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A)
教學設想
了解詩意、體會詩情、背誦詩篇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品味詩歌謠言的精妙是學習的
難點。
教學中可按照“讀--品--背”的順序進行,精講多讀,以讀帶品。
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一、簡介作者、文題。
1.王勃,唐代詩人,字子安。“初唐四杰”: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2.之任:去上任。之,去、到。
二、教師范讀,學生聽清停頓、語氣節奏。
三、學生齊讀詩歌。
說明:教師應提示五首詩斷句方法,如“城閉1輔三秦,風煙1望五律”。
四、思考:
1.“與君離別急,同是宦游人”一句應怎樣讀才能表現作者的感情?
除了停頓外,還應注意語氣語調的處理。“與君離別意”一句,重音放在“離別意”上,
語調逐步上升,“意”字稍作拖長,以突出“離別”時復雜的感情;“同是宦游人”一句,則
語調平緩中有所下降,“游”字可稍拖長,“人”字頓收,以突出宦游人送宦游人尤為可傷
之情。
五、學生有感情地齊讀。
六、讓學生思考下列問題。(不必回答,在朗讀中來體會。)
1.“輔”、“望”兩個動詞有什么表現效果?
把送別地和目的地連接起來,讓人感受友人即將分別,且路途遙遠。
2.“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一句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表達了作者寬廣博大的情懷和對友人的勸勉之意。
七、請一位同學朗誦詩歌并概括詩歌內容。
八、背出這首詩。
黃鶴樓崔穎
一、介紹作者:崔穎m幻),唐代詩人。
二、介紹七言律詩的停頓。
如:昔人|已乘| 黃鶴去,此地1空余1黃鶴樓。
三、學生齊讀詩歌一遍,再自由朗讀一遍。
四、體會。
1.“空余”一詞表現了怎樣的意境?“空悠悠”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空余”突出黃鶴樓的清寥、孤寂感。“空悠悠”突出白云的清浮飄蕩。聯系上下聯,
兩處“空”’字表現寫物寫景,實則暗含對歲月悠悠、世事蒼茫的感嘆。
2.最后一聯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理解應落在“愁”字上,聯想“愁”緣何而來,“愁”情怎樣?表達作者嘆人生以及鄉關
何處,歸思難禁的復雜感情。
五、齊讀詩歌,體會最后J聯的感情處理。
六、當堂背誦這首詩,并互相檢查。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
一、簡介作者,解題。
1.劉禹錫,字夢得,唐代詩人。
2酬:答謝。
3.了解作詩背景:閱讀注解①。
二、學生自由朗讀詩歌兩遍。思考:
1.詩歌第一、二聯起什么作用?
寫作者的坎坷遭遇,表現出無限辛酸和憤怒,實為下聯張目蓄勢,起到欲揚先抑的
作用。尤其第二聯用典貼切,表意深刻。
2.詩歌第三聯(頸聯)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以“沉舟”“病樹”自喻,“千帆過”、“萬木春”形象生動地展現出未來的美好,說明坎
坷是暫時的,光明和希望必將到來。感情基調由沉郁陡轉為激昂,蘊含了樂觀向上豁度
坦然的生活態度,富于哲理。
三、指導學生用飽滿的感情朗讀第三聯。
四、背誦這首詩歌。
布置作業:背誦并默寫所學的三首詩歌。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泊秦淮杜牧
一、簡介作者和寫作背景。
1.杜牧,字牧之,唐代詩人,著有《樊川詩集》。
2.此詩是作者有感于秦淮河地區浮糜奢豪世氣而作。
二、學生自由朗讀詩歌并背誦下來。
三、思考:
1.最后二句作者是斥責歌女嗎?為什么?
2.“猶唱”一詞有何含義?
3.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說明:可讓學生自己去體會,發表看法,教師稍作點撥。
4齊讀詩歌。
夜雨寄北李商隱
一、簡介作者,解題。
1.李商隱,字義由,號玉溪生、樊南生,唐代詩人。
2寄北,寄給長安的友人。
二、教師帶讀詩歌。
要求學生跟隨教師的節奏,感情朗讀。
三、學生自讀詩歌,并背誦下來。
四、齊讀詩歌,討論:
1.詩中兩次出現“巴山夜雨”,你覺得累贅嗎?為什么?
2.在朗讀這首詩時,應該如何處理自己的感情?請作示范。
五、默寫這首詩。
課堂朗誦比賽。
學生自由報名,任挑一首朗誦,師生共同評定,并對優勝者給予獎勵。
布置作業。
從《詩五首》中選擇一首,寫一篇賞析文章,要求從字詞、句出發,賞析詩歌的藝術
特色,分析思想內容。
(馬駿)
教學設計(B)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學生結合注釋了解作者作品,疏通詩中關鍵字詞含義。
二、朗讀訓練及指導
1.采用多種形式進行朗讀。
如:教師范讀、帶讀,學生齊讀、單讀、自由讀,還可以用朗誦比賽的形式。
2.應指導學生注意朗誦的基本要求。
①停頓。
五言詩可分兩個音節,如“無為1在歧路”。
七言詩分三個音節,如“君問 1歸期 1未有期”’。
②重讀。
如“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中“千帆過”、“萬木春”應加重語氣。
③語調。
應根據詩歌內容處理好語調的平淡、上升,如讀“商女不知亡國恨”一句,“兩女”讀
得平緩,“不知”開始上升,“亡國恨”達到頂點,尤以“恨”為甚。
④延緩。
有時某個字的讀音要有所拖延,如“卻括巴山夜雨時”,“雨”字應略為延緩清音,造
成一種回味感。
說明:也可讓學生來談朗讀的體會,更有效果。
三、背誦這五首詩歌。
第二課時
一、理解詩歌基本內容,體會作者蘊含在詩中的情感。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別友人,表現作者博大廣闊的情懷和對友人的勸勉之
情。
2.《黃鶴樓》,表達了詩人懷念故鄉,感嘆人生的復雜內心。
3.《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表現了作者樂觀豁達的生活態度。
4.《泊秦淮》,表達了對當權者糜爛生活的批判諷刺以及對國家前途的關切憂慮之
情。
5夜雨寄北》,表達了思念友人的纏綿之情。
二、體會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作用,領悟詩句的意境和內涵。
1.“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律。”
2.“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3.‘惜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4.“煙波江上使人愁。”
5.“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6.“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7.“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說明:應調動學生積極性,鼓勵他們有創造性的見解。
三、寫作訓練。
任選《詩五首》中一首,寫一篇詩歌賞析文章。從詩歌內容、表現手法、意境網畫等
方面考慮,從字詞句的品味出發。
(馬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