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與《春》進行比較閱讀。
(一)同學們還記得朱自清的《春》描繪了哪幾幅畫面嗎?(讓學生自由回答)
(二)討論:朱自清春花、春草、春雨都寫,而林斤瀾單寫春風,你讀后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學情預測:學生大都能說出自己的一些感受,諸如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或語言風格等,教師須引導學生進行歸納概括。)
教師歸納:本文單寫春風,北國的春之精神全部集中在這里。我們感受到的是與《春》的柔婉之美完全不同的豪邁之美、雄健之美、蒼勁之美、粗獷之美。我們讀后可能會有這樣種種感受:第一、即使寫春天的美好,也不是只有那“鶯歌燕舞”一種;不寫經典意象的“春姑娘”,而把春寫成力大無窮的北國大漢,反而使人耳目一新。第二、重點只寫某一事物,不僅可以寫出春天的景象,甚至可以給人更為深刻的、強烈的、獨特的印象。第三、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生活體驗,寫出春天可能很不一樣,即使都寫春天的美好,也可能具體樣式完全不同。
(三)學生自讀課文:體會一下北國的春風有什么特點。與《春》比較,南國的春風和北國的春風有哪些不同之處?
歸納:
①北國春風的特點:具有粗獷之美。
②比較:同樣是寫春風,朱自清筆下的春風是柔柔的,清新的悅耳的;林斤瀾的筆下則充滿力度,充滿豪邁之情。
(四)自由朗讀課文,找出文中讓你驚喜的語句。
(此題目的在于引導學生學會品味語言,學生言之成理即可。教師可結合“詞句品味積累”進行分析。)
1、“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這樣的名句是老窖名酒,是色香味俱全的。
用“老窖名酒”這樣的口語比喻雅致的經典名句。請細加品味其獨特的趣味。
教師分析:首先,本體和喻體是差別很大的完全不同的兩類事物,跨度如此之大而又如此貼切。其次,“暮春三月”句是高雅的文字,而“老窖名酒”是大眾生活、通俗口語。用通俗的日常之事比喻鄭重其事的高雅之物,會產生風趣效果。
2、春風呼哧呼哧地,幫助呼哧呼哧的人們,把糞肥拋撒勻凈。好不痛快人也。
北國的山民,喜歡力大無窮的好漢。到喜歡得不行時,連捎帶來的粗暴也只覺著解氣。
這樣的表達你常見嗎?你是否也覺得好不痛快?
教師分析:“好不痛快也”,現代口語中幾乎不用,它使我們想起《水滸傳》等古代白話小說中“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的豪俠之狀。由于這種可能存在的潛在聯想,把此句用于現代文中時,就可能無形中賦予某種形象感并加強“痛快感”。
“連捎帶來的粗暴也只覺著解氣”這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過度的言動,正是痛快之至、興奮至極的表現。“喜歡得不行”就是喜歡到極點。
3、有天夜里,我住的石頭房的木頭架子,格拉拉、格拉拉響起來,晃起來。仿佛冬眠驚醒,伸懶腰,動彈胳臂腿,渾身關節挨個兒格拉拉、格拉拉地松動。
揣摩全句貼切、形象的表達,品味其特殊的韻味。
教師分析:房子格拉拉響動一段,本身就是生活中的奇特現象,是冬眠驚醒的最形象的縮影,敏銳地抓住它記述于文字,本身就體現了作者特別的情趣。作者接下來用冬眠驚醒,伸懶腰,松動關節的巧妙比喻且擬人,既解了疑惑,又展現了一夜間春回大地的美好感,痛快感,讀者也因此獲得了同樣的體驗和享受。
4、是潭、是溪、是井臺還是泉邊,凡帶水的地方,都堅持著冰塊、冰硯、冰溜、冰碴……
“堅持”用得妙顯出這冬天無一絲退去的動靜,顯出它頑固抵抗春天的到來,也由此反襯出后文所述的春風的威力之大。
5、從關外撲過山頭,漫過山梁,插山溝,灌山口,嗚嗚吹號,哄哄呼嘯,飛沙走石,撲在窗戶上,撒拉撒拉,撲在人臉上,如無數的針扎。…又怎么過草原、走沙漠、撲山梁?又怎么踢打得開千里冰封和遍地賴著不走的霜雪?
用響亮有力的短句,用瑯瑯上口的對偶,排比句式,用一系列準確的動詞,展現了春風雄健、宏大、粗獷、勇猛的氣勢。
6、……老是乍暖還寒 ,最難將息,老是牛角淡淡的陽光,牛尾蒙蒙的陰雨,整天好比穿著濕布衫,墻角落里發霉,長蘑菇,有死耗子味兒。
首先,所有的景象與霉腐有關,給人極不舒服的感覺。
其次,類似于古典詩歌的意象并列的手法,如《秋思》。
其三,同時調動了視覺、觸覺、嗅覺,使那霉腐濕悶之感更為具體可感。
其四,作者筆下的春天與中國傳統山水詩歌中比較婉約的流派情趣大相徑庭,沒有了“吹面不寒楊柳風”的溫和、細柔,而是寒冷的,到處是積雪、冰渣、冰溜。給我們展現了春天的另一幅畫面,另一種美。
7、把“嗚嗚吹號,哄哄呼嘯”改為“哄哄吹號,嗚嗚呼嘯”好嗎?為什么?
明確:不好。“嗚嗚”在這里用以形容低沉的拖長聲音的風聲,與“吹號”(拖長聲音大聲叫)搭配較為恰當。“哄哄”指發出巨大的響亮的聲音,與“呼嘯”(發出高而長的聲音)搭配也比較恰當。
8、“轟的一聲,是哪里的河冰開裂吧。嘎的一聲,是碗口大的病枝刮折了。”中的“轟”與“嘎”對調好不好,為什么?
明確:不好。“轟”用以形容河冰開裂發出的巨大轟鳴聲;“嘎”形容病枝折斷時短促而響亮的聲音。
9、體會“春風呼哧呼哧地幫助呼哧呼哧的人們”中“呼哧呼哧”一詞的表達效果。
明確:“呼哧呼哧”形容喘息的聲音。用擬人手法稱贊春風也像勤勞的人們一樣,在播種的季節辛勤勞作,非常形象生動。
二、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再讀描寫北國春風的重點句段,特別注意讀出擬聲詞、動詞的表達效果。
三、歸納寫作特點。(讓學生自由發言,并找出相應的句子。)
(學情預測:學生大多能零碎散亂地說出一些特點,教師可將學生發言中有價值的詞寫在黑板上,最后在進行歸納總結。)
(一)語言粗獷豪放。動詞的妙用、短促的句式、排比、反問,使語言富于變化讀來抑揚頓挫,富有節奏感。
(二)語言形象生動,真切感人。
(三)采用了對比烘托和先揚后抑的寫法,突出了北國春風的陽剛之美。
四、用多媒體播放景色圖畫,學生口頭作文。
要求學生注意觀察,展開想象,運用3個以上的擬聲詞,描繪你所看到的畫面和聽到的聲音。
五、教師總結。
本文不寫江南的春天,而寫北國的春天;不寫北國的春景,只寫北國春風。作者從北方與江南春風的對比性議論入手,對北方的春風欲揚先抑;然后酣暢淋漓的描繪北方春風的陽剛之美;最后呼應全文,在對比中強化對北方春風的贊美。
六、布置作業。
課外練筆:運用恰當的擬聲詞,描寫校園的早晨。字數不限。
周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