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習目標
1.熟記魯迅的有關知識。
2.理解并運用描寫景物的手法。
3.學習并運用聯系比較法,進行探究學習。
4.培養熱愛自然,關注生活的態度。
二、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內容
1.整體感知課文,試講《美女蛇》的故事;再現捕鳥場面。
2.學習抓住特點、多角度、按順序描寫景物的手法。
3.掌握“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的句式。
二、教學步驟
(一)課前熱身:
1、第一單元的文章多是反映童年和少年生活的,學過后會勾起對自己童年生活的回憶和對現在生活的反思,還會有新的感觸和更深的認識。童年生活在你的心目中有什么特點?在下面寫一段話,或者用所能想到的生動詞語形容出來。
2、你知道魯迅的原名及籍貫、地位、主要作品及學過的作品、本文的出處。
(二)下面這些字詞的讀音和意思你能掌握嗎?借助字典自己能解決的自己解決。
確鑿 菜畦 桑椹 輕捷 斑蝥 纏絡 珊瑚 腦髓 陌生 鑒賞
覓食 竹篩 秕谷 書塾 蜈蚣 倜儻 錫箔 臃腫 竇 攢 豁 斂 拗 折 系 橘 苞 厥 叵
淵博 : 確鑿: 倜儻:
消釋 : 鑒賞: 纏絡:
人聲鼎沸: 人跡罕至:
(三)整體感知。
1.文中寫到了“我”在哪些地方的活動?
2.文中按內容可分為兩部分,請找出兩部分的起止句及過渡段。
(四)細讀百草園部分,劃出中心句。
1.小組討論:生活中的百草園是什么樣 ?作者稱百草園為“樂園“,那么這兒有什么東西使魯迅感到有無限趣味?(提示:從不同角度概括。參考:從看的聽的吃的玩的角度或植物動物角度或季節等)
2.為下列描述對象加上能突出其特點的詞語:
3.齊讀第二節,思考:重點寫的是百草園的哪個位置,用什么句式來體現?
運用:用“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仿寫一段話。
4.讀“雪地捕鳥”有關文字,找出描寫捕鳥過程的句子,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
(七)作業:
1.抄錄課后所列字詞并用“人跡罕至”“人聲鼎沸”兩個成語造句;
2.背誦第二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教學重點
1.理解主題
2.運用聯系比較法,加深對生活對學習的認識
3.比較對照手法的仿寫
二、教學步驟
(一)檢查:
小組間聽寫上節課詞語,把寫錯的字或者詞語寫在下面
(二)第九段在文中的作用非常大請多讀兩遍,注意下面問題:
1.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表達的是什么感情。
2.作者對離開百草園的原因列舉了許多,其實就是他到了上學的年齡,從這些“也許”的句子里,你讀出了什么?
(三)細讀寫三味書屋生活的部分
1.三味書屋的陳設(學習環境)、學習氣氛都有什么特點?
老師嚴厲嗎?
2.質疑問難:為何寫學生讀的文字沒加標點,先生讀的加了標點?
3. 我有疑就問,老師本應表揚,為什么反而不高興?你如何理解?
4、討論:哪些內容形成了對比,說明了什么?如:(1)玩耍時與讀書時不同氣氛;(2)師生讀書時不同態度。
(四)一課一得: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我收獲了這些東西
(五)補充資料:
一、學習目標
1.熟記魯迅的有關知識。
2.理解并運用描寫景物的手法。
3.學習并運用聯系比較法,進行探究學習。
4.培養熱愛自然,關注生活的態度。
二、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內容
1.整體感知課文,試講《美女蛇》的故事;再現捕鳥場面。
2.學習抓住特點、多角度、按順序描寫景物的手法。
3.掌握“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的句式。
二、教學步驟
(一)課前熱身:
1、第一單元的文章多是反映童年和少年生活的,學過后會勾起對自己童年生活的回憶和對現在生活的反思,還會有新的感觸和更深的認識。童年生活在你的心目中有什么特點?在下面寫一段話,或者用所能想到的生動詞語形容出來。
2、你知道魯迅的原名及籍貫、地位、主要作品及學過的作品、本文的出處。
(二)下面這些字詞的讀音和意思你能掌握嗎?借助字典自己能解決的自己解決。
確鑿 菜畦 桑椹 輕捷 斑蝥 纏絡 珊瑚 腦髓 陌生 鑒賞
覓食 竹篩 秕谷 書塾 蜈蚣 倜儻 錫箔 臃腫 竇 攢 豁 斂 拗 折 系 橘 苞 厥 叵
淵博 : 確鑿: 倜儻:
消釋 : 鑒賞: 纏絡:
人聲鼎沸: 人跡罕至:
(三)整體感知。
1.文中寫到了“我”在哪些地方的活動?
