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小說欣賞》話題二--場景
學習目標
1、了解場景知識,掌握場景功能。
2、了解風景的意義和傳統與現代小說的場景觀。
3、學會對小說能進行場景分析與鑒賞。
學習重點
1、場景分析法
2、場景描寫訓練
3、在場景中生活
學習過程
導學、導思:
1.何為場景?
2.場景由哪些基本要素組成?
3.場景有哪些類型?
體驗交流:留存你記憶中的某一經典場景。
(一)小說中的場景
◎場景與場面
場景=場合(社會環境)+風景(自然環境),相當于場面,場景描寫是場面描寫和風景描寫的合稱,類似“環境描寫”,是小說的最小構成因素。
(1)何為場景
①戲劇、電影、電視中由布景、音樂、出場人物組合成的景況;
②敘事性文學作品中,由人物在一定場合相互發生關系而構成的生活情景;一篇小說就是由一個接一個的場面接續而成的。
③泛指一定場合下的情景。
總之,場景就是我們常常說的“場面描寫”。它與單純的環境描寫不同,它是以人物為中心的環境描寫,一般由人物、事件和環境組成。它是某一段時間內社會生活的橫截面,小說就是同一個接一個這樣的“面”構成的。
(2)場景的組成
人物、事件、環境。環境不等于場景,場景相當于電影中的鏡頭(畫面)。
※場景的分類。
(1)大場景與小場景
場景有大小之分大小場景連綴而下,可使小說情節曲折有致,異彩紛呈。
(2)公共場景與私人場景
公私場景交替,更能全面立體地揭示人物性格,展開故事情節和反映社會的道德風尚。
。◎空間與場景。
空間即生活的某一特定環境,是場景的重要因素,是人物活動的舞臺,故事發生的處所?臻g為人物活動提供了背景,是人物的“底色”。人物在何種空間出生、成長,也決定了他們日后的性格和命運。社會環境 可以早就一個人的氣質、修養、風度。在社會環境的耳濡目染里,人在不斷地被環境改造著。
空間的改變意味著人物、情節的發展
(二)場景描寫在小說中有哪些基本功能?
(1) 給全篇“定調”。
如果以場景描寫作為小說的開頭,會使小說顯得更舒緩、自然。如《炮獸》開頭的場景就帶給我們緊張的氣氛,結尾的場景則給我們帶來不詳的預兆。從喧囂到靜寂,陰郁的氣氛彌漫開來,一直滲透到全篇,給小說定下了悲劇的調子。
(2)營造意境與渲染氣氛
場景是具有情緒感染力的。人們會因春而喜,因秋而悲。《安東諾夫卡蘋果》開頭的豐收場景渲染出歡快喜悅的情緒,結尾時那在初冬空曠的雪野中打獵的場景,又營造出憂郁哀傷的氣氛。
(3)導引(鋪墊)人物出場
《炮獸》整個場景的設計,都是為了引導全書中的主角之一朗德納克侯爵出場。作者把這個人物置于一個特定的險峻場景中,面對一個出師不利的突發事件,考驗他的行動,從而把這個人物的性格很好的烘托出來。這是朗德納克侯爵在小說中的第一次出場,一露面就顯示出不凡的氣度。
(4)揭示人物性格
在現實主義作品中,普遍認為人能改變環境,環境也造就人。人物的性格與環境通常是和諧一致的!栋矕|諾夫卡蘋果》中,果園主的豪爽與果園富足的環境息息相關,小地主傷感的心境與沒落的時勢緊緊相連,貴族氣派的姑媽和她那所古老莊園的大宅的陳設是多么和諧一體!
(5)作為象征
《炮獸》中,大海的風暴、船上的劫難,何嘗不是一種象征?最后那一句“遠遠的颶風在呼嘯”其實也是一種象征,它預示著即將到來的戰爭是異常殘酷的。它已經在人們的心底刮起來了,它已經在威脅每個人的生活、生命。
※場景與環境描寫的區別
環境描寫是指對人物所處的具體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的描寫。其中,社會環境是指能反映社會、時代特征的建筑、場所、陳設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風等。自然環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節變化、風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環境描寫主要有以下作用:一是交代故事的時代背景(如《孔乙己》中開頭對魯鎮酒店的格局的描寫);二是渲染氣氛(如《故鄉》中對故鄉景象的描寫);三是烘托人物性格(如《驛路梨花》中對小茅屋的描寫)。此外,還可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映襯人物的心情,抒發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運用環境描寫要做到:目的明確--為表達中心思想服務;具體生動--給人身臨其境之感;抓住特征--寫出獨具特色的景物。
場景是指對人物(往往是眾多人物)在一定時間和環境中的活動所構成的畫面的描寫。場景要做到:有條不紊,主次明晰;既有全景的描述,也有細致的特寫;要寫出特定場合的氣氛。
場景與環境描寫的不同在于:環境描寫是描寫人物活動的客觀環境,是“靜態”的描寫;而場景是以人物活動為中心的“動態”的描寫。
(三)場景的幾種作用:
(1)、塑造人物,表現主題。
場景的最主要的作用是為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現作品主題服務的,但在具體運用中來看,作用又各所側重。如吳伯蕭的《記一輛紡車》中紡線的場景,具有“萬馬奔騰”之感。作者通過這一宏大的紛紜場景,把當年大生產運動的動人景象再現出來,深刻地表現了“延安軍民自力更生的樂觀精神和豪邁歡快感情”這一重大主題。
(2)、渲染氣氛,烘托事物。
有的場景刻意渲染氣氛,或喜悅、恬靜,或悲愴、緊張,讓人物在一定環境中真實地展開活動。都德的《最后一課》寫上課的情景,巧妙地借助于一個無知頑童的冷靜觀察和心理分析,特別是對韓麥爾先生臨下課之際感人至深的神態言行的細摹,在肅靜而凝重的氛圍的層層烘托渲染中,最后突然如火山爆發般地噴出愛國主義的激情,收到了強烈地感染讀者的藝術效果。
(3)、明示、暗點主題。
有的場景著意突出主題,或明示,或暗點,讓人物在活動中完成自己的使命,將作者的傾向在具體的場景中自然流露出來。杜鵬程的《夜走靈官峽》中有小成渝的媽媽指揮交通的一段場景:“已經變成了一個雪人,像一尊石像!边@個場景表現出中國工人階級不畏艱苦、堅守崗位的責任感和革命精神。
(四)風景的意義
閱讀思考:
風景描寫在小說中有何意義?
