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揚
復習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掌握重點文言知識、重點句的默寫、翻譯和理解。
2.識記文學常識、理解文章主題。
3.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過程與方法:
1深入體會作者寬闊的胸襟和憂國憂民、與民同樂的政治抱負;
2.能夠拓展遷移,比較、聯系實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學習兩位作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與“與民同樂”的進步的政治主張,完善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
復習重難點:
1.掌握重點文言知識。
2.培養學生對重點文言語句的理解賞析能力。
3. 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學習過程:
一、引入本課學習。
二、復習內容
知識點梳理:(讓學生小組討論完成,不會的問題提出來、師生共同解決)
(一)通假字:
(二)古今異義:
(三)一詞多義:
(四)詞類活用:
(五)根據課文內容回答
讀《岳陽樓記》回答
1、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而“重修岳陽樓”,這說明了什么?
2、首段交待了什么內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4、第二段中,“覽物之情,得無異乎?”這句在全文結構上起什么作用?
5、寫遷客騷人“悲”、“喜”的句子分別是什么?
6、表現作者關心國家大事的句子是什么?(表現進亦憂,退亦憂的句子 是什么?)
7、“進”“退”分別照應什么?
8、突出表達作者曠達胸襟的句子 答:
9、突出表達作者偉大的政治抱負的句子 (與現在“吃苦在前,享樂在后”的精神相似的句子。)
10、“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
11、第五段的議論作用是什么?
讀《醉翁亭記》回答
12、領起全文的句子是:
13、寫山間早晨、傍晚景色的句子是:
14、寫四時之景的句子是:
15、第三段寫游瑯琊山的情形,一共寫了四個場面:
16、表現本文主旨的句子是:
17、作者到底在“樂”些什么?
(六)、名句背誦:
1、表現作者的遠大抱負:
2、表現作者的曠達胸襟:
3、洞庭湖月夜美景:
4、從空間角度描寫岳陽樓雄偉景象的句子:
5、從時間角度描寫岳陽樓景象的句子:
6、遷客騷人因物而喜的句子:
7、遷客騷人因己而悲的句子:
二、合作探究
《岳陽樓記》與《醉翁亭記》兩文分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三、拓展延伸
1、兩篇散文語言優美,尤其是對偶句充分體現了漢語言的美感。請以“歐陽修與百姓同樂” 命為上聯,聯系《岳陽樓記》一文,擬一個下聯。
2、依據文章內容,請對出下聯。
上聯:岳陽樓上范仲淹作文寄情, 下聯:
3、請舉出本課的兩個成語,并說說現在人們常用它表達什么意思。
“醉翁之意不在酒”現在通常用來表示:
“水落石出”現在通常用來表示:
四、課堂小結
五、作業布置
《狀元之星》 61頁第6題 73頁第3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