2.文中按內容可分為兩部分,請找出兩部分的起止句及過渡段。
(四)細讀百草園部分,劃出中心句。
1.小組討論:生活中的百草園是什么樣 ?作者稱百草園為“樂園“,那么這兒有什么東西使魯迅感到有無限趣味?(提示:從不同角度概括。參考:從看的聽的吃的玩的角度或植物動物角度或季節等)
2.為下列描述對象加上能突出其特點的詞語:
3.齊讀第二節,思考:重點寫的是百草園的哪個位置,用什么句式來體現?
運用:用“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仿寫一段話。
4.讀“雪地捕鳥”有關文字,找出描寫捕鳥過程的句子,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
(七)作業:
1.抄錄課后所列字詞并用“人跡罕至”“人聲鼎沸”兩個成語造句;
2.背誦第二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教學重點
1.理解主題
2.運用聯系比較法,加深對生活對學習的認識
3.比較對照手法的仿寫
二、教學步驟
(一)檢查:
小組間聽寫上節課詞語,把寫錯的字或者詞語寫在下面
(二)第九段在文中的作用非常大請多讀兩遍,注意下面問題:
1.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表達的是什么感情。
2.作者對離開百草園的原因列舉了許多,其實就是他到了上學的年齡,從這些“也許”的句子里,你讀出了什么?
(三)細讀寫三味書屋生活的部分
1.三味書屋的陳設(學習環境)、學習氣氛都有什么特點?
老師嚴厲嗎?
2.質疑問難:為何寫學生讀的文字沒加標點,先生讀的加了標點?
3. 我有疑就問,老師本應表揚,為什么反而不高興?你如何理解?
4、討論:哪些內容形成了對比,說明了什么?如:(1)玩耍時與讀書時不同氣氛;(2)師生讀書時不同態度。
(四)一課一得: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我收獲了這些東西
(五)補充資料:
一、學習目標
1.熟記魯迅的有關知識。
2.理解并運用描寫景物的手法。
3.學習并運用聯系比較法,進行探究學習。
4.培養熱愛自然,關注生活的態度。
二、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內容
1.整體感知課文,試講《美女蛇》的故事;再現捕鳥場面。
2.學習抓住特點、多角度、按順序描寫景物的手法。
3.掌握“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的句式。
二、教學步驟
(一)課前熱身:
1、第一單元的文章多是反映童年和少年生活的,學過后會勾起對自己童年生活的回憶和對現在生活的反思,還會有新的感觸和更深的認識。童年生活在你的心目中有什么特點?在下面寫一段話,或者用所能想到的生動詞語形容出來。
2、你知道魯迅的原名及籍貫、地位、主要作品及學過的作品、本文的出處。
(二)下面這些字詞的讀音和意思你能掌握嗎?借助字典自己能解決的自己解決。
確鑿 菜畦 桑椹 輕捷 斑蝥 纏絡 珊瑚 腦髓 陌生 鑒賞
覓食 竹篩 秕谷 書塾 蜈蚣 倜儻 錫箔 臃腫 竇 攢 豁 斂 拗 折 系 橘 苞 厥 叵
淵博 : 確鑿: 倜儻:
消釋 : 鑒賞: 纏絡:
人聲鼎沸: 人跡罕至:
(三)整體感知。
1.文中寫到了“我”在哪些地方的活動?
2.文中按內容可分為兩部分,請找出兩部分的起止句及過渡段。
(四)細讀百草園部分,劃出中心句。
1.小組討論:生活中的百草園是什么樣 ?作者稱百草園為“樂園“,那么這兒有什么東西使魯迅感到有無限趣味?(提示:從不同角度概括。參考:從看的聽的吃的玩的角度或植物動物角度或季節等)
2.為下列描述對象加上能突出其特點的詞語:
3.齊讀第二節,思考:重點寫的是百草園的哪個位置,用什么句式來體現?
運用:用“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仿寫一段話。
4.讀“雪地捕鳥”有關文字,找出描寫捕鳥過程的句子,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
(七)作業:
1.抄錄課后所列字詞并用“人跡罕至”“人聲鼎沸”兩個成語造句;
2.背誦第二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教學重點
1.理解主題
2.運用聯系比較法,加深對生活對學習的認識
3.比較對照手法的仿寫
二、教學步驟
(一)檢查:
小組間聽寫上節課詞語,把寫錯的字或者詞語寫在下面
(二)第九段在文中的作用非常大請多讀兩遍,注意下面問題:
1.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表達的是什么感情。
2.作者對離開百草園的原因列舉了許多,其實就是他到了上學的年齡,從這些“也許”的句子里,你讀出了什么?
(三)細讀寫三味書屋生活的部分
1.三味書屋的陳設(學習環境)、學習氣氛都有什么特點?
老師嚴厲嗎?
2.質疑問難:為何寫學生讀的文字沒加標點,先生讀的加了標點?
3. 我有疑就問,老師本應表揚,為什么反而不高興?你如何理解?
4、討論:哪些內容形成了對比,說明了什么?如:(1)玩耍時與讀書時不同氣氛;(2)師生讀書時不同態度。
(四)一課一得: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我收獲了這些東西
(五)拓展延伸:
搜集魯迅有關學習的名言
郜美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