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學會細致地觀察并生動地描寫景物。
2、學習課文嚴謹而精美的結構安排。
3、體會課文靈活運用比喻、排比、擬人等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點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領悟寫好景物必須進行細致的觀察,還要逐步學會各種寫景方法(如修辭手法、表達方式的運用)。
難點:有感情地朗讀,用聲音來塑造春天的形象,傳達內心的感受。
媒體準備:
朗讀錄音帶、《春江花月夜》伴奏帶。
課時安排:
2課時。
預習要求:
1、通讀全文,查字典,給生字生詞注音釋義。
2、朗讀全文,體會本篇的感情。
3、查找關于春天的詩句。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示例。
同學們,說起春天,我們的眼前會呈現出怎樣的圖景呢?--是的,楊柳依依,暖風習習,姹紫嫣紅,鶯歌燕舞,一派生機盎然、充滿詩意的景色。春天是如此美好,無怪乎詩人寫下許多詩篇來贊美歌頌春天,同學們能舉例么?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適當補充。如:A、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B、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C、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D、天北天南繞路邊,托根無處不延綿。)
當冬季即將過去的時候,讓我們走進朱自清先生的《春》,一同欣賞其中的美景吧!
二、作者簡介。(多媒體展示作者資料及圖片)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華,號秋實,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紹興,隨祖父、父親定居揚州。幼年在私塾讀書,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1916年考入北京大學預科。1919年2月寫的《睡罷,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詩處女作。他是五四愛國運動的參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響走上文學道路。
1920年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后,在江蘇、浙江一帶教中學,積極參加新文學運動。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創辦《詩》月刊,這是新詩誕生時期最早的詩刊。他是早期文學研究會會員。1923年發表的長詩《毀滅》,這時還寫過《漿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等優美散文。
1925年8月到清華大學任教,開始研究中國古典文學;創作則以散文為主。1927年寫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1931年留學美國,漫游歐洲,回國后寫成《歐游雜記》。 1932年9月任清華大學中文系主任。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隨校南遷至昆明,任西南聯大教授。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華大學中文系主任。北京解放前夕,患胃病辭世。
(散行板書主要作品名稱。)
三、檢測預習。
給加點的字注音:(投影或板書)
朗潤(rùn) 醞釀(yùnniàng) 蓑衣(suō)
婉轉(wǎn) 黃暈(yùn) 嘹亮(liáo)
四、聽課文朗誦帶或教師范讀。
五、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情感。(在學生朗讀課文的時候,板書課題和教學目標。)
板書:朗讀--音樂美 、圖畫美 、情感美。
提問:讀完這篇文章,同學們能體會到作者的情感嗎?
(學情預測:這題難度并不大,學生基本上能說出喜愛、贊美、盼望之情。教師略加概括即可。)
六、朗讀指導。
作者用詩一般的語言描繪了情意綿綿,生機勃勃的春天美境,我們該怎樣用聲音將它表達出來呢?
(一)介紹朗讀要點:重音、停頓、節奏。(板書)
(二)以第一自然段、春雨圖和最后三個自然段為例,討論如何朗讀。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學生討論,明確:節奏舒緩,語氣輕柔。通過重讀“盼望”、“來”、“近”幾個詞,表達出作者渴望春天的急切心情和因春天悄然而至的無比喜悅。
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樹葉子卻綠得發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 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在鄉下,小路上,石橋邊,撐起傘慢慢走著的人;還有地里工作的農夫,披著蓑,戴著笠的。他們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靜默著。
學生討論,明確:“可別惱”口語化,音調上揚,讀出一點調皮。“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看”重讀,表現出喜悅之情。“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排比句節奏略微短促,輕快。“傍晚時候,…在雨里靜默著”語調輕柔,節奏舒緩,體現靜謐的氛圍。
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
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著我們/上前去。
學生討論,明確:這三段要分別讀出新、美、壯的感覺,語氣逐段加強。最后三個字“上前去”語調上揚,語氣頓挫而有力。三段都要讀出作者對春天由衷的喜愛與贊美之情。(這些朗讀的要點盡量讓學生總結出來,而不是強加給他們。其間以朗讀為主,邊讀邊悟。通過這個環節,學生便可感悟到文章的音樂美和情感美。)
七、教師示范,學生認真聽,并在相應詞語上標注符號。
學生按教師指導的方法,自選段落進行美讀,要求讀出節奏和情感。教師點評。為調動積極性,可進行比賽,但老師仍應以鼓勵為主,讓學生愛上朗讀,重視朗讀。
八、在《春江花月夜》的背景音樂下,學生齊讀課文,再次感受文章的圖畫美、音韻美。
九、布置作業:
(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全文。
(二)思考作者描繪了春天的哪幾幅畫面。
周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