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云南的歌會,感受當地濃郁的民族風情。
2.掌握本文的詞語。
過程與方法
朗讀,品味,合作交流,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勵學生關注生活,欣賞生活,熱愛生活。
【教學重點】
了解云南歌會的特點,感受當地濃郁的民族風情。
【教學難點】
揣摩語言,感悟生活的美好。
【課時安排】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課。
由《56個民族》歌曲引入。
問:大家知道哪個省的民族最多嗎?
明確:云南;52個。那這節課我們就一起走進云南,走進云南的歌會。(展題)
二、預習檢測。
1.作者簡介。
沈從文, (1902~1988)苗族,湖南鳳凰人。在散文、小說創作和古代服飾研究方面均取得很大成績,代表作有小說集《邊城》、散文集《湘行散記》、論著《中國古代服飾研究》。
2.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譬(pì)喻 糯(nuò)米 蹲(dūn jù)踞 忌諱(huì)
酬和(hè) 箍(gū)桶 熹(xī)微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文中寫了幾種形式的歌會?
明確:三種。即對歌,漫歌,傳歌。
2.請用“場地﹢形式”的句式概括文中描寫的幾個歌會場景。
明確:山野對歌,山路漫歌,山寨傳歌。
3.是依此劃分文章段落層次。
4.云南歌會的特點是什么?
明確:山野湖畔,男女老少,即興演唱。
四、再讀課文,把握文本內涵。
1.畫出文中寫人的語句。
2.品讀你畫出的語句,你體會到了什么?
3. 感情朗讀。
這種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得是。性情開朗活潑,勞動手腳勤快,生長的一張黑中透紅棗子臉,滿口白白的糯米,穿了身毛藍布衣褲,腰間圍個釘滿小銀片扣花蔥綠布圍裙,腳下穿雙云南鄉下特有的繡花透孔鞋,油光光辮子發盤在頭上。不僅唱歌十分在行,而且大年初一和同伴各個村子里去打秋千,蹬個十來下就可平梁,還悠游自在,若無其事。
五、欣賞圖片,感悟生活的美好。
六、課堂小結。
鞏璽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