風景的襯托有哪兩種形式?
風景作為幕間音樂,具體有哪些作用?
體驗:在本冊教材所有小說中挑選一段你喜歡的風景描寫,體味它的意義,并與同桌交流玩味一下。
1、襯托人物內心
正襯--同調同質同方向,如恐怖景襯緊張心,優美景襯歡樂情……
反襯--反調異質反方向,如優美景襯悲傷情,凄涼景襯歡樂情
2、作為幕間音樂
作用:過渡情節,調整情緒、舒緩節奏
3、營造氛圍
4、孕育美感
5、啟人心智
(五)現代小說的場景觀
閱讀思考:
古典與現代小說的場景描寫有何不同?
古典與現代小說的場景描寫,你更喜歡哪一種?
《炮獸》與《安東諾夫卡蘋果》的場景描寫各屬于哪一種?
場景描寫特點
古典小說的場景: 細致、確切
如俄國浦寧的《安東諾夫卡蘋果》,充滿物質感和時代特征,追求細節的真實、具體,貼近現實生活,是典型的現實主義風格。作者用客觀的筆觸臨摹出那個時代的俄羅斯農村,在對俄羅斯田園生活細膩的觀察和精確地描繪中,給我們展開了一幅19世紀末俄羅斯農村生活的真實圖景。它反映著時代的變遷、世事的變化、人們思想情緒的波動,令人仿佛置身于幾百年前的俄羅斯。
現代小說的場景:模糊、虛幻
如奧地利卡夫卡的《騎桶者》P94模糊時間和地點,大多省略風景,追求思想深度,熱衷于抽象、符號,以虛構、寓言的形式揭示人類存在的本質。
導練
一、閱讀與鑒賞
(一)《炮獸》
“這尊掙斷了鐵鏈的大炮,突然變成了一頭形容不出的怪獸。也就是說,一架機器變成了一只怪物。這件沉重的物體用它的滑輪走著,像一只彈子球似的滾來滾去,船身左右搖動的時候就側下來,船身前后顛騰的時候就沉下去,滾過去,滾回來,停頓,仿佛沉思一陣,又繼續滾動,像一只箭似的從船的一端射到另一端,旋轉,閃避,脫逃,停頓,沖撞,擊破,殺害,殲滅。這是一只撞城槌在任性地沖撞一垛墻。還得加上一句:這只撞城槌是鐵制的,這垛墻卻是木頭的。這是物質獲得了自由,也可以說這是永恒的奴隸找到了復仇的機會;一切仿佛是隱藏在我們所謂無生命的物體里的那種惡性突然爆發了出來;它那樣子像是發了脾氣,正在進行一種古怪的神秘的報復;再也沒有比這種無生物的憤怒更無情的了。這個瘋狂的龐然大物有了豹子的敏捷,大象的重量,老鼠的靈巧,斧子的堅硬,波浪的突然,閃電的迅速,墳墓的癡聾。它重一萬磅,卻像小孩兒的皮球似的跳彈起來。它旋轉著的時候會突然轉一個直角。怎么辦?怎么解決呢?暴雨可以停止,臺風會吹過去,斷掉的桅可以換一根,一個漏洞可以堵上,火災可以撲滅;可是對這只龐大的青銅獸怎么辦呢?用什么方法來制伏它呢?
1.小說將這一尊無生命的大炮寫得活靈活現,極具破壞力。作者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表現他出這種獨特的想象力?請舉例說明。
2.這是一段典型的場景描寫,請說說這一場景描寫對全文的作用。
1.① 如“這個瘋狂的龐然大物有了豹子的敏捷,大象的重量,老鼠的靈巧,斧子的堅硬,波浪的突然,閃電的迅速,墳墓的癡聾。”(1分)②排比:通過一系列的語句,營造語勢,強調突出了大炮既兇狠又具有靈性。/比喻:通過一系列的比喻,賦予了大炮很多其他事物素所具備的特性,以此形象生動地體現了大炮既兇狠又具有靈性。(2分)
2. ①給小說定下了悲劇的調子。②營造氛圍,控制小說的走向,將小說籠罩在一片緊張恐怖的戰爭氛圍之中。③引出人物,就是在這樣一個悲壯的場面中,朗德納克出現了,顯示出他的嚴厲、冷峻和剛毅。④為下文作了鋪墊,炮獸越是兇狠,越能體現人物特點。(每點1分)
二、寫作實踐:場景片斷練筆
校園之晨
城市之夜
家鄉秋收
我的寂寞書房
2009年的第一場春雨
灌籃高手
剎那間的精彩
感動一瞬間
要求:任選一題,400字左右,注意觀察,寫出你的真情實感。