
老師:課前我布置了同學們的一個作業,下面我請一個同學根據自己寫的,先表演一下一個任課老師的動作,然后讀自己所寫的小作文,其它同學注意觀察,然后評價。
1 .表演,出示例文。
2 .一學生評價。
二、 教師引導學生明白:
1 .什么是動作描寫?(對人物的動作、行動理論依據及作用
2 .動作描寫應注意什么?(幻燈出示)
A 、不是人物的所有動作都有描寫的必要。
B 、要通過人物動作來刻畫人物性格。
C 、要善于抓住那些最能體現人物性格,最能反映人物內心世界的動作進行概要的或細致的描寫。
D 、動作描寫的語言要簡煉準確。
3 . 同學之間互相交流,得出寫作失誤的原因。
A 、對人物動作不加選擇與取舍進行描寫,使動作描寫失去意義。
B 、動作描寫與人物身份、年齡、性格不符。
C 、動作描寫不準確、不具體、不形象,讓人看不明白。語言表達能力差。
4 . 教師出示范文。
5 . 學生對原有作文進行修改,或重寫。
6 . 學生再宣讀自己
三、 延伸訓練
材料:小新背又腿癱疾的同學小牧到 1 公里外的學校上學,從小學五年級到現在高中一年級,一背就是 6 年, 1000 多個日子。
根據材料描寫小新背同學上學的情景,字數 200